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三国:从街亭开始 > 第114章 月下亭对论

第114章 月下亭对论(2 / 2)

恰恰是,当时的大汉连年征战,国库亏空、百姓疲敝,已经受不起出兵北伐的前提需要,所以姜维的数度出兵,就违背了朝中一些有心之臣的意愿,其中对其批评更甚者,当属谯周。

“丞相说得是,姜维此人忠孝两全,但若悉心培养加以引导,末将相信其定能成为大汉栋梁之材。”

“孝然,亮今日与尔对饮而坐,可知为何?”诸葛亮放下手中酒樽,那微醺的脸庞在烛灯的掩映下显得魅力十足。

说到这里,李休定了定心神,然后将掌中酒樽也同样放在桌案上,他睁了睁眼清醒一番,原来丞相是在这里等着他呢。

紧接着,他清了清嗓子,双眼投向眼前面露笑容的诸葛亮,其身体这时也端正起来,态度很是严肃地向其回应道:

“乃回朝之事罢?”

“然也。”诸葛亮微微点头,如今李休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一个小小的校尉,居然能够统领三万大军,还能以少打多把三朝老将张郃给打退,这放在谁身上谁不自豪?

古往今来,功臣者多,但有些人却因功而自傲,最后落得个满门抄斩的罪名;还有些人功高盖世,晚年被君主怀疑判了个莫须有的罪名而死。

真正能有急流勇退的功臣寥寥无几,诸葛亮此番叫他前来就是为了这件事情,李休功劳几乎盖过大汉所有参战将领,如果不能有个交代,对他来说是个大考验。

而且,李休年纪轻轻便统帅三军征伐沙场,这与那饮马瀚海、鞭指漠北的霍去病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只不过霍嫖姚深受刘彻培养,而李休是零基础打拼上来的。

在年龄上,霍去病是个军事天才,而李休二十五岁征战沙场,自当下往前推或者是往后退,能统领几万人大军的将领又有几个?

“还请丞相教我。”李休没有猜错,但他对于朝中的情况基本一无所知,即使是知道,也只是知道史书上的那些事情,所以他必须要向诸葛亮请求相应的帮助。

见他这般,诸葛亮只是笑了笑,自己对于李休这颗掌上明珠那是越看越爱,又岂能不明示指点他?

只见其欣然起身,李休见状亦是如此,他走上前来搀扶着有些醉意的诸葛亮,但他却是摆了摆手,示意自己并没有大碍。

踏踏踏——

脚步声轻盈迟缓,丞相挪步上前站在月下,这时他的身体好似静止住了一样,这其实是在感受着今夜清风,他要好好清醒一番。

拂拂——

果不其然,又是一缕夹杂着盛夏凉意的微风轻轻吹拂而来,使得这身鹤氅随着风缓缓颤动,那把鹤羽扇上的羽毛这时似乎生灵一般竞相摇摆。

“孝然,亮且问汝,大汉若要兴国,该当如何?”

“………”李休听闻此句先是怔了怔,而后躬身谦卑地回应道,“当以朝堂安稳为先,扫定天下兴国安邦为后,二者若反,必因朝堂不稳而征战不利。”

说罢,诸葛亮微微睁眼,这正是他想要的回答,或许是自己对他的要求太低,这番回答忽然让其眼前一亮。

“却不曾想,孝然竟对治国安邦之事有所见解,亮甚感欣慰也。”

一直以来,他与李休讨论的无不是战阵军事,从未深入交谈国家大事,今日听闻其言,不觉中引起了他的注意。

“末将常伴丞相身边,久而久之也就知晓些许治国之事矣。”

实际上这都是谦逊之言,有现代记忆傍身的李休很清楚这些治国理政的方法,而在这个时代,这个国家,想用常规的治理政策根本就行不通。

“哈……孝然说至此处,倒是令亮不禁欲知尔心中之意,不妨说上一说,大汉当下难题究竟乃何?说错无妨,亮不会放在心上。”

最新小说: 归藏 穿越大唐当股东 九州立志传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嫡女重归 万历小捕快 江边的月亮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