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崇祯大明 > 第二卷渔家傲 第八十六章羌管悠悠霜满地(六)

第二卷渔家傲 第八十六章羌管悠悠霜满地(六)(1 / 2)

戴承恩没有等到皇太极的接见。

也没有在看到黄立极找他商量后续的事情,仿佛一夜之间,他所代表的袁崇焕这一股势力,就不再被现在的大清放在眼中。

这让他很受伤。

按理说,皇太极要是真的重视袁崇焕的话,现在就应该学曹操连鞋子都顾不得穿,就出门迎接他才对啊。

其中有些什么诀窍是他没掌握的吗?

在第二天一大早,戴承恩往回走的时候,还在思索这个问题。

于此同时,阿敏再次领着三万骑兵向朝鲜方向进发,随行的还有朝鲜质子李觉。

其实皇太极顾虑的那些问题,崇祯还真就没有想过,大明内部缺少官吏,根本就不足以把整个辽东完整的拿在手中。

要是还像以前一样的那么信任袁崇焕。

那么现在的崇祯只能认为自己是个棒槌。

锦州的后勤部所为,不过是底下人的自发行为,也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在新军队伍之中,这种事情只若平常。

可在辽东苦惯了的士兵,何曾享受过这种拿到足额粮饷的待遇。

实在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一次不过是简单的例行公事,就能让整个辽东大多数的士兵感恩戴德。

可想而知整个大明到底有多烂了。

不过这些都是崇祯以后将要解决的。

此时的崇祯正在厨房内亲自下厨。

不知流传了多久的:君子远包厨这句话,在崇祯的身上毫无价值可言。

新收的土豆,总要做出一顿丰盛的佳肴,才能让人们知道。

哦!原来这玩意是这么吃的。

然后吃上一口,赞一句“真香”,然后才能阵中的被大众认可。

而人类驯服土豆的历史可是很久远了。

只因他接下来就要种植红薯了,只要这两样食物种植出来,来回两年,就能让大明恢复元气。

‘噼里啪啦’的一阵油炸。

一条条金黄的薯条就新鲜出锅了,接着就是土豆片,最后在撒上一层薄薄的佐料。

“来尝尝我这个菜,其实不是土豆不好吃,这些人从来就不懂得吃。”

放下盘子,崇祯拿起一块煮好的土豆,去皮之后蘸着酱料,美滋滋的吃了一口,然后就解开了最中间的一口大锅。

里面炖着的土豆排骨温度刚刚好。

崇祯忙里忙外,却没有发现坐在桌子旁的周玉凤一脸的忧愁,就连大仇得报之后,心情一天比一天好的张嫣,也是心不在焉的瞧着满桌子的菜肴。

熹宗朱由校是喜欢木匠活。

要是崇祯开始喜欢做菜,那大明的皇帝还会有几个正常人?

“愣着干啊?快吃啊,难得我亲自下厨给你们做一次吃的。”

崇祯久违的的再次尝到了土豆的味道。

曾经司空见惯,现在虽说已经丰收了,可到底种植的面积太少,只有让那些百姓知道了种植土豆的好处。

才能有人自发的种植,这可比朝廷推广有用的多了。

“一个个愁眉苦脸的,到底是怎么回事,说来听听,在大明,还没有人敢给朕的皇后气受的,”

崇祯说的随意,可旁边伺候着的宫女可不敢这么想。

即便是现在崇祯已经免了宫女们下跪这种礼节,可在此刻,还是吓得几位宫女跪倒在地。

“干什么?都起来,说了不需要跪下,还是不听啊。”

崇祯在宫女们下跪的时候,才猛然意识到,身份地位,做到皇帝这个地步,许多话都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

“皇上会不会和熹宗一样,沉迷于做饭,而忘了朝政?”

周皇后摸了摸日渐高起的肚子,大着胆子试探着问道。

“沉迷于做饭?你们都一个个的想什么呢?我只是让你们尝尝新收上来的土豆而已,做饭可是个辛苦活,有御厨就行,赶快吃饭。”

好好的心情,被瞬间破坏掉了。

看来以后还真的不能随意的说话,随意的做别的事情。

现在还只控制了两个州在手中,其他得方也是听调不听宣,总想着让他恢复大明原来的朝政体系。

就像当年方孝孺一直要求着恢复到井田制一样。

真要这么做,怕是大明立刻就要散架了。

“吃完饭,咱们出门逛逛,我记得城外又开了一间服装厂,不知道开工了没有。”

服装厂的开设,暂时只是为了他的军队服务,生产的都是军服。

“昨天才招人,要开业最少需要三天时间。”

这间厂子张嫣早就看过了,其中的厂长还是她手下的一个办事精明的小太监。

“哦,那就算了。”

崇祯最近大小事情都下发了下去,他只做宏观的框架,填补细节上的东西,就全靠李长庚和李定国两人了。

现在大明最缺就是人,各种各样的人。

连续办了不少的厂子,把在家务农看孩子的女人,都吸引到了工厂里挣钱,男人则是出门修路。

就这工程量太大,还是不够用。

而且崇祯还规定了上下班的时间,对劳累的百姓来说,简直就是在地上捡银子。

可就这,依然是没有解决人员的缺少问题。

不过好的一点就是,宝行开办的很顺利,那些精致的钱币通行起来,也很顺畅。

不是没人想过仿制,可对于金属之间的比例问题,现在可是道院的核心技术,不是一般人能够玩的转的。

更何况上面的花纹,全部都是水利锻压出来的。

若是一位手艺人雕刻,成本都不够。

当然要是融了换金子,银子,纯度又不够,不管怎么弄反正就是在亏损。

也因此用铸币的技术,就为朝廷换回了大量的金银和铜。

“要不咱们去天津?那条路应该快要修通了,来回应该很快。”

崇祯又想吃海鲜了。

“太医说我需要保胎,那也不能去。”

周皇后用筷子戳着碗里的排骨,她也发现,怀孕真的是件麻烦事。

首先一点就是那也去不了,而作为她丈夫的崇祯,也是最近憋坏了,要不然绝对想不出来一会这里闲逛,一会那里下厨。

想着大明那个大户人家的女儿好,让皇上纳上一个妃子。

三宫六院可还有不少地方空着呢。

“哦!那我就去看看洪承畴在冀州练兵练得怎么样了。”

崇祯很快就吃饱了饭,想着在那个地方去视察一番。

一直坐在紫禁城,不了解民间疾苦,哪怕是再好的制度,也没办法解决人的贪欲问题。

这一年是崇祯三年。

最新小说: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光宗耀明 我裂土封王,你才瞧得上? 大秦仙医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大唐天将军 天下长宁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首辅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