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大唐财阀 > 第184章 今天虚了,欠两章,这章别订阅

第184章 今天虚了,欠两章,这章别订阅(1 / 2)

第184章 今天虚了,欠两章,这章别订阅

清晨醒来,没有侍女伺候穿衣洗脸吃饭,一切都是自己来,所谓的贫民开局,三天封候,五天公主倒贴的情况小杜没有遇见,他只是一个在大唐混了七贫民三年小地主,现在操着一口关中话的关中汉子。

洗漱收拾完,把要洗的衣服给两位老奶奶送去,然后又在厨房盛了一碗浓稠的粥,坐在房檐下,就着自家腌的小咸菜,美滋滋的喝起来。

没一会,杜苗也来了,同样端着一碗粥,同样碗里拌了一些小咸菜,和自己儿子一起,坐在房檐下,望着远方,美滋滋的吃着。

“老爹,昨天我路过你房前,听到关中天象不好,恐有天灾的消息。”

小杜本着不懂就问的原则问道。

“是,半个月前我去长安县咱家和刘家共同开的铁匠铺子算账时,遇见了太史令的弟子孙威,听他说的,以前他随军出征时我们相处过,能力非常不错。”

杜苗把碗里的粥喝干净,用小咸菜把碗又刮了一遍,不浪费一点粮食。

小杜看着自己老爹那干净无比,像洗过的碗,也学着老爹用剩的小咸菜把碗刮一变。

“那就是确定了呗。”

“嗯。”

“我昨天去找了崔县令,用一千石粮草和帮助杜家庄今年过冬做交换,这事完结后,他会教导你一段时间,你可以拜在他门下。”

杜苗很开心,这是出头的机会。

小杜一愣,眼睛有点湿润。

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好不容易毕业,然后又穿越了,竟然还要继续上学,这不是在难为他吗?

“那我啥时候去崔县令那里?”

小杜想知道自己最后的幸福时光还有多久。

古代上学,那可是货真价实的没有周六日,没有节假日。

杜苗放下碗筷,叹口气。

“大概得一个月后,那时候天景彻底确定下来,崔县令就该正式募捐,到时候你爹我当出头鸟,把得罪人的事干了,你就可以去崔县令那里学习了。”

杜苗心情也很复杂的。

大家都把铜板串在肋骨上,每一枚拿下来都得是用钢钳往下扯,每一枚都带着血丝,他这次要干的事可是让他们出一半身家。

是真的绝。

“儿,你一定得学出点啥,要不然,你爹我......”

杜苗稍微有点后悔了。

小杜点点头,是呀,自己要是学不出啥东西,他们家以后就是笑话了。

可是想想自己上辈子的学习能力,小杜就脑瓜仁疼。

“爹,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还可以稍微补救一下。”

脑袋疯转之下,小杜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杜苗斜眼看他。

你能有啥办法。

“我们可以立碑纪念。”

“拿一半身家搏一家名声,只要操作的好,搞不好就着地理优势,还能上达天听。”

小杜想到了上辈子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怎么说?”

杜苗挑挑眉。

立碑纪念,这是啥东西?

小杜组织一下语言,缓缓开口:“由长安县出面,提笔写文,纪念灾难时慷慨解囊,为国为民的人家。”

“最后由长安县出面,百姓组织建立碑文,共同赞美。”

“有好处,那些人家就该老实了,你背的锅也就小了,你儿子我要是混科举还能有个好出身。”

“良善之家嘛。”

小杜觉得自己真是天才,这一招下去,那真是捞够了长安县的名望。

为自己点赞。

............

老崔从杜苗口中得知立碑纪念后,心情瞬间变好,对小杜也期待起来。

再次让人给杜苗倒茶,沉思起来。

“立碑纪念是一个好办法,操作的好我们不光能把灾情压下去,今年长安县评选时还能得优。”

“可是光立碑的人望是不够的,还得做一些其他的。”

老崔沉思,用手指敲桌子,开始思考起来。

这是一个好思路。

“良善之家。”

“良善之家。”

老崔嘴里喃喃着,眼神越来越亮。

“这个良善之家的名号如果由朝廷颁发是不是更好。”

老崔眼睛发光。

他想到了该怎么操作。

“你先回去,一个月后,天景确定下来,我们就着手办这事。”

“事情成功,你让你家七月拿着拜师礼来就行了,我现在很看好他。”

老崔眼睛眯成一个弯,脸上笑容满面。

出身清河崔氏的他,对一个孩子看中的点非常明确。

经世之能,这是他们世家非常看重的。

他们世家,流传久远所依靠的就是经验,各种经验。

他们的家学中记载了各种经验。

最新记载的,震撼人心的经验就是如何花十四年败光一个盛世王朝。

把杜苗送走,老崔赶紧给正在当户部侍郎的侄子写信,让他帮忙往三省六部送去。

立碑纪念,用人心交换利益,这是好招数,不过得申请一下下。

写完信,老崔心情不错,本以为是利益交换,没想到还挖到了宝贝,接下来就看小杜这个宝贝的成色,到底是顶级的和田玉,还是普通随手可见的玉石。

心情期待起来。

此时的小杜正在家里鼓捣水泥。

土法烧水泥的配方很简单,把石灰石、粘土磨成面儿,再煅烧成熟料,用熟料和炼铁后剩的矿渣同磨,就是水泥了。

至于为什么要鼓捣水泥出来,小杜能说什么?他能说因为关中大旱即将来临,他想到了贞观元年的雪灾吗?

本来这些记忆随着他在大唐十年的经历已经快忘的差不多了,现在被他一点一点挖了出来。

小杜拿着家里的钱,雇佣了几名农家汉子,在自家荒地上鼓捣鼓,杜苗知道后也无所谓的摇摇头。

自家儿子只要不在天天躺河边吹风就好了,工匠技术也是技术,也是学习的一种嘛。

当年在军队时,听李大将军说过,三国时期的诸葛武侯,对工匠活也很是喜爱。

一技之长傍身是好事。

怀着这种想法,杜苗开始走亲戚串门子,顺便带着有闲余时间的杜家庄人进行开荒。

他们杜家庄旁边可是有很多荒地的,多占多得,反正也没啥人查。

有事没事开开荒,多屯点土地肯定是没错了,今年大旱不代表来年也会大旱嘛,老天爷不会亏待老实的庄稼人的。

老崔的信件被送到了户部侍郎崔建手中,今年刚三十岁,正是青春好年华的小崔收到信件后马上琢磨了起来,赶紧跑到魏征家。

小杜不会想到,自己只是为了给自己和老爹用来减轻恶劣行为的办法,竟然会被魏征拿到李世民那里去讨论。

老崔也不会想到,自己只是想要一个官方认定的良善之家的颁发权利,竟然会惊动李世民。

东宫之中,李世民用来办公的宫殿内,此时正在进行激烈的讨论。

“不可,此法和田齐姜齐之变有何区别?”

性情爆裂的萧瑀直接拒绝。

“春秋时期,田齐姜齐之变就是从买卖人心开始的。”

最新小说: 万历小捕快 江边的月亮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九州立志传 归藏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穿越大唐当股东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嫡女重归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