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大明:朝九晚五,老朱被我气炸了 > 第十三章 我叶瑾一生行事,岂是怕事之人?!(3/5求鲜花月票)

第十三章 我叶瑾一生行事,岂是怕事之人?!(3/5求鲜花月票)(1 / 2)

第十三章我叶瑾一生行事,岂是怕事之人?!

“诸位都起来吧。”叶瑾摆摆手,随意道。

为首的中年人闻言,立即站直了身体,转身坐在了叶瑾右手边的靠椅上。

其他人纷纷从地上爬了起来,分列两侧站好。

这个中年人大概四十来岁,担任上元县典吏一职。

虽然典吏是从九品的芝麻官,但是在地方上也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执掌一县的讼狱、刑法,乃是一县的司法长官。相当于后世的监狱狱长兼jc局长、f院院长等等。

上元县虽然是一个人口大县,但是正儿经的官员就只有叶瑾和这个中年人。

所以他算是县衙的二把手。

位高权重。

自然有资格在县衙正厅有一把属于自己的椅子。

叶瑾见众人都起来了,才开口道:“历朝历代,农耕都是朝廷的头等大事,近日天气回暖,万物复苏,又到了春耕之际,所以衙门这些日子的头等大事就是劝课农桑,衙门里的衙役和捕快这些日子多往乡下跑勤快一些,若是有人敢在这个紧要关头挑事,给本官下狠手处置。”

一个身穿捕快制服,腰里挎着腰刀的壮汉立即越众而出,朝着叶瑾拱手道:“是,大人。”

这个壮汉是县衙捕头,相当于刑侦大队和特巡警大队长。

这人本来是穷苦人出身,但是叶瑾来到上元县之后,见他有一身好武艺,而且为人正直,所以直接委任他担任捕快一职。

之后几个月这壮汉一直兢兢业业,而且还亲手抓了好几个盗贼,积累了一些功勋。

叶瑾就将其升任县衙捕头。

所以叶瑾算得上是壮汉的贵人,他自然对叶瑾感恩戴德,忠心耿耿。

叶瑾朝他微微点点头,然后又道:“赵司吏,吏房发下告牌,让各村各乡木铎老人(洪武年间农村基层管理者,主要职责是督促人们耕种,管理杂务)、里长(里正在春秋战国就有设立,当时一里设一长,一里十户左右,负责掌管户口、赋役之事)、粮长(征解田粮人员,也参与劝课农桑)来一趟县衙,本官有事情嘱咐,到时候工房、户房、吏房司吏、书吏都要参加。”

几名胥吏立即站了出来,拱手领命。

将一些杂事安排妥当之后,叶瑾又听了各房司吏(司吏相当于各房的办公室主任,负责管理各房日常事宜。)的日常工作汇报。

他听得很仔细,这些人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别看叶瑾年纪不大,今年也仅仅是弱冠之年(岁),但是他们可都是领教过叶瑾的手段的。

上任之初,叶瑾带着一个贴身侍女,单枪匹马就来上元县赴任,连师爷、随从都没有带一个,让上元县上下都感到十分的诧异。

他们还没有见过哪个县老爷来赴任的时候连师爷、随从都没带。

要知道,管理一县之地可不轻松,事务繁多杂乱。

而且官员都是异地赴任。

所以如果上任之初连一个随从都没有,怎么开展工作?!

还不得被当地人给欺负死?!

所以上元县的胥吏一开始就以为叶瑾只是一个来混日子的小年轻而已,对他压根就没有放在眼里。

果然。

叶瑾在上任之初的一个月,几乎什么正事都不做,就每天早上按时上堂,下午准时下堂。

所有的俗事都交给典吏和其他胥吏处理。

一时间,全县百姓都流传着新来的县老爷是草包的说法。

但是仅仅一个月,叶瑾就露出了自己的獠牙。

不但收编了二十几个有些武艺,而且为人正直,且在邻里颇有威望的年轻人担任捕快,而且以这些人为骨干,重新组建了三班衙役。

最新小说: 综武大明:截胡变强从庆余年开始 原神:我调教七神的事被曝光了 抗战:鬼子前线拼命我在后方拆塔 中东之王:我爹是傻大木 恶人主母重生后,前夫全家火葬场 全员读心:娘快开门!我来冷宫给你送剧本啦 人在崩铁,群星天灾战役被曝光 职业挑战,靠妇女之手帮助大幂幂 宋少别虐了,太太她要离婚! 港综:风起香江,我是癫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