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从卫所到帝国 > 第五十一章 朝鲜(十三)

第五十一章 朝鲜(十三)(1 / 2)

“尼堪好快的动作!”

阿敏见自己俨然有被包夹之势,也有些坐不住。

衡量再三,阿敏决定集结优势兵力先攻义州,分出部分兵马依托拒马、壕沟同背后的明军接战。

一时间,大批朝鲜民夫被鞑兵驱赶着劳作。

决战来临。

趁着夜色,围攻义州五门的八旗军开始悄悄往南聚集,原本的营地中只留下数名老卒,借此迷惑城上守军。

很快南城门外聚集建虏的兵力达到了近三千人。

两方人马相隔不过三里,却各自钉在了原地。

建虏的目光聚焦在义州城上,自然不会主动攻击,而明军一方则是为等待后面的大队步兵。

双方都没有冒然行动,场面一时间陷入僵持。

两个时辰之后,清扫完棒子沟的明军大队终于抵达。

赵安从之前的俘虏口中得知,入朝建虏主力在三千人上下。

当然对于鞑子的话,赵安并没有完全相信。

此时的他,正在进行最后的动员。

有赏必有罚,宣布了赏银标准之后,赵安再次强调了军规。

随后,开始挑选明日进攻的前锋。

军中虽然有四千人,但成分却显得驳杂:安奠所旗军、镇江营兵、义州朝鲜兵、还有邻近的乡勇。

而那一千多乡勇中固然有悍勇者,但整体而言也只能打打顺风仗。

于是以选锋旗军一百五十员,营兵九十员,朝鲜军六十名为前驱。

入选者皆是虎背熊腰,膀大腰圆之辈,战时披双甲,一手持盾,一手持战刀、骨朵。

其后便是大批弓手、轻步兵。

最后是军中的十二门虎蹲炮,作为火力支援。

而军中的两百余名鸟铳手因为射程的原因,很难发挥作用,赵安索性将他们编为督战队压阵。

计划中,联军被分为三个批次,第一批集结了全军的精锐,是绝对的主力,后两批人马辅助的成分更多些。

月光下,有人抓紧这来之不易的时间补充精力,也有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低沉而又连绵的号角声响起。

双方人马从睡梦中惊醒。

数百后金弓手连同阿敏迅速来到低矮的营墙边注视前方。

纵然驰骋疆场多年,但这远处传来的雄壮号角声依然使他心头一震。

甲片碰撞声、凌乱的步伐声等杂声入耳,阿敏顿感压力,急忙吩咐手下几句。

原本准备攻城的鞑兵也开始向后靠拢。

明军一方则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准备工作。

五米高台连夜起,上置战鼓一面,台下两边又各有两面鼓。

三百选锋整齐地列队在台前,赵安依次为他们整理衣甲。

军中仅剩的半坛酒也兑了水,凑成三坛,此时正摆放在众人面前。

赵安忽然拔剑,左手紧握剑锋,拧着眉头在手中划出一道口子。

鲜血顺着剑身低落在地上。

赵安两步上前,将血滴在酒中,右手将见重重地插到土里。

“饮下这酒,我与诸位皆为袍泽兄弟,日后衣同穿、钱共使!”

说罢,三名军士各抬起一坛酒行至众人身前。

酒味纵然稀薄,三百人每人半碗后,酒坛也见了底。

“还请诸位为我死战!”

赵安抱拳,郑重地作了一揖。

一人率先单膝跪地,余者纷纷效仿。

“我等必将效死。”

话音虽不齐,亦可彰显众人决心。

鼓声响起,周边百面旗帜猛然竖起。

选锋将士拾起地上的刀枪剑戟,转身朝着后金军方向走去。

等待命令的空隙,韩圆还在同伴面前挽了个刀花。

不是炫技,实乃心中紧张。

回头望了望,恰巧看到手持鸟铳的韩方。

最新小说: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九州立志传 万历小捕快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归藏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穿越大唐当股东 嫡女重归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边的月亮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