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惊鸿夫人 > 48、最是君恩不可盼

48、最是君恩不可盼(1 / 2)

江东水患来势汹汹,徐归宜担心百姓,也担心家人,于是抽空回了一趟承恩公府。

承恩公徐达正在同夫人薛氏说,等到世子徐承祯袭爵之后,他想搬回斓洲老宅,颐养天年。

薛氏笑着打趣道:“你这还不到六十岁,就想着颐养天年了。人家曹太傅年逾七十,还兢兢业业守在朝堂呢。”

徐达叹息道:“我一直在想,若是二弟是父亲的长子就好了,有他在,咱们徐家保不齐就更上一层楼了。”

说这话时,薛氏和沈氏都不约而同的看了徐归宜一眼。

徐归宜不由失笑道:“父亲倒也羡慕大伯父,操琴弄玉,诗韵清言。”

薛氏哈哈大笑,抚掌拍手:“这样,咱们一家人一起辞官算了,一起回到斓洲老宅颐养天年,就不用羡慕这个,羡慕那个了。”

徐达老脸涨的通红,连连骂道:“胡说八道,可不敢做这不肖子孙!”

徐归宜和沈氏忍着不敢笑出声来,忙端起茶杯掩住嘴角的笑容。

用过午饭之后,沈氏送徐归宜上车,笑言道:“此次江东水患严重,公公得了消息,便命人整好物资和粮食,送往斓洲老家。”

徐归宜眉头紧锁,语气颇为无奈:“父亲这些年任职澜洲刺史,每一回水患或者旱灾,他都冲在最前面。朝廷的救济粮缓慢,他就拿自家的粮食和物资填上,说是借调,却从来没见他还过。早被祖母骂了多少次,也就是大伯父多年来惯着他。”

沈氏眉眼温婉:“二叔是个好官,斓洲有他坐镇,是百姓的福气。我们在光凌,能帮一些忙,心里很开心。”

徐归宜叹了口气,道:“罢了,就希望这次水患,能早些平息,百姓们少受一些苦。”

徐归宜回到东宫,刚进容园,便看见太子的近侍韦愿。

“属下,参见太子妃。”

徐归宜见只有他一人,心下纳闷,问道:“怎么只有你一个人?太子殿下呢?”

韦愿拱手上前,肃然道:“启禀太子妃,陛下刚刚下令,命太子殿下和都虞侯一同前往江东协理水患,即刻启程。属下回来给太子殿下收拾行李。”

这也过于突然了吧?徐归宜立即问道:“怎么这样突然?现在就出发吗?”

韦愿回道:“今日早朝,太子殿下进宫启禀陛下,说自愿前往江东协助赵王治理水患。陛下与众臣商议之后,便允了太子殿下所奏。”

难怪吴嬷嬷告知说,傅岚宸今日起了个大早,洗漱完便进宫了。

徐归宜虽然不明白,为什么傅岚宸突然转了性子,但还是吩咐人即刻去给太子收拾行李,不可耽误殿下行程。

也对韦愿嘱咐道:“此次,你跟随殿下左右,务必要照看好殿下,不得有误。”

韦愿随即回答:“这是属下分内之责,请太子妃放心。”

因为傅岚宸也去了江东,朝廷此次出动了两位皇子,如此这般,引得朝野惊动。

在傅岚宸离京的第二日,徐归宜思来想去,还是提笔给远在江东的父亲,写了一封家书。

听闻南宫贵妃带着齐王妃去了城外的皇家道观,为江东百姓祈福。皇后便在九华门号召朝中官员家眷,筹集赈灾款,用来置换粮食和药材。

徐归宜命成鹤薇将东宫里的闲置物品都整理出来,自己则去九华门协助皇后,将所有的捐赠物资,登记在册。

如此,过了数日,看着一批批的物资送往江东,她们这些后宫妇人,才觉得心里稍安些。

即便不能去往江东,但是能略尽绵薄之力,意义上也是和前线的将士们同舟共济了。

徐归宜将所有的册子收好,皇后正在同各位夫人聊天,宫门口突然传来一记洪亮的声音:“陛下驾到!”

??????皇帝陛下怎么突然就来了?

刚忙活了一上午,必定仪容有失,于是众人赶紧整理仪容,袭月也很快反应过来给徐归宜整理衣裳。

“陛下怎么来了?”谁来人群中,小声嘀咕了一句。

徐归宜快速的她整理了一下乱发,又扶了扶鬓间的步摇:“好了好了,退下吧。”

这厢主仆二人才好,门口就见到了一袭明黄的龙袍。

“参见陛下,万福金安。”在场的众位妇人跟着皇后一同行礼问安。

因为低着头,所以看不到皇帝陛下的眼神,徐归宜只听到头上传来一个声音,不高不低:“免礼,平身。”

皇后笑吟吟的上前:“陛下,怎么来了?”

皇帝扫了一眼周围,对着皇后笑了笑:“听闻皇后在九华宫门,为江东的百姓,筹集钱粮和药材,朕很是欣慰。”

皇后此时格外恭敬:“臣妾身为国母,不过是为了百姓,略尽绵薄之力,不值得一提。”

皇帝面容温润的牵住皇后的手:“皇后辛苦了。”

皇后强忍住笑意,肃然道:“不辛苦,能为陛下分忧,臣妾很是高兴。”

最新小说: 天下长宁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晚妆媚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 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