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连中三元到内阁首辅 > 35、翰林院报道!领到正六品修撰官服!

35、翰林院报道!领到正六品修撰官服!(1 / 2)

翰林院是类似于国立大学一样的存在……能在翰林院任职的,基本都是大明各地的文化精英,而因此,翰林院的主要任务,也是承担各种文化方面的工作。

诸如编书,修史,管理档案……

又比如给皇帝讲解经史,子集……

再比如给皇子皇孙们当老师……

等等等等,都是文化方面的工作……

当然,除此之外,翰林院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功能,那就是教习历届的科举考生。他们的任务,就是帮这些职场小白尽快熟悉朝廷规定,培养他们去各个岗位任职。

按照大明的规矩,科举上来的考生,都要在翰林院待上三年学习……

在这期间他们要学习皇宫各种规章制度,宫廷礼仪,以便尽快融入朝中……

等学完制度后,他们再经过考核,就被派遣到各个部门去当实习生打杂……

虽然这样做听起来不怎么样,但这却是让他们融入官场生活最快的法子……

等三年实习期过了呢,新生们的命运就要就此分开,大相径庭了。实习期过了后,翰林院会再进行考试,并结合他们在实习期三年以来的表现授予官职。决定他们是继续留在朝中当官呢,还是要外放地方当官,让他们去大明地方上发展。

京师跟地方上的待遇可不一样……

京师压力大,但发展机会多……

地方上前途小,但却竞争小……

一般来说,有野心的,想要在朝中夺取一席之地的,或者是家里有人帮衬地,他们自然愿意留在京师。因为在京师的发展机会大,没准那天就入阁成功,大权独揽了,这不比去地方上混吃等死要强?

但对大多数考生来说,他们其实更愿意去外放当官。因为对一般人来说,他们不奢求能升官,只求能发财混日子就行啦。再说,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他们在京师都是没人帮衬的,这样留在这里出头比登天还难,所以与其这样还不如外放呢!

地方上发展机会虽然不多,但毕竟生活节奏慢,适合养生养老啊。至于在京师这个地方,生活节奏太快,压力太大。说不定干个几年就拖垮了身体,太不值得了。

可要是外放到地方上当官,凭着进士的身份最次也是个县官,那也是地方上的一把手呢。宁做鸡头,不当凤尾。靠着这点小权利,在地方上舒舒服服地过一辈子,吃点喝点享受点,这不比留在京师提心吊胆要强?在小地方躺平难道他不香吗?

不过对于杜蘅跟张居正来说,他们两个更愿意留在京师而不是外放。一方面是两个人的性格原因,既然来都来了,当然要在京师混出个名堂,不然要是随便就外放出去,那他们累死累活考科举为啥?

再有,因为杜蘅跟张居正一甲进士的身份,让他们外放也很难……因为像是他们这样一甲的进士,那可是内阁的储备人才,大明的精英人才。这样的人当然要留在朝中做事,怎么能随便外放到地方?一般来说,要是成绩优秀的话,杜蘅他们在三年实习期结束后,有机会可以直接进入内阁,甚至是担任六部的尚书侍郎。就算是最差,也会在六部找个地方任职。除非情况特殊,不然是不会把他们外放出去。

“翰林院,嗯,翰林院……”

“有了,在这里呢!”

“杜蘅兄弟,你来,你快来!”

“你瞧,这不就是翰林院么!”

到了明天下午后,杜蘅跟张居正就按照跟徐阶约定的时间,提前来到翰林院报道。这翰林院就在皇宫的东边,所以想要倒也很容易。杜蘅跟张居正在这里稍微转悠后,就找到了翰林院的所在之处。

“好,那咱们就进去吧!”

“说不定徐大人已跟他们说过了!”

杜蘅跟张居正来到翰林院门口后,把路引跟之前翰林院发的凭证递给守门的衙役看看,等到他们检查无误后,就放杜蘅跟张居正进去,两人就这样来到翰林院。

只见迎面而来的是一个很大的院子,两边密密麻麻的都是屋子,别看从外面看着翰林院不大,可实际上占地面积还真不小……毕竟,翰林院也要负责储存经史子集,他们有自己的书库,占地面积当然要大一点。再说了这也不是在皇宫中,他们占地面积大一点,也不会有人来管他们。

最新小说: 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晚妆媚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 三国:开局截胡汉献帝,号令群雄!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