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 250-誓师靖难与攻伐四方

250-誓师靖难与攻伐四方(2 / 2)

“第二个,依旧是北面,密云的古北口,此处东连大宁,拿下此处,即可阻大宁进兵,又能和居庸关相连,有这两关在手,北方才敢说再无兵扰之忧,而且这两关皆险峻,宜急取,缓则会被增兵固守,再难攻下。”

“第三不是一个,而是一条线路,自北平东进,通州,蓟州,遵化,永平,先说蓟州,据消息称马宣自崇文门败退后,便召集兵卒驻防在蓟州,此人虎视我们北平,不得不杀,而且拿下蓟州,还需东进两路,一路遵化至松亭关,一路永平至山海关,松亭关北面便是大宁,一旦大宁进逼北平,行军路线定然首选松亭关,至于山海关,这也不需要多说,北连辽东,辽东兵进北平,必过山海关,更何况耿璇就在山海关,所以这两个地方如何重要,当不用强调。”

“第四可以稍缓,但也需尽快拿下,以阻朝廷大军进军,那就是涿州以及雄城,有这两城在手,我们才会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周旋和战略缓冲。”

说完,道衍看向朱棣道:“朝廷得到消息后,二十日可调集大军至真定,所以这些地方我们需要在二十日内,全部拿下,所以这导致咱们需要进行分兵进攻,而我们现在只有三万兵,还需留八千守北平,剩下的两万二,如何分配,又谴何将攻何处,还需殿下做主。”

朱棣陷入了沉思。

众将也都皱起了眉头,两万二分兵四处,平均下来一路五千多。

五千多,打鸡毛啊。

不说别的,五千怎么打居庸关,怎么打宋忠的三万人,又怎么从通州一路杀到遵化和永平。

张玉为难的开口道:“大师,守城兵马中,还能不能再挤出来点,这点兵马确实少了些。”

道衍想了想,点头道:“最多还能挤出两千人。”

两千?!

好吧,聊胜于无。

朱棣是军中老手,立马就想通这样不行,他摇头道:“这个兵不能平均分,居庸关和蓟州这条线,五千多人肯定打不下来,打宋忠至少需要一万人,东进蓟州这一路也至少要八千人才行。”

这两路要一万八,那剩下的便只有六千了。

六千再分两路,还玩啥?

就在所有人为难之际,甄武皱着眉头站了出来:“这样吧,给我两千人,我去打密云古北口,但是我只要骑兵。”

朱棣脸上一喜道:“两千?有把握?”

甄武点头道:“两千骑兵可佯装八千兵马,而且密云卫指挥使与我交情不错,以前对殿下也多为推崇,所以也许能直接招降,不用打,另外我要骑兵还有一个原因,只要我快速拿下密云,就可以从密云饶永宁,直达居庸关关外,如此和关内兵马内外合击之下,佥瑱守不住居庸关,到时候我们兵合一路,定能直接灭了宋忠,这般也好先确保北方大定。”

所有人脸上都是一喜,这倒是个好法子。

朱棣对北平周围的地形配置了如指掌,按照他的想法,两千人攻密云有点不太可能,但若是甄武带两千人攻密云,那还真没准能成。

至少甄武带两千骑兵的话,没有上万人,谁也拦不住甄武,即便打不下来,也能搅的密云自顾不暇。

这就是悍勇之将的好处。

兵少配悍将,这般倒可以弥补兵力不足,朱棣想着想着,突然把目光放到了朱能身上,甄武倒是给了他提示,能打就加加担子嘛。

朱能一看朱棣看过来后,心中立马就明白了:“殿下,我愿领四千人一路南下,拿下雄城。”

“好。”

这一下就盘活了,朱棣吩咐道:“张玉,你向来稳重善谋,我给你一万人,你给我把通州,蓟州,遵化,永平,全部拿下来。”

一万?!

张玉一愣,不是八千吗,不过瞬间他反应过来,朱棣肯定是想自领八千去打居庸关,这是怕他兵少,特意从朱棣自己的兵里,拿出两千给他,以防意外。

可这样的话,居庸关和后面的宋忠,就变成了最难打的了。

张玉试探道:“殿下,要不我领八千去打居庸关吧。”

朱棣摇头,坚定道:“不,我亲自去。”

众将见状,便不再多言,朱棣如果没有这种自信,这些年也不会屡屡打胜仗,只是他们略有些担心朱棣,不过朱棣倒是很满意这样的分配。

他用的最顺手的前锋大将就是甄武,一旦攻不下居庸关,便把甄武从密云召回来嘛,再说说不定甄武会很快打下密云,一旦他们合兵一处,别说宋忠只有三万人,五万人他也有把握破之。

宋忠,宋忠,哼,这名字就注定了什么。

“行了,就这么说定了,各自回去休息准备吧,明日殿内议事后,就直接去城外誓师出征。”朱棣拍板道。

众将俯身称是,一一退下,同时每一个人都开始思索起,接下来的战事要如何来打。

……

第二日,甄武等人先去燕王府正殿议事,朱棣坐在王位上,对着北平城所有文武官员颁布着他的法令。

以诛齐泰,黄子澄为名,去除建文年号,仍称洪武三十二年,且开始自命官属,升甄武,张玉,朱能,丘福为都指挥佥事,擢李友直为布政司参议,拜金忠为纪善。

这种不必管朝廷,自己做主的感觉,让朱棣有些迷恋。

甄武也很爽,说出去以后也是都指挥了,这和卫指挥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可其中可有着天差地别。

而护卫军中其他人,也都水涨船高,谭渊,王真升任卫指挥佥事,张武,薛禄升千户,就连老三也因力斩齐化门守将,升为百户。

而且显而易见,这些人还会在很快的时间内,火箭似的往上跳跃,因为甄武这个都指挥和他们之间还差着很多官职。

这也是兵少的缘故,等到兵多了,不说张武等人,甄武估摸也还会往上走一走。

杀人放火金腰带,想要升官,真的莫过造反。

甄武一眨眼的功夫,从卫指挥,跳到了都指挥,这若是正常升迁,够甄武熬十几年的。

接下来,朱棣下令,原布政司参议郭资领观童,唐云,谢礼三人守北平,大军则四路进发出征。

而且事不宜迟,散会后,朱棣便带着众将来到了城外。

城外早已搭了高台。

朱棣等人登上高台,看着排列整齐的军卒,任风吹着招展的军旗,都颇有感触,以往是替朝廷替大明出征,如今则是为了他们自己。

朱棣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中的心情,然后声音开始在这天地间回荡起来。

“我皇考太祖高皇帝,起于微末,经艰难百战,才定天下,成就帝业,他老人家就想着传承万世,所以才分封诸子藩王,以巩固宗社,可奸臣齐泰,黄子澄包藏祸心,残害我宗族,周王,湘王,齐王,代王,珉王,不到一年皆被削夺,湘王犹为可怜,竟还被害的阖家自焚于室,此等人间惨事,闻者无不捶胸顿足,悲愤异常。”

“而今,我太祖存世之子之长,燕王朱棣,固守北平二十年,兢兢业业,无不小心谨慎,更是循公守法,遵循君臣之道,可奸臣犹要害我,命张昺谢贵入北平,迫我备受寒苦之疾,又诬告我试图谋反,打算取我性命于北平,这是何等的胆大包天,何等的奸佞之臣,而我本想念在孝康皇帝与我同父同母的份上,待陛下如太祖一般尽守为臣之道,从容赴死。”

“可是,我转眼一想,欲伐大树,先剪附枝,亲亲之藩如若灭亡,朝廷将孤立无援,如此不正合了奸臣的意,如此社稷在奸臣之下,岂不危矣,我又怎能对当今陛下不管不顾,任他待在豺狼虎豹身边,无依无靠呢?!而且《祖训》高皇帝有云:‘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之恶。’,所以,我不得不起兵,不得不带着你们帮大明朝除去那些奸臣,还皇上一个安全的所在,这也不单单是我朱棣一个人的事情,也是天下所有忠心之士都该去做的事情啊。”

“今日,我朱棣问众军士,你们可愿随我清君侧,去除奸佞?”朱棣嘶吼的问出最后一句话。

不知道谁先喊了一句:“清君侧,除奸佞。”

全场将士皆跟着喊了起来。

声势滔滔,直破云霄。

良久。

等到声音弱下来后,朱棣才压了压声音,沉声道:“好,等到事毕,诸位忠勇之名必被天下人千古所传诵,而我朱棣亦不会亏待诸位,燕王府已经备好了赏银和前程,只需众将士奋勇拼杀,博得荣华富贵。”

“现在,各军出发!”

随着朱棣命令一下。

甄武,张玉,朱能各自带着自己的人下了高台,来到属于自己的兵马前方,带着兵马开始动了起来。

二万多大军,陆续有序的奔赴四方,试图打造出一个安全的大本营,而所有将士也被朱棣的一口鸡汤灌的心潮澎湃,想着怎么努力拼杀,好拼出个荣华富贵。

而就在甄武等人动身的时候。

朱棣靖难誓师的消息,传到了大明各个地方,大宁的宁王,辽东的辽王,被贬往云南的周王等等,也包括京师的朱允炆,及京师当中的所有的朝臣。

听闻此事的人,仿佛都被朱棣惊爆了眼球。

不约而同都惊呼一声:“朱棣他怎么敢!!”

……

------题外话------

今天就这点了,我也休息一下调整调整,不过6600字也不算少吧,嗯~应该不算。

另外,感谢‘紫云棋’10000,‘白云龙1234’1500,‘我没有存款’500,以及‘超常的耐心’的打赏,感谢四位老板,非常感谢。

最后,最近好像净网呢,看不到评论。

7017k

最新小说: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江边的月亮 穿越大唐当股东 归藏 嫡女重归 九州立志传 万历小捕快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