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从卫所到帝国 > 第六十三章 中元

第六十三章 中元(1 / 2)

七月十五。

“孩他爹,时辰要到了。”

睡眼朦胧的韩老爹顿时精神起来。

麻利的穿好衣物,从妻子手中接过一碗白粥、三个用杂面蒸的馍。

韩老爹一手拿碗,一手拿馍,吃相豪迈。

一时屋内都是大口喝粥的“呼噜”声。

扔下碗,一脚跨出房门,又想起几句话。

“俺们几个爷们去祠堂,你们几个婆娘替我们备好中午的酒菜。”

屋外,同一甲几户人家的成年男丁差不多已经到齐,街道上满是行人。

“今年真够热闹的。”

韩老爹感叹道。

“人多了不是。”

众人翘首以待的甲长终于出现在眼前,左手拉着孙儿,身后还跟着儿子。

“老孙,怎么还带着小的来了。”

韩老爹有些嫉妒。

按照最初的乡规,各家各户只要出一名成年男丁代表即可,但不知是乡民天生喜爱热闹,还是为了省些香钱。

约定中的一名男丁逐渐变为全家成年男子。

孙甲长比划个手势。

“八岁了,也该教他些规矩。”

随后,孙甲长便开始点验人数。

众人闲聊之际,街上又走来一群年龄各异的汉子,为首的老头向着路边的孙甲长等人喊道。

“同去?”

韩老爹摆了两下膀子。

“同去!同去!”

众人笑着应道。

两拨人加起来足足有四、五十人,浩浩荡荡地向祠堂走去。

“今天咱们来得可早,还能看见牌匾。”

队伍中有人感叹道。

“三月初五那天,若不是你张三睡昏头了,咱们能站到街面上去?”

一条街上的住户,即便不是同一甲,依旧能听声辨人。

“田七,你小子好意思说我,去年咱们两甲几十号人可是足足等了你一炷香。”

同样的,张三根本无需转身,也能听出这是田七在揶揄自己。

维持秩序的礼房吏员、各保保长已经提前等候在这里。

“三保七甲二十一人。”

“三保九甲二十七人。”

刀笔吏一一记录在册上。。

“老孙,带着他们靠左边站。”

保长提醒道。

“好嘞,放心吧。”

祠堂门前的空地并不大,小广场两侧栽种的树木、门口的两座石狮呈对称状摆放。

按照规矩,前来祭祖的人应当每十人一为列,自左向右、自前向后排开。

两甲人来得正巧,成了第二梯队的前两名。

最左边的一列人最幸运,紧挨着树木,过些时候也能遮些太阳。

众人很快站定。

天气暂时还算凉爽,一只翠绿蚂蚱趴在正静静地站在叶上饮着露水。

“爹爹,快看蚱蜢!”

甲长的孙子拉着父亲的手兴奋地喊道。

孙甲长皱起眉头,低声说道:

“狗儿以后要记住,只要在这祠堂门前站定,就不能再出声。”

看着祖父严肃的面容,狗儿似懂非懂地点了头。

天空逐渐明亮,越来越多的百姓聚集在此。

位于本队末尾的韩老爹悄悄地扭头看了眼,身后已经站满了乡民,其中不乏熟面孔。

实际上,不止祠堂前的这一小块空地,临近祠堂的街道上都已经站满了人。

队伍谈不上有多整齐,但勉强能看出百姓们排列的也算方正,一队一列中,倒是鸦雀无声。

清明、中元、寒衣、除夕。

每年至少四次大规模祭祖活动都要如此整齐集队,可不单单是为了祭奠先人。

祠堂之外,百姓等待之际,又有一队人从衙门出发。

“人都到齐了?”

最新小说: 江边的月亮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归藏 嫡女重归 穿越大唐当股东 万历小捕快 九州立志传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