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三国:汉中祖 > 第九十八章潜逃

第九十八章潜逃(2 / 2)

司马师举袖饮酒,以掩饰自己嘴角的上扬。

夺妻之恨,我当缓缓报之!

……

正在府中安睡的廖立,忽然被门外的敲门声吵醒。

未待其开口,诸葛乔推门而入,将衣架上的衣物扔到榻上,着急说道:“廖兄,速走!孙权背盟,将与魏合,欲杀我等,以为礼也。”

睡意朦胧的廖立被诸葛乔的话,瞬间惊醒,穿上鞋子,随便套件外袍,问道:“伯松如何知晓?”

诸葛乔拉着廖立踉跄出门,解释说道:“我三弟诸葛融特来暗中报之,今孙权调兵而来,还未封锁城池。当乘马速走,潜逃入荆州,以寻入国之路。”

冷风扑面的廖立也清醒了,拉着欲走向马厩的诸葛乔,说道:“伯松,如今孙权背盟,我等必须将此信息送至南阳大军之中,当让陛下戒备。今走陆路恐难行也,还需走水路。今当趁孙权还未封锁舟舸,当速向西行,在北上汉水归军。”

“伯松,可有舟舸否?”

“今无船如何能……?”诸葛乔正欲脱口而出之时,勐然想起自己生父叮嘱的那番话。

诸葛乔拽着廖立的手,赶忙说道:“城东燕雀湖,有舟舸可行。”

说话间,远处火光冲天,前来抓捕廖立等人的兵马即将抵达。

“好,速走。”

二人也顾不上使团其他人,翻墙进入街道,身影隐入黑夜当中。

诸葛乔凭借着自己对建业的熟悉,又幸得二人皆出生南方水乡,水性颇好,从无人看守处游过水门,进入城东燕雀湖。

两人湿漉漉的一身爬上岸时,只见芦苇荡中悬挂着一顶明亮的灯笼,好似黑夜中的一盏明灯,引人前行。

诸葛乔见状大喜,果然自己的生父诸葛瑾没忽悠自己。

行走之际,回头瞭望建业城楼,只见城门上上众多甲士穿行,火把明亮,建业已然戒备起来。

诸葛乔剥开芦苇,往灯光方向走去。仔细一看,那艘舟舸上有自己熟悉的一户仆人正等待自己。此户人家侍从诸葛瑾多年,父为哑,母为瘸,儿子健壮。

诸葛乔挥了挥手,招呼了他们,领着廖立上船。

健壮的儿子解开绳子,其父扬起小帆,顺着河水流入长江。

廖立站立船头,披着一件麻衣,望着建业,思绪悠长。

诸葛乔捧着一盏热茶,走步而来,说道:“廖兄有何所思?今吴仓促入南阳,其中颇是怪异。”

廖立想起孙权向自己的索要的襄阳郡,摇头苦笑说道:“若立猜测无误,魏人必割襄阳郡与吴人,方能让吴人背盟,以击我军。”

说着,廖立想着之后的局势,说道:“今我大汉与两国交战,祸福未知,吴人北上,魏人南下。幸武关在我大汉手中,要不然吴人舟师断绝汉水,我大汉将无路可归也。”

诸葛乔叹了口气,说道:“三国入局,搅乱战事,风起荆北。难也!难也!”

“祸之福之所倚,福之祸之所伏。”

一道感慨之声,留于江面之上。

《汉纪·蒋费董廖吕传》:建兴十六年,中祖举大军入南阳,克武关,下宛城,势如破竹。命立访吴,说孙权引兵叩江淮,以分曹叡之兵。曹叡为之惊恐,遣司马师入吴,以说孙权。时汉兵锋慑人,孙权惮之,遂与魏合,立仓促而逃,北报大军。

最新小说: 归藏 九州立志传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万历小捕快 江边的月亮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嫡女重归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