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原始人日记 > 第29章 山洞的变化

第29章 山洞的变化(2 / 2)

上午把鸡杀好,放进吊锅里面慢慢炖,到晚上就能炖的软烂浓香。

虽然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广大农村的生活习惯也在发生巨大的改变,炉具灶具也在快速更新换代,但在云贵川渝一带,很多山区农村依旧是保留着传统的生活习惯。

他们冬天会把腊肉挂在火塘上熏烤。

他们会用吊锅煮饭炖菜。

眼下一群原始人也是如此熏肉,不过没有吊锅而已。

徐晨的发明,对他们来说不会产生认知上的冲击,最多进了一小步而已。

在整改火塘和搭建火灶的同时,徐晨还抽空下山几趟,指导窑工开始烧制第二批陶器。

第二批陶器数量不多,只有二十来件,但都是大型器皿。

为了不浪费窑火,他还往里面装了不少石灰石,另外还烧制了一批陶砖。

如此以来,这口火窑便明显不够用了。

因此他不得不让几个窑工抽空在旁边再挖一口更大的窑出来。

徐晨在忙碌的同时,叶也每天不停的纺线。

这种原始的手工纺锤效率极其低下。

虽然第一次收获的麻并不多,但要想纺完也不是一两天的事,因此她只能转职成为一个略微幽怨的纺织娘,每天一个人孤独的坐在石头上不断的纺线,然后嘟着嘴看着徐晨和古、举两人热热闹闹的忙碌和说笑。

本来,砌墙她也可以帮忙。

但徐晨告诉她,纺线比砌墙更重要。

虽然她有些哀怨,但她还是很满足徐晨的安排,完成这件所有族人都不能参与的工作。

山下河边的水坑里面,已经泡满了男人们采集回来的树皮。

虽然看起来树皮已经足够多,但徐晨仍旧还不满足,要求采集的越多越好。

因此水坑边也慢慢堆起来好大几堆。

族人慢慢都知道采集这种树皮泡烂之后是用来纺一种叫做线的细绳,但却并不知道他要弄这么多细线干啥。

不过随着徐晨在部落的威信越来越高,他的话没有人去质疑,而是非常认真的去执行完成。

现在部落的人有什么事都是第一时间来问他,而不是去向母巴征求意见。

当然,母巴也没意见。

因为徐晨很多时候的安排比她还要周到,分工更加合适。

山脚下每天窑火滚滚,第二窑陶器已经烧了五六天,而山上徐晨对于火塘灶台的改造也已经完成,只剩下铺砖和外观处理了。

不过他的工作并没有结束,而是又开始在山洞里面砌粮仓。

眼下采集的大量干果、燕麦、野果、根茎等越冬食物就随意堆在山洞里面,四周只是简单用石头围了一圈,里面垫了一些晒干的宽大树叶。

这样保存粮食太过简陋,壁虎蜈蚣蚂蚁蜘蛛整天爬来爬去,另外老鼠也不少,甚至偶尔还有能发现蛇的蜕皮。

能保存多久暂停别论,首先就不干净卫生。

粮仓的工程并不比改造火塘小,不过结构却简单多了,只需要靠石壁砌起来几个石窖就行。

不过等到开始砌粮仓的时候,徐晨才发现自己筹划的先后顺序有问题,因为外面的石墙阻挡,石头和泥巴要想弄进来很麻烦,古和举两人只能吭哧吭哧的来回跑。

好在两个野人少年心思单纯足够淳朴。

否则他这个小包工头肯定会被打出屎来。

为了配合徐晨修建粮仓,一群女人配合将本来已经晒干放好的粮食全都搬开,不过好在眼下有足够多的藤筐,倒是没有浪费太多的时间。

转眼又是三天过去。

徐晨在劳师动众之下,山洞里面陆续修建起来一排石窖。

这些石窖并不大,每个大约一个立方左右。

不过砌好还并不能马上就使用,因为还是湿的,另外他还想等到石灰烧好之后,里面用石灰陶泥抹平,还要刷一层石灰浆之后烘干才行。

因此在砌石窖的同时,他通知窑工和采集树皮的男人每天回山的时候,顺便带一筐陶土上来,如此几天下来,山洞前面也慢慢多了一大堆陶土。

……

最新小说: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万历小捕快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边的月亮 嫡女重归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九州立志传 归藏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