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朱元璋:国师,替咱大明算一卦 > 第48章 下西洋实在太太太太……赚钱了

第48章 下西洋实在太太太太……赚钱了(1 / 2)

明朝依靠科举取士,而文化发达的江南地区长期垄断录取名额。

洪武三十年(),著名的“南北榜案”就是这一现象的集中体现。

明朝官场大多被江南地区出身的官员把持。

这帮官员或多或少都和海外贸易有关。

即使本身不牵扯海外贸易的文官,每年下边人孝敬的“冰敬”、“炭敬”,大笔银子拿着。

拿人手短,吃人嘴短,也不得不为利益集团说话。

而且打击宦官势力,也是文官集团的政治正确。

于是,一大帮文官集体谏言,要求废止下西洋,他们自然不能说影响到自己的私利,要打出光明正大的口号。

也就是“支费浩繁,库藏为虚”。

但明成祖朱棣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皇帝,对于文官基本上是不屑一顾。

因此一直到44年,笃信文官的明仁宗朱高炽登基之后,才废止下西洋。

到了4年,明宣宗朱瞻基再次命郑和第七次下西洋。

可惜郑和已经老迈,中间还耽误了多年的时间,很多为下西洋配套的人员、设施已经荒废,明朝下西洋的壮举已经难以为继。

郑和下西洋到底赚不赚钱,只要看看明成祖朱棣做的事就知道了。

郑和前六次下西洋的时间,从永乐三年至永乐二十二年。

这段时间内,朱棣先后五次亲征蒙古,每次都出动十多万兵马。

他派成国公朱能、英国公张浦四次南征安南,又是十多万兵马的耗费。

征调工匠、民夫上百万人扩建北平城,修建紫禁城,迁都北京等等。

这里面很多钱是从皇帝的内库中出的,而皇帝的钱是郑和等宦官们帮他赚来的。

说白了,下西洋赚的钱,全到了朱棣自己的小金库中。

看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吧?

朱棣为什么这么牛逼?

不止是人家胆大开明,更重要的是……有钱啊。

白花花的银子,不断地从海外赚来。

有钱就能打仗儿,还能盖故宫。

有钱就是任性!

明朝的官员们要是没有私心,不想着不纳税、垄断海外贸易,就不应该推动废止下西洋。

相反,他们应该推动废除海禁令,推动对外贸易的扩大。

可惜,这群文官太贪了。

明朝灭亡最大的原因就是两条:

最新小说: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天下长宁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首辅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大唐天将军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大秦仙医 光宗耀明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