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我乃郑氏四代目 > 第一百八十四章 东宁一号

第一百八十四章 东宁一号(2 / 2)

事实上人力的风箱并非不能胜任,但如果使用上述的第一种人工风箱,用久了皮革会逐渐老化。

若是到时候来不及更换,导致送风不足,高炉炸炉。

那飞溅滚热的钢水会把附近的工人全部烧成焦炭。

故而最后工部还是选择了活门推拉的风箱, 谢安生因地制宜, 将其改造成了水力驱动, 利用偏心轮把旋转运动变成往复运动。

整个高炉周围布置了四台风箱、四个风道,保证风力足够,另外还做了两台备用的风箱,以防止意外。

进气道最后入炉前的一段并在了一起,下方设有和进气道隔离的火池,内盛燃煤,空气在进炉前,就被加热到八百至一千度。

空气预热,这是现代钢铁生产中,提高炼铁效率的最关键一步。

东宁一号庞大的炉身外,有扎实的木头搭建成支撑点,落在地面的独立式检修塔。

另用滑槽、滑车和滑轮组组成了炉顶上料系统。

在其出钢口外还接了沟槽,平时封闭,如有需要就打开,烧红的钢水可以流经沟槽,直接注入模具,浇铸大型器具。

工部还修建了一台大型的炒铁炉,外形看起来与功夫茶的茶杯类似,以耐火砖作为主要材料进行建造。

炉床底部中间凹陷,四周是拱形炉壁,下部为燃烧室,进风道在燃烧室底部。

在炒铁炉旁还修建了很多用水力驱动的锻锤,锻锤下安放着厚厚的铁砧,砧下垫着厚实的柞木墩子,再下面是石子浇铸的基座。

多层复合受力结构,能够承受锻锤落下的巨大冲击力。

三个大的锻锤重两百五十斤,冲程三尺,每分钟落锤达数十次。

三个小的重八十斤,冲程二尺,每分钟落锤近百次。

其实这和铁匠们一锤一锤地敲打在实质上没有任何区别,仅仅只是此地水力资源丰富,出于节省人力的考虑罢了。

除了这些辅助设施之外,郑克臧还命人用高铝粘土烧制了很多大土锅。

先把粘土粉碎加水过筛成细泥,再像塑瓷胎那样在飞速旋转的木盘上手工成型,最后放到专门的高温窑中烧制五个时辰,一个个耐火材料制成的简易坩埚就新鲜出炉了。

没错,这正是在试验最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坩埚炼钢法。

自从春秋时发明坩埚炼钢法以来,到汉朝最为兴盛,用它炼出的钢铁制成坚固的鱼鳞甲、锋利的环首刀。

这才有了战无不胜的大汉军队,有了将匈奴从蒙古高原打到欧洲的辉煌胜利,铸就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赫赫声威。

但也许是五胡乱华杀的实在是太狠了点,又或者是什么其他不知名的原因,坩埚炼钢法在南北朝时期便在中国失传了。

反而在印度得到发展,形成了赫赫有名的乌兹钢即大马士革钢。

坩埚法在人类社会中使用了两千多年,直到十九世纪中后期才被马丁-西门子平炉炼钢法逐渐取代。

但十九世纪末期兴起的转炉炼钢法又可以看作坩埚法的变种,坩埚法在两千年后焕发了新生。

最新小说: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穿越大唐当股东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九州立志传 万历小捕快 归藏 嫡女重归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边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