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从卫所到帝国 > 第九十四章 防线(一)

第九十四章 防线(一)(1 / 2)

四方巾头上戴,青布袍身上着。

陈维新仔细抚平身上的每一处褶皱,对着铜镜又仔细的打理一番胡子,这才走出陈府。

“陈大少爷早。”

“早!”

去衙门的路上,所遇贩夫走卒,陈维新皆笑脸以对。

指挥使司衙门的牌匾逐渐映入眼帘,很快发现了“异常”。

大门前换了守卫,原先的熟人不知现在何处,如今的卫兵中却有几个生面孔。

不过较之以往,守门军士更显精悍,衙门令人感到格外威严。

此外,平日里陈大少爷进衙门可不难,如今刚踏上台阶就被人拦住。

“学生陈维新,赵佥事命我前来听候差遣。”

“得罪了!”

那军官事先被人打了招呼,抱拳告罪一声,便直接开始搜身。

陈维新有些愠怒,却不好发作。

“随我来吧。”

没有搜出凶器,军官这才将其带进门。

刚开始陈维新还在东张西望,进入二堂之后,陡然发生变化。

原先彰显官员们风趣雅兴的花草盆栽已被悉数移走,一面漆红大鼓取而代之。

五步一哨,十步一岗,处处都是扶刀武士。

各色衣着的官吏门来来往往,平日里习惯散漫的众人步伐变得矫健,再也没有人敢说喝酒、耍钱之类的闲话。

“后屯堡的户册去哪了?快去找来!”

…………

“什么,这册子是十年前的,马铁匠早就死了?那你们这帮饭桶是干什么吃的!”

…………

“来人,再去烧壶水来。”

…………

两侧偏房中不断传来喊声。

掌管一卫政事的衙门总算不再清静,也只有洪武、永乐年间出现过这般景象。

“请。”

军官的提醒让陈维新回过神来,此刻严肃的气氛使他不敢再闲庭信步,视线只好聚焦在军官头顶的盔旗上……

大厅房门敞开,几名仆役正站在门外瑟瑟发抖。

“城里大小官员为了办差的效率都住进了衙门,他一个千户所哪来的这么大架子!”

同知老爷正愤怒地拍打着桌子。

下方坐着的赵安掏了掏耳朵,沉声道:

“想是有什么原因耽搁了,同知大人的话哪个有胆子不听!”

五个千户都与赵安有旧,说两句好话也算尽了情分。

同知老爷动了肝火,自然得好好休息会儿,只见他饮尽杯中最后一口茶水,缓缓起身。

“老夫身体突感不适,需要回府吃两副药,衙门里还得由赵佥事坐镇。”

赵安的屁股也从椅面上挪开。

“同知大人务必保重身体,右卫诸多事宜可万万少不了您。”

“有赵佥事坐镇才是右卫之福。”

同知老爷离开前,倒是说了句心里话。

偌大的房间只剩下赵安一人。

“大人,陈维新已到。”

赵安试了试主位的座椅,果真比下面的舒服些。

“传他进来。”

没过多久,一个穿着整洁、朴实的青年有些紧张地走了进来。

“草民陈维新参见赵金事。”

刚见面,陈维新就庄重的行了大礼。

“坐。”

陈维新找了个最次的座位,坐得有些拘谨。

赵安放下手中那面湾商送来的定制倭扇,笑道:

“陈公子在辽镇可是贤名远扬,今日一见,比我料想中的更具英气,当真是少年英雄。”

“大人谬赞,学生愧不敢当,在大人面前,哪个能算好汉,谁人敢称英雄!”

一阵互吹,二人的关系也拉进了些,陈维新开始以“学生”自称。

“来,你看这扇子如何。”

陈维新弯腰双手接过折扇,展开以后,仔细的打量起来。

扇面上画的竹子是极好的,只是留白处后题的诗句是画蛇添足。

不过既然是领导的东西,夸就完了。

陈维新不得功名只是因他不喜八股,做人做事他还是懂得。

“淡墨勾石,浓墨撇竹,著此画者必是丹青妙手。再观此字骨力道健,超尘脱俗,应当也是出自大家之手。”

陈维新面容郑重,仿佛所言每字每句皆发自肺腑。

“敢问大人此扇是何人所制?”

最新小说: 归藏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万历小捕快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穿越大唐当股东 九州立志传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嫡女重归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边的月亮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