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土归土 > 30、助手

30、助手(1 / 1)

?杨玉茗的哥哥杨国邦是个曾经在外面流浪过的人,相比于附近几个村的人,杨国邦是个见过世面的人,只是他回来的时候没有挣到什么钱,没有钱自然会被人瞧不起,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而杨国邦不仅没有挣上钱反而让追债的追到了家门口,这件事就更是让杨国邦抬不起头来。自从外面回来后杨国邦也没有打算再出去,不是不敢,而是家里实在太困难了,输不起了。

当杨国邦听说妹妹玉茗要和王安国开工厂的时候,杨国邦很是高兴,很是赞赏,村里那么多年了,除了自己敢于突破圈子之外,王安国和玉茗是又一个跳出圈子的人,不管结果如何,杨国邦都很赞赏他们两个的举动。杨国邦出去的那几年确实在外面做过不少事,见了不少的场面或者说世面。虽然被村里人瞧不起,但是在杨国邦的眼里那些人的瞧不起根本就是苍蝇在嗡嗡,因为他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井底之蛙的嘲笑有什么好在意的呢。确实,对于王安国开办工厂的事情,能够真的帮上忙的在附近的几个村子现在也只有杨国邦了。这个情况王安国心里很清楚,所以王安国准备一切都准备妥了之后请杨国邦过来帮忙。

商标和卫生许可等手续之后没有费什么力气就办好了,当地的乡长听说自己管辖的区域有了民办工厂还专门过来看看,乡长看到王安国的规模比较小,但听了王安国的想法之后还是很受感动的,毕竟一个乡终于有了一个民营企业,这是一个开始,一个好的兆头。受感动之余,乡长同志发了魄力,从乡里拿出五千块钱作为鼓励,虽然钱不多,但是却表明了一个事实,即办企业确实是国家大力支持的。以后只要够努力一定可以成功的。临了,乡长说这钱不是给你的,是借你的,以后赚了钱一定要还。王安国和杨玉茗是千恩万谢。

看到一切都准备的差不多了,王安国对杨玉茗说:“我们的厂子也算正是办起来了”。

杨玉茗:“是啊,总算办起来了”。

王安国:“以后厂子里事情多了,我怕一个人忙不过来”。

杨玉茗:“这也是我担心的,虽然现在厂子不大,但是总有办大的一天,以后咱们的厂子怎么运转真是个问题”。

王安国:“是的,咱们这几个村子也没有什么人懂得做生意,现在唯一见过世面的就是你哥哥杨国邦了,所以我想请他过来帮助咱们,就是不知道他愿意不愿意”。

杨玉茗:“我哥!我哥虽然出去了几年,也算见过世面,可是回来的时候欠了钱,不是件光彩的事情,我也很难确定我哥会不会出来帮助咱们,不过他要是不愿意,我可以劝说劝说的,这件事交给我吧”。

王安国:“我也想到了这件事,所以我觉得还是我们一起去问问他吧,我想我们把我们的想法和所做给他讲清楚,他一定会帮助我们的”。

对于请杨国邦这件事,王安国和杨玉茗真是想多了,杨国邦非常愿意来帮助王安国,但是他没有好的借口,他害怕王安国嫌弃他,所以没有对杨玉茗讲过想帮忙。现在杨国邦面对着王安国和杨玉茗的说辞,杨国邦不在说什么了,很痛快的接受了这个请求。当然看到杨国邦答应的这么爽快,王安国和杨玉茗心里高兴极了。

杨国邦说:“现在工厂虽然开工了,但是产品的销路还需要大力的开发,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这一片区域,我们是做食品加工的,市场的需求量很大,我们的货源也要有所准备”。

王安国:“是的,杨哥,这个事情我也考虑过,但是不知道怎么实施,关于开展销售渠道,更不知道该从何做起,现在虽然联系了一些店铺和销售点,但这的确不是个长久之计,也不是个发展的方向”。

杨国邦:“是的,我们做产品,一开始一定要扎实,我们的方向不在小商小贩,可是我们目前的情况也离不开这些小商小贩,等以后积聚了足够的经验和资金在进一步发展比较合理,近期我和你在外面把附近的销售点都商贩稳固下来,一方面可以学习经商的经验,另一方面可以稳固基础”。

听到杨国邦这么讲,王安国和杨玉茗心里就更清楚了。王安国说:“说干就干,明天杨哥就和我出去深入联系销售点,玉茗留守工厂好好管理,怎么样?”

杨国邦:“好,安国,就这么办,明天我等你”。

天还没有亮的时候,杨玉茗就起来了,一个好的开始是很重要的,杨玉茗也想让自己尽快进入管理着的状态,虽然自己没有上过学,但是自己有一个追逐梦想的心,知识欠缺是个弱点,所以笨鸟先飞也好,勤能补拙也好,自己一定要努力。王安国起的也很早,他过来叫杨国邦,发现杨国邦已经在等他了。两个人便一起上了,临走的时候杨玉茗说:“安国,我们刚开始做生意,一切都要诚实、讲信用,这是做事的根本,另外,回来的时候给我买上基本关于管理和企业方面的书,我想学习学习”。王安国:“没问题,我会记住你说的,做人做事都要诚实、讲信用”。杨玉茗:“恩”。杨国邦挺间两个人的对话,心里觉得踏实的很,做生意和做人真的是一样的,耍一些歪门邪道终究是不长久的,现在看到两个人都有这方面的考虑,可以说明王安国和杨玉茗对于做生意已经很上道了,这或许是一些狡诈之辈永远也理解不了的。对于这个情况虽然杨国邦很欣慰,但是他还是没有当面表扬王安国和杨玉茗,毕竟这才是他们事业的开始,以后还需要继续锻炼。

王安国和杨国邦经过刘东的介绍认识了六郎镇的一家食品销售点,这件销售点兼营食品批发,生意做得很大,刘东说:“这家销售点的老板叫李根,人如其名,是个直肠子,说话有时候很直,一会儿你们见了说话注意一下言辞就是了,时间长了,李根这个人还是很不错的”。王安国和杨国邦听了之后心里踏实了很多,知道敌人有什么特点,接下来沟通就能够对症下药了。人一旦有了应对的招式,就会信心满满,脸上会自然的显现一种大有生机的气质,王安国和杨国邦现在就是这个状态,一脸的自信,他们感觉好极了,当然如果不了解这种状态的来源那只能是无头绪的毫无感觉的自信,王安国和杨国邦一方面是因为知道了李根的特点,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对杨玉茗有信心,因为杨玉茗诚实,他们生产的花生让人放心,因为有这样一个稳固的后方,王安国和杨国邦认为自己的产品是不存在问题的,我们现在是只需要买方知道这一点就行,而听说李根也是一个很直的人,这怎么能不让王安国高兴呢,怎么不是信心满满的呢?!

三人来到六郎镇的李根家,王安国看到的是一处很大的院子,院子中中间最高大的应该主房,两边稍小一点的就是厢房了,主房后面还有一处小院子,应该是花园一类的了。看到这种结构,王安国想这个李根家里够阔气的,要是在早个十几年,这家一定要被判个地主之类的罪名,还要拉出去批斗。不过现在这种事情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若果自己够有钱也可以盖这样的房子。只不过王安国不是很喜欢这样的风格,因为在王安国眼里这不够现代化,李根的这套院子虽然不小,可是显得古老,不够时尚,这种架势倒像是以前人穷疯了然后突然爆发了作出的事情。从这样的情况看得出李根是个不懂艺术不懂美的人,但是实在,做事应该是个爽快的人,如果今天自己和他合作的事情谈成了,以后肯定对自己很有帮助。王安国想了很多。

然而三个人却来得不是时候,李根不在家里,家里人说他出去谈生意去了,也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刘东说:“要不,我们先回去吧,李根生意做得很多,最近和南方的商人经常来往,估计一时半会回不来”。王安国说:“我们还是等等吧,今天都来了,就这么回去总感觉不好”。杨国邦也说:“东子,我们还是等等吧,说不定一会儿李老板就回来了呢,等一会吧”。看到王安国两个人很想今天见到李根,刘东也不再说什么了。

等人这件事,有时候不是在等人,而是摆出一个态度。生活中有许多人在别人眼里什么也不是,就是因为没有特点,在别人眼里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印象。我们知道在别人心中留下一个印象不容易,你想证明你是诚实的人,你就需要用很多事情来进行证明,你是一个守信用的人你也需要很多的事情来证明。这个道理王安国很是清楚,现在他等李根,其实就是在和李根在交流,不管今天等到等不到,李根都一定会知道自己亲自上门找过,而且还等了很长时间,这就足以说明自己的诚意。所以等人有时候看似实在浪费时间,实际上是在走一个捷径,毕竟他要比用其他的事情来证明自己的诚意更好一些。

;

最新小说: 港片:东星老六,我能回1941 四合院:暴打贾张氏,众禽蔫了 去追你的男闺蜜吧,我累了 军工:鹰酱别吹了,我造不过来了 娱乐:一身阴间技能,咋混恋综啊 航海:伟大航路的妖尾皇团! 我打造真实游戏,全人类陷入恐慌 大明:死灵觉醒开局逼老朱退位 航海:幻兽种!我有这么弱? 被遗忘者拯救艾泽拉斯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