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连中三元到内阁首辅 > 13、会试结束!严嵩阅卷!

13、会试结束!严嵩阅卷!(1 / 2)

科举结束后是十天后出成绩,这十天对考生还是考官们都是一种煎熬。考生们固然是在客栈里,忐忑万分地等着考试结果,而贡院中的考官们同样忙得不可开交。他们在挥汗如雨,紧锣密鼓地进行阅卷,争取能尽快出结果,贴出成绩给考生们。

跟杜蘅那个时代阅卷差不多……

首先第一步是封卷……

即把考生姓名籍贯等封起……

这样就没人知卷子是谁的了……

紧跟着在阅卷的第二步是誊抄,即派遣专门的官员,是用朱笔把考生的文章重新抄一遍。这样,主要是为了防止有人通过笔迹来作弊,防止有考官徇私走后门。

最后,就是把誊抄后的卷子交给考官阅卷了。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总共有三千余人参加考试,那就是有三千余份试卷。为了阅卷,贡院挑选一百名官员专门负责,来给考生阅卷,从中挑选入围中选的人。

为保证对考生们的公平……

一份考卷要经五名考官来审……

在权衡考官结果后才决定录取……

五名考官轮番阅卷,如果觉着可以就写个“取”字在上面,如果不合适就写个“不”字在上面。这样等到最后,综合五个考官的结果,要有三个及以上的“取”子,那么这份考卷才算是合格入选了。

而合格后的考卷,那就是这次会试的入围者了,其人数在三百人左右。接下来,这三百多份合格的考卷就交给主考官徐阶等十名考官来亲自审核,他们对这些合格的考卷进行批阅,按照贡院的规矩进行评分排名,最终决定会试的录取名次。

除此之外,贡院还有专门检查落榜考卷的官员,防止因为误判出现纰漏。最后后,会试录取的大部分名单是贡院决定,但录取的前三名却是要交给内阁裁定。所以,徐阶他们能评定大部分的名单,但至于最后的会试前三名,就要送到内阁,交给内阁首辅夏言跟内阁次辅严嵩决定了。

当杜蘅在客栈中暗自祈祷时……

他的考卷正在贡院传递审阅……

杜蘅虽然担心他的考卷落选……

但实际上他的评卷却出奇顺利……

因为杜蘅虽然觉着自己考的并不完美,但阅卷评分是综合三场考试来看的。虽然杜蘅最后一场策论有些不完美,但架不住其余两场十分优秀。尤其是他四书五经科的股文写的是真的漂亮,所以考官们一看后,纷纷毫不犹豫地给他过了。

五个考官分别审批,但最后五个考官全给他打了“取”字,所以杜蘅的卷子就十分顺利的,送到了徐阶他们这些贡院核心官员中进行审核。而在经过考官们评分后,杜蘅的卷子更是直接脱颖而出,以评分第一的结果出现在主考官徐阶面前。

徐阶在考场上时,是浏览过杜蘅的卷子的,凭他科举探花的实力自然记得杜蘅文章的内容。所以,当他拿起杜蘅的卷子看了一眼时,立刻就认出来这就是他在考场上见到的那个少年的考卷。看到这里后,徐阶瞬间觉着十分不可思议,他没想到,经过兜兜转转后,这份考卷竟还是来到了自己的桌前。真没想到,最后考官们评定的第一的卷子,竟是那个初出茅庐少年的。

“你们真的觉着这份卷子不错?”

“你们真的一致同意他是第一?”

徐阶手中捧着杜蘅的卷子,他十分诧异地看向自己这些手下,难以置信地问。

“是的,大人!此子文笔流畅,思路清奇,才思乃诸位考生之冠!此子的能力超凡绝伦,第一名绝对乃实至名归!”

徐阶的这些手下官员们抹着胡子,十分兴奋地跟他解释着。因为他们这些人可不知道这卷子是杜蘅这个少年写的。他们只是从考卷的内容单纯来看,觉着这份卷子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所以才这么说。

最新小说: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三国:开局截胡汉献帝,号令群雄! 晚妆媚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