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替汉 > 第一百七十四章 不愧是毒士

第一百七十四章 不愧是毒士(1 / 2)

贾诩对着曹操说道,“袁绍经此官渡一败后,元气大伤,十数万精锐士兵一朝丧,短期内,其再有所作为。”

“但此战之中,明公并未擒得袁绍,袁绍统治河北日久,声威显著。

如今虽河北各郡县皆有投效明公之意,但依诩料之,彼等乃是一时不知袁绍生死,故而有此举。”

“待袁绍回到邺城之后,河北各势力得知袁绍归来,人心自会安定。

袁绍往日虽多有昏聩之举,但经此官渡一败,其必警醒。

其本是河北之主,又是四世三公之高门出身,河北士人向来臣服于他,士人人心在彼,河北各地的动乱,袁绍不出旬月将会平定。”

贾诩说到这里,曹操点了点头。

袁绍虽然因为官渡一战大败而元气大伤,但毕竟他的根据地河北还在他的手中。

而且他的官位,出身并没有因为这场大战而有所改变,他虽败,依旧是四世三公。

加上曹操十分了解他这位儿时好友,袁绍还是很有能力的,在其悔悟之下,平定当前河北各地的动乱不是难事。

而河北各地的动乱一旦被平定了,袁绍就还是那个雄踞四州的天下第一诸侯。

贾诩接着说道,“我军虽然大败袁军,但我军与袁军相争日久,人心疲惫,粮草已经入不敷出,军械更是损坏大半,我军虽胜,但亦损伤了不少元气。”

“因为人心疲惫,经此大胜之后,士卒思归。

军中思归之心一起,势必蔓延,此刻若北进河北,人心定然涣散。”

“我军虽取得袁军大营,得到了其中的许多粮草军械,

但河北一地广袤,各处城池人心皆向于袁绍,若是我军此刻再行北进,要想全取河北全境,耗费时日定要数年之久。

时间拖延之下,袁绍居于主地,且河北富庶无比,他可得到源源不断的物资补给。

而我军远征在外,补给不易,且中原一地元气未复,又以何物资可以资助我军数年征战乎。”

“此消彼长之下,一朝有不慎,我军将陷入险地,届时如今明公打下的大好局面将一去不返矣。”

贾诩说到此,在场的众将皆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贾诩的意思是,虽然官渡一战曹军取得了大胜,

但官渡一战打了近一年,别说袁军经此一役元气大伤,就是曹军也因此这场战役耗费了不少元气。

而要想完全攻灭河北袁氏,无异于一场灭国之战。

而且灭的还是比己方实力高出许多的国家。

这样的战役势必耗时许久,耗费的粮草辎重也是不计可数的,而如今的中原一地,根本没有这个实力可以做到这一点。

至少,在今年是做不到的。

能被曹操带在身边一起巡视袁军大营的,大多都是曹操看重和亲信的将领。

而这些将领能得曹操看重,定然不是无智之辈,贾诩都将这话说的这般明白了,他们也都认同了贾诩的看法。

在说完以上那些之后,贾诩做出了总结,他对着曹操建议道,

“河北一地明公务必要拿到,但纵算有官渡大胜在前,我军也不可操之过急。”

“依诩料之,袁绍经此一战后,心力耗损许多,其本年高,又经此变故,身体定然每况愈下。”

“北熊垂垂老矣,而往日一直在其羽翼之下的三只小熊定然会蠢蠢欲动。”

“袁绍宠幸少子袁尚,却又宠而不立其为世子,更为了平衡其余二子,令他们各领一州,此乃取祸之道。

在袁绍日渐苍老之后,袁氏夺权之争将会愈演愈烈,权势动人心,亦可惑人心。”

贾诩说的这一点并不是无端猜测,乃是曹军内部有识之士的共识。

当年袁绍攻灭公孙瓒,全取河北全境,志得意满的他,竟然生出了分令诸子各统一州的想法。

最新小说: 归藏 九州立志传 江边的月亮 万历小捕快 嫡女重归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