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崇祯大明 > 第一百一十四章春花秋月何时了(四)

第一百一十四章春花秋月何时了(四)(1 / 2)

当天下午,驻扎在皮岛外面的袁崇焕的手下,就被船只接进来了一半。

而原来留在岛上的那些士兵和将官们,则是被驱赶到了铁山那个位置,他打算重建铁山,对朝廷来说是收回故土,是功劳。

对他自己来说也是一个可以建立秘密边市的好地方。

最后还是没有让耿仲明曝尸荒野,特意准备了一口棺材,就埋在了铁山附近。

还用用肉酒等祭品祭奠。

一时就在皮岛范围之内,很快传出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流言:“昨天杀你,是朝廷的法律;今天我祭奠你,是出于同僚、友人的感情。”

并且连祭奠的时候袁崇焕落泪的场景,都传的有声有色。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都必须信。

接着就是善后的事情,一封奏疏,简单的说了一下耿仲明的死因,最后又说了自己接手皮岛周围的军师防卫工作。

这份奏疏去的很快。

于此同时,崇祯也接到了辽东大获全胜的消息。

然后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大明。

这就是张鹤鸣的功劳了,去了京师之后,看不到了眼前的诱惑,做起事情来也就踏实了许多。

“建奴似乎有些不经打啊。”

说实话,崇祯是有些诧异的,在原来的历史轨迹之中,人家可是马踏天下,大明根本就挡不住。

这次能胜的这么容易,他还生怕是不是有人谎报军情,又或者是皇太极设计了什么阴谋诡计,就等着他大意之后,一次翻盘。

李长庚接到捷报的时候,也是一阵无语,这就是曾经把大明打的无人敢战的建奴,若是敌人都这么弱。

那么袁崇焕他们连续三任总督,为何始终都拿不下来,还让人家来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壮大?

想到其中的某些东西。

李长庚就是一阵心寒,怪不得皇上要把整个朝堂都换了一遍,实在是不换不行啊。

照原来的那些大臣们的做法,大明现在是不是已经岌岌可危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用来一张表格,让参谋们推衍出来的结果。

“信上说,是咱们的火器犀利,只是有一件事情,皇上需要处理一下,那些没有拿到军令的将军私自调兵,要怎么处理?”

李长庚把大捷后的喜悦一收,问起了一个让人很难处理的事情。

自古以来,擅自调兵的大将,不管他们做出了多少军功,其下场从来都是很惨的。

“哦,这个啊,简单,让他们几个人起草一个临时应急条例,专门写在军法之中,许多事情和战机,不能等着后面下了军令才能执行,死板到那种样子,还打什么仗。”

崇祯对这种事情,一点都不在意。

钱粮和兵器,都掌握在了他的手中,还怕地方上的军队造反不成?

哦!对了,现在还多了一个兵员。

没有募兵司给兵,私自招兵可是不行的。

李长庚一直以来,管理的都是内政,对于军队上有什么弯弯绕,他可是弄不清楚,既然皇上不在乎。

那他也就不用操心了。

“赏赐,军功这些他们自己弄好了,给我一份奏章,还有,让晁刚给我滚回来继续当募兵司的司长,这次就不是雍州一地了,给我把冀州也兼任上。”

崇祯打算继续扩大招兵范围,争取今年年终,看能不能把山东给拿下。

当然最好是整个衮州。

让卢象升去练兵只是临时性的,他必须要把用兵的人,和练兵的人分开。

最后肯定是要做一次调整,只分开招兵的和用兵的,毕竟练兵也是在用兵,只有分工细致了。

才能杜绝某些人不该有的念头。

两人正说这话,外面的很快就跑进来了一人,正是出门查看慈幼局和养济院的张嫣张皇后。

“听说大凌河堡大捷了?把建奴打的连过河都不安生?”

张嫣颇有些扬眉吐气的感觉,曾经她和周玉凤两人,被那些蛮子围困在京师之中整日的心神不宁,这一次总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想必现在正在保胎的周玉凤也高兴坏了吧。

“嗯,是大捷了,明年,最迟猴年,咱们也派兵去把盛京给围了,听说那地方的女人很多,咱们的士兵们,好多都还没有娶媳妇,得给他们找一个好的。”

崇祯一开始说的是煞有介事,可后来就开始不正经了。

张嫣红着脸“啐”了一声,翻了个白眼。

而一旁的李长庚则是仰望着房顶,装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作什么都没有看到,只在心里暗道:你不管如何,也掩饰一二啊,正大光明的影响总是不好的。

想着想着,忽然发现,自己的年纪也很大了,是不是也该找个女人成家?

崇祯可不知道李长庚心里都在想些什么。

若是知道的话,绝对会张罗着给他好好的介绍几门亲事,自己手下的福利一定要搞上去。

不然谁跟着他干事业啊。

民间相比于毛文龙这个大英雄的事迹,神奇的故事,大凌河堡的战役可就真实多了,而且由于崇祯不喜欢虚影其事,所以其中的一些详细数据,也就随之流出。

怀疑着有之,狂喜着也有之。

当然这些人都是雍州和冀州之外的人,他们都觉得崇祯总算是和他们走到一起了,也开始使用了他们的手法,来说故事了。

看起来很详细的数据,可无论怎么看都是夸张。

只有接近宁锦防线的人,才能整齐的明白,这就是事实,不带任何夸张的事实,然而就是这个事实,让许多人觉得,大明真的厉害了,

但到底有多厉害,作为老百姓可说不出来。

“既然西安府没事,我想要回去京师看看了,嫣儿你是留下来继续推进慈幼局和养济院,还是跟我一起?”

李长庚恨不得“呸”的一声出口,听听,嫣儿都叫出来了。

真当世上有不透风的墙,要是这种花边新闻,传的沸沸扬扬,看你怎么去和天下的老百姓说这件事情。

张嫣闻言扭捏了一下,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似得,抬头看着崇祯道:“我想留下来做事。”

她没说什么大明需要我,也没说天下的老百姓都很可怜。

只是说了想留下。

很简单的说法,却是需要绝大的勇气,毕竟这种事情总是最难办,也最消耗人的精神。

“那行,注意安全啊,我给你安排一队护卫跟着。”

在辽东大捷之中,夹杂着一个小小的消息,说崇祯将要回京师了。

卢象升留在了雍州,崇祯走的时候只带了刘希尧一人,这是卢象升手下最得力的一员干将。

而晁刚送出来的魏晨,他的任务就换成了保护张皇后安全。

时间一晃就是一个月。

崇祯回到了京师之后,就去见了周皇后,两世为人,还是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将要做父亲的心情。

“皇上可是听到了辽东大捷,才特意赶回来的?”

最新小说: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天下长宁 我裂土封王,你才瞧得上?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大唐天将军 大秦仙医 光宗耀明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首辅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