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我在大宋贩卖焦虑 > 第一百六十二章 朝中起风波!

第一百六十二章 朝中起风波!(2 / 2)

吏员道:“王参政的原话是,宰相之大位,天下唯有一个,所谓坐而论道者也,如今富弼疾病缠身,十次常朝倒有九次是告假的,好不容易陛下宣召,都得是用肩舆抬进偏殿,这样的宰相,连个摆设都算不上。这倒也是罢了,可恼的是,此人倚老卖老,背后捣鬼扇风,抵制变革,为群丑之后盾,此所谓既不入座又不论道者也!”

吏员一一演示甚至连王安石的神态都模仿得几分相似,让苏轼都有些忍俊不禁:“你这个促狭鬼!”

他想了想道:“就是不知道王参政弹劾富公,却是为何?”

吏员轻声道:“无非便是觉得参政之位不足以变革,想要再往上走一走呗,将富公赶走,他便好上位了。”

“瞎说!”苏轼斥道,“宰相大位,岂能如此儿戏,当年包孝肃何其刚正,也不敢做此等事,何况他王安石。”

苏轼所说的是嘉祐四年的事情,时任三司使的张方平由于买土豪的财产,被包拯上章将其弹劾免官;由宋祁接任,包拯又弹劾他;宋祁被免后,就由包拯以枢密直学士之职暂任三司使。

对此,欧阳修说:“包拯是所谓牵牛踩踏了田而夺了人家的牛(所谓蹊田夺牛),处罚已经很重了,可他又贪图肥缺来做那个职务,不也是过分了吗?”

包拯因此待在家里,以躲避代理三司使的任命,仁宗不许。

许久后,包拯才出府任职。

吏员耸肩道:“包孝肃刚正廉明,自然不会做这等事,王参政么,嘿嘿,却是不知道咯。”

苏轼喝道:“堂堂参政,也是你能嚼舌根的,小心你的脑袋!”

吏员缩了缩脖子笑道:“就是与大苏学士您说说,外面可不敢说。”

苏轼点点头道:“知道就好,是了,张翰林今日值班吗?”

吏员赶紧道:“有的有的,老李早上还看到了张学士呢,说是神色颇为欣喜,却是他的弟子陈静安回来了。”

苏轼一听也是欣喜:“好啊,某早就想见见他了,你赶紧把今日该做的事情拿出来,某赶紧抽时间处理好,今晚得去见见这传闻之中的陈静安。”

吏员闻言,赶紧去外面将整理好的文件都拿过来道:“就这些了,学士签字画押即可。”

苏轼点点头,然后暗自叹息,风暴已经来了!

……

其实张载还没有见到陈宓呢,就是有人先从陆路过来,告知今日会抵达。

船从杭州到朱仙镇,时间已经已经到了六月底,两岸已经是盛夏的景色,郁郁葱葱的颇为怡人,就是进入七月了,气候过于炎热了。

陈宓在船内大厅与余中余贯等人闲聊,卢仲文从甲板上进来,用手扇风,大声道:“二郎,已经快到朱仙镇了,就是外面太热了,要不等傍晚再回城吧。”

大厅内四面堆了冰山,与外面的炎热宛然是两个世界,陈宓还穿了一身稍厚的布衣,免得受凉。

从杭州出发时候,陈宓便预料了天气变热的情况,事先囤积了大量的硝石用来制冰,这一路过来倒是半点也不受罪,就是余中邵刚等人看得咋舌不已。

陈宓衣食住行看似平淡,但却是见细节,懂行的一看便知道奢华到了极致,邵刚年纪小,有些不以为然,陈宓却是笑着解答道:“豪奢不是坏事,挣了钱却死死捂着的,才是祸国殃民呢。”

“嗯?”

陈宓笑道:“你们看啊,我有这么多的钱,我若是半点也不舍得花,那这些钱便无法流动起来了。

大宋物资不匮乏,匮乏的也可能只是粮食这些,你们看其余的其实都是很充足的对不对,丝绸、瓷器、名贵木料等等,这些对于百姓的生活是没有关系的,但却是百姓辛苦劳作制作出来的,他们劳动制作出来,却没有人去买,那么这活就白干了。

像我这样的人,多买买这些东西,便有更多的人可以从中挣钱,可以养活家人,这不是好事么?”

余中等人听着也有道理,当然具体道理如何,却是不便深入聊了,倒不是什么忌讳,而是陈宓一路承担路费伙食,还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就有点不厚道了。

邵刚被邵材骂了一顿,也不吱声了。

最新小说: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九州立志传 嫡女重归 万历小捕快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江边的月亮 归藏 穿越大唐当股东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