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2 / 2)

在今日,一位叫做“历红尘”的无名小卒,走出了这座和他一样默默无闻的矮山。但在将来,这个名字将会家喻户晓。而这个人,还有另外两个身份。一个震惊天土的华天,一个是轰动神州的多尔。

皇极大地和天土、神州两片人族虎踞的沃土截然不同,撇开风土人情、地貌环境、人文地理这些不谈,最大的区别体现在势力分布上。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大地上只有一个王朝、一个主宰,那便是武帝王朝。

武帝王朝由太古时期“武帝”武极宗所建立,纵然经历沧海桑田,日月变迁,一直经久不衰。繁荣鼎盛,可谓是一个奇迹。

迄今为止,武帝王朝就犹如一块坚不可摧的磐石,帝统不曾动摇,从未有过外来势力或是本土势力推翻武帝王朝的统治。最主要的一点原因是,武帝王朝历来帝王多是明君,不论其是否真的是贤明圣德、仁爱宽厚,还是这仅为帝王之道,可在其统治下,国力昌盛。兵强马壮,人人安居乐业,生活美满,一派太平盛世,称之明君,不为过,当得上这二字。在此情况下,谁谋反,必先失人心,反被诛之。

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因素决定,在皇极大地上必当只有武帝王朝,其中局势三言两语无法道尽。

济度城,位于皇极大地东域。属河洲郡统辖区域,西临摩罗河畔,北近古巫山,地理位置极其特殊,至关重要。此城建立仅有万余年,而其“前身”河洛城却有四万余年的悠久历史。

一万多年前。“摩罗乌江”之水不知因何缘故,突然暴涨,冲垮“隆恩”大坝,江水滔滔不绝,冲泻四方,致使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离摩罗江畔最近的河洛城首当其冲,顷刻覆灭,城中百姓无一幸免于难,全部丧生。而济度城只是在弥天盖地的江水退去后,在河洛城残垣断壁上新建的城池。

此城之所以取作济度城,缘由要追溯到一位法号为“济度”的圣僧身上。此人出自佛门领袖佛光圣地,在三十余年前,走出佛光圣地,济世救人,一生功德无量,擒九蛇、封鬼门、震古魔、渡万鬼等等善行,迄今为止仍被世人传颂。

当年,在济度城暂且还未定名新建之时,不仅夜间鬼哭不断,哀声遍野,凄凄惨惨戚戚,怨气冲霄,就连在青天白日之下,也时常有灵异事件发生,更是有不少工匠离奇猝死,有的甚至在死前遭到惨无人道地折磨,死无全尸。

经武帝王朝驻扎在城中负责监工的军队详细调查,此为当日在河洛城中丧命的数百万冤魂作祟。武帝王朝的军队均由修炼武道之士组成,本就不擅长对付鬼物怨灵,再加上数百万冤魂都不是寻常鬼物,驱鬼不成,反倒损兵折将,节节败退,不日便被逼出河洛城故地。

数百万冤魂多是凡人魂魄所化,可竟强大如斯,连武帝王朝训练有素的军队都束手无策,归根结蒂还是由于怨气所致。

怨气来源有两点。

第一,摩罗乌江之水泛滥是在深夜十分,当时河洛城中百姓多已熟睡,再加上江水蔓延之快如白驹过隙,气势汹汹,几乎是在十息内,便将河洛城淹没,大多数人不及反应,在不知不觉间便丢了性命,化作鬼物之物,自是怨气难平,贯日冲霄。

第二,由摩罗乌江之水而来。这条凶河恶名昭彰,人尽皆知,谈之色变。据传此江下通九幽魔域,只要打开河底潜藏的魔域之门,无数魔头便会降临世间,此仅为自太古以前的传说,事实与否,未尝可知。江水中蕴含可怕怨气,即便是一般圆寂境修士沾上一星半点,若救治不得当,不消片刻,便会化为暴毙而亡。

江水中怨气和数百万怨灵结合,致使其有了颇为深厚的道行,极难对付。

当时,武帝王朝在位帝王“武文方”仁德,河洛城中数百万冤魂蒙受无妄之灾,死得太过冤枉,增派军队,的确可迅速解决祸患,可太过残忍,超度亡魂,度化怨气,使其归返阴间,转世投胎,才是最恰当的方法,决议以重金聘请各方擅长此道的修道者、修佛者等,替亡魂超度。

可是,这一举却让武文方遭到强烈弹劾,朝中文武百官大多不赞同,但武文方却是坚持己见,不仅自国库中拨出大量资金,更是开了金口玉言,“谁敢阻拦,朕便斩谁,后果由朕一人承担。”。

君无戏言,覆水难收。

这一句话,据后世传闻,险些让武文方皇位不保。

当时,一众文武百官联通皇亲国戚联名上书“仲裁部”,欲罢黜武文方皇位,只有仲裁部“六朝元老”才有如此权力,共列出数十大“罪状”,尤为严重的是两点。

一是推崇“异教”,即是佛、道两教。

武帝王朝自开国以来便大兴武风,在各地建立武馆、武场、武门等,虽不遏刻意制道门在此开宗立派,但在教化体制耳濡目染下,“武道至上”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根深蒂固,其他教类均视之为异教。被后世称作“仁恩帝”的武文方这一举措的确是沾了点边。

奏折中有一句话相当诛心——为天下大不为而为之。

另一点是当时天逢大旱,近十年未降雨,似是上天震怒,降下灾厄,武者本就不擅“呼风唤雨”这等自然之道,再加上皇极大地地域辽阔,即便是略微精通自然之道的武者也无法进行大规模降雨,以人力降雨,只是杯水车薪。遂武帝王朝每年都得从国库中拿出巨额资金,大修水利,并在同时拨款救济民生,国库自是入不敷出。

眼下正值用“钱”之际,此举似是不合适,但实则不然。武帝王朝自建国以来,历经十几万载,底蕴何其惊人,聘请佛、道诸门超度亡魂,花不了多少,只是九牛一毛。

最重要的还是前者——天怒。

奏折中另一句诛心话遂由此而生——帝自继位以来,天灾不断,不得上苍福泽,遂降罚以作昭示,非真命天子,罢黜帝位乃顺天而行,否则江山社稷危矣。

当时,武文方尚且年轻,不到而立之年,自继位以来仅才十余载,地位还未稳固。在十多年前,满朝文武百官鲜有人知道当年太上皇为何将帝位交予在诸多优秀皇子中显得平凡无奇、并且年岁不到弱冠的武文方。

事实证明,被世人称作“名杨帝”的太上皇是慧眼如炬。

武文方继位之初,正值太平盛世年间,天下繁荣鼎盛,人人欣欣向荣。在此等局势下,唯有先稳固江山,再而循序渐进发展,想在短期内让国力更进一步,不是困难,而是不现实。遂武文方在这两年间,业绩平平,中规中矩。(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人有五名,迫害其四[崩铁] 第四天灾:在星际你说人族势弱? 囤百亿物资后,我被尸王盯上了 快穿:娇娇靠生子系统独宠好孕捏 我在末世搞农场 赛博义体人会梦见电子剑意吗 全球进化:我移植了至高神心 伪像报告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阴司密令:我是阴间买命人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