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M君的相亲小记 > 第91章 第十三次相亲6

第91章 第十三次相亲6(1 / 2)

第91章 第十三次相亲6

比如:假设两个人所有的生理条件都一样。他们有同等水平的智商,同样的身高,相同的身体健康程度,一模一样的脸。

他们都经历了同一种艰苦卓绝的努力,会收获同等价值的成功吗?

谁都明白不会。

他们的收获除非数目是零,否则不论这个价值如何计算,怎样表述,都不会完全一样。

原因在哪呢?

道理也很简单。

决定成功的因素很多,除了人的生理条件,比如:性别、身高、体重、智商、美貌程度、健康水平这些与生俱来的东西,以及后天的不懈努力,还需要有一件很重要的东西:运气。

人们普遍不把运气归结为成功要素,而是视其为失败者不甘承认现实的宿命论,似乎这就是一种某些人用来自嘲失败的托辞。

在他们看来,这与小孩子们犯了错,父母总说“别找客观理由。”的“客观理由”大致是一样。

其实呢?

“客观理由”在很多时候是客观存在的,不是虚构出来的狡辩。只不过,就像人们对历代亡国之君的质疑“真的聪明,怎么会亡国呢?”一样,没人会正式这些原因。

有才干的君主就一定不会成为亡国之君吗?

当然不是。

如果胜利是由个人才干决定的。那么,公认的秦末军事天才项羽也就不会被刘邦逼死。

即便项羽败了,大家仍然承认他有天下第一等的军事才能,而刘邦在军事建树上远不如他。这实际上就等于大家默认了一个事实。才干不能决定胜利果实的归属。

刘邦的胜利是有很多运气成分的。比如:彭城之战中的侥幸逃生;被项羽射中而不死;赵王张耳投刘不投项等等。没有哪一件事是必须如此,一定如此,注定如此的。其中任何一件事的结局产生偏差,最终大结局就会大为不同。

以张耳投靠刘邦为例子。他本该去投靠老上级,却偏偏降尊纡贵去投了原来的门客。

如果他去投项羽,有两个结局。第一,西楚出兵助他复国。第二,被项羽借机除掉。第二种的可能性最大。

但不论是哪种结果,都不会有“背水一战”的出现了。而韩信灭赵,张耳复国,这是决定楚汉实力对比的标志性事件。

此事之后,燕国独木难支,很快就归降刘邦。至此,除了楚宿敌齐国,项羽旧部的临江国,所有诸侯国都是刘邦的臣属。汉强,楚弱的形势也就不可逆转了。

这就是刘邦的运气。

也有人会说,这也是张耳的运气。毕竟他投对了人,复国成功了。

这就是谬识了。张耳复国并非靠难以言表的运气,而是靠任何人都不可忽视的实力。

世人都称赞韩信敢于“背水一战”,是夺取赵国的大功臣。实际上,如果没有张耳及其门生故吏们的暗中操作,这个背水列阵真的就是陈余眼中的“自杀”。

韩信能一战阵斩赵、代二王,不是因为他手中军队比陈氏的勇猛,可以做到一当百。而是因为张耳事先策反了守城的军队将领。

陈氏前有敌军,后有叛军,前进无路,后退无城,怎么可能不败?

所谓“背水一战”不是置于死地而后生的阵法,而是一场谋划多时的阴毒诡计,是一个诱敌深入的大陷阱。

纵观华夏几千年战争史,还没有人能掉入这种陷阱,不靠援军全身而退的。

张耳能重新做回赵王,不是刘邦仁义守诺,更不是韩信恭谦礼让。

最新小说: 归藏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九州立志传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嫡女重归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万历小捕快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边的月亮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