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257 正旦朝会 (二合一)

257 正旦朝会 (二合一)(2 / 2)

沉忆辰看出了萧彝动作上的迟疑跟拘谨,他张开双臂,不顾在场文武官员诧异的眼神,与萧彝跟商辂两人来了个久别重逢的拥抱。

志同道合者弥足珍贵,远远不是权势跟地位可以衡量。

“哼,有经延讲官之皮,却无帝王师之骨。此等文臣失仪举动,不知会对陛下造成多大的影响。”

杨鸿泽看着沉忆辰这般“孟浪”举动,面露不喜神色,在他看来身为经延讲官,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

君子之交澹如水,岂能如同市井之徒那样勾肩搭背?

“大局已定,又能如何?”

贺平彦略显自嘲的回了一句,沉忆辰担任经延讲官那最关键的一票,可是自己亲舅舅吏部尚书王直投的。

就连他都认为沉忆辰上位,能更好的对抗王振,平衡朝廷势力格局,自己等后辈说再多又有什么用?

“贺兄,吾等身为文人当修齐治平,岂能这般丧气?”

面对杨鸿泽的反问,贺平彦苦笑着不再多言。

有时候他真羡慕杨鸿泽的单纯跟热血,始终抱着文人初心想要施展治国大道,有着一股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固执跟倔强。

可官场讲的不是孔孟大道,谁更具浩然正气,谁就能平步青云。

沉忆辰此子,大势已成!

带着这样思维的,还有站在远方注视沉忆辰的马愉。

他已经意识到沉忆辰压制不住,可过往种种利益冲突,让自己不知不觉中站在了对立面。

是继续打压阻拦,扶植自己人上位入阁拜相,还是顺从大势让沉忆辰去身居高位,与王振斗个你死我活。

这道难题摆在了马愉面前,不知该如何抉择。

除此之外,就是马愉心中还有着一抹无法消逝的隐忧。沉忆辰此子圆滑捉摸不透,他不一定会与王振斗个你死我活,说不定会双方握手言和,到时候自己等人便弄巧成拙。

“马元辅,有心事吗?”

胡濙不知何时来到了马愉身边,同样把目光看向了远处的沉忆辰,然后澹澹说了一句。

“大宗伯目光如炬,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你的眼睛。”

马愉主动拱了拱手,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弱势位置。

这里面除了辈分跟资历不如外,还有着重要原因,那便是礼部尚书名义地位之高,当属六部第一。

对于古代王朝而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部尚书掌管祭祀天地,自然无比尊贵。

当然,这也仅仅是名义上,实际吏部掌控大权,天官称谓不是浪得虚名。

“性和,很多事情你都操之过急,治大国如烹小鲜,当徐徐图之。”

“对事如此,对人也是如此。”

性和是马愉的字,胡濙没用官场称谓,相当于是站在了一个长者的角度去劝戒。

从得知马愉想要示好沉忆辰那一刻起,胡濙就知道注定不会成功。

原因无他,多年前自己便亲身试过,那时候都没有成功,如今的沉忆辰岂会屈居人下?

面对胡濙的劝戒,马愉脸上露出一抹苦笑,道理他并非是不懂,但很多事情时间不等人。

从正统十年开始,他便感觉身体异样,问询大夫后告知为中风的前兆。这两年下来,身体异状愈发明显,马愉真担心自己撑不了多久。

杨溥逝世前后的遭遇,马愉可是看在眼中,曾经掌控朝野位极人臣的大明元辅,死后仅仅儿子被授官五品大理寺丞。

如无特殊机遇,家道中落就在眼前!

带着这种心态,马愉才会行事愈发着急,连儿子马徵的翰林院常规升迁路线都等不及,派他担任御史出镇地方,模彷着沉忆辰去建功立业。

现在更是在拉拢与敌对两个极端方向间徘回,没给自己留下足够缓和的空间。如果不是身体异状带来的紧迫,以马愉的手段跟智商,断然不会使出这么多昏招。

“那以大宗伯高见,又该如何徐徐图之?”

马愉按捺住焦躁的心情,朝着胡濙反问了一句,他怕自己没这么多时间去徐徐图之。

“这个世上优秀的年轻人很多,得让陛下看到他们的才华,自然而然不会再对沉忆辰如此重视。”

说罢,胡濙把目光放在了杨鸿泽身上。

不过很快,胡濙眼神中就出现一抹澹澹的遗憾。

杨鸿泽此子才华刚正有余,处事圆滑不足,翰林院这等纯朴清贵之地,还不会出现什么大的差错。真进入阁部面对文武百官以及阉党,没有太大的改变恐怕寸步难行。

过刚易折!

没想到当初自己最看重的刚正,却成为了杨鸿泽最大的障碍。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还有贺平彦堪当大任,只可惜吏部天官王直被王振手段威慑住了,否则今日上位的便不是沉忆辰,而是贺平彦了。

一番等待之后宫门大开,文武百官在宫人的引领下,穿过午门进入皇城之内。

此刻奉天殿内,朱祁镇身穿一席玄色冕服,上面绣着日、月、龙、星辰等等十二章纹饰。头戴平天冠,前后各垂十二旒,以五彩丝线为薻,穿有赤、白、青、黄、黑五色玉珠十二颗。

高坐在龙椅之上,尽显帝王威仪尊贵。

按照律例,正旦朝会四品以上于殿,五品以下于门,翰林官尊享五品礼仪,不用远远站在承天门附近,可以如同正常朝会那般位列奉天殿中。

沉忆辰进入奉天殿后,不敢抬头于是用着眼角余光打量了一眼御座上的天子。

仅仅这一眼,当看到那身帝王冕服后,内心就浮现出一股说不出来的感触!

要知道经历过元清两朝,以及剃发易服之后,汉家衣冠几乎消失殆尽,甚至就连汉服具体该有何标准,都没有几人能答的上来。

可有一套汉服核心,却历经数千年未曾改变过,那便是传承于周礼的帝王冕服!

冕服长存,衣冠永在,大明可能有着无数的缺点,它终究传承着那一份数千年的文化根基。

最新小说: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穿越大唐当股东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归藏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嫡女重归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九州立志传 万历小捕快 江边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