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崇祯大明 > 第一百二十一章小楼昨夜又东风(三)

第一百二十一章小楼昨夜又东风(三)(1 / 2)

翌日。

风晴雪霁。

崇祯醒来之后,发现自己正睡在田贵妃经常去的小楼上。

透过窗户,瞧着外面的雪景,一片素白,仿佛天下间的所有污垢,都被很好的埋葬在了大雪之中。

玻璃的生产已经满足了制造望远镜的需求。

现在已经陆续的为大明的皇宫玻璃。

通透明亮,比原来的窗户纸要好上不知道多少倍。

要是原来朝堂上的大臣们还在的话,绝对会上奏本说一句“穷奢极欲,不是明君所为。”

可事实上那些大臣们应该想要的是玻璃的生产线,可不会管崇祯花了多少的私房钱。

到现在崇祯的第二项大的收入就出来了。

卖镜子。

“皇上醒了,巧儿,快把醒酒汤端进来。”

正在梳妆台上梳妆的田贵妃,听过镜子的倒映,立刻就发现崇祯已经睡醒了,低声向着旁边吩咐道。

看惯了铜镜,对着更加清晰的玻璃镜。

田贵妃对自己的容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也对能够制作出镜子的工匠,有了一旦新的想法,要是能够制作出等身高的镜子,矗立在更衣室的房间内,似乎是一件更有趣的事情。

心中想着关于镜子的想法,身群体却已经起来,准备接过巧儿端过来的醒酒汤。

“昨晚问喝醉了?有没有说话胡?”

崇祯扭头看向田贵妃,这两年时间,只有昨晚上最为放肆,也因此喝得就有些多,果酒也最能醉人。

“你们一共喝了二十六瓶果酒,当时就王冲少将军一人还算清醒着。”

田贵妃是后来接到王承恩的消息,才赶过去的。

“说胡话倒是没有,就是手脚有些不老实。”

想着昨晚崇祯迷迷糊糊中的模样,她的脸上就是一热,仿佛连外面的冰雪都能融化。

崇祯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他还真怕喝醉了之后,说了不该说的话,从而引起更大的麻烦。

“来来来,都说一日之计在于晨,趁着还是早上,皇上我还想再手脚不老实一次。”

瞧着一大早就穿的整齐的田贵妃,心中一团火热,就又升腾了起来。

而田贵妃的脸颊更红了,心中的欢喜,可不足为外人道也。

李府。

下人很少,也没有谁一大早的打扫院子。

李长庚和李定国两人围着一个小火炉,等着火炉上的新酒煨热。

“别人家都在扫雪,就你家没一点动静,是该说你懒呢,还是懒呢?”

院子不大,却也有亭台楼阁,雪花堆积在假山上,堆积在枯掉的树干上,也铺在了平地上,只有偶尔有人走过的脚印,可以看出那是一条小道。

“你不觉得这样子,看起来更加自然一些吗?”

李长庚可不会承认是自己太穷,请不起下人,只能当做名士的风雅,忽悠一些外行人。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看呀,以后要是有人拿陈蕃和你作比较,可不要弄得灰头土脸为好。”

李定国只要抓住机会,就不停的膈应李长庚,每一次手上活多的时候,李长庚就丢下他一人跑了。

不找回一点场子,往后的麻烦事就会更多。

“陈蕃(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主角)拿什么和我比?打扫院子吗?说句实在话,只要跟着皇上一路走下去,我以后取得的成就,就能比陈蕃高,你信不信?”

李长庚可没有看不上陈蕃的想法,他只是在陈述意见很客官的事实。

只要跟对人了,哪怕自己的本事差一点,最后取得的功绩和成就,也不是旁人能比得了的。

“狗屎,你不过是运气好。”

李定国瞪大了眼睛,瞧着李长庚,这老混蛋的脸皮现在是越来越厚了。

“可你得承认这是事实,就比如说,现在大明的财力,也就是皇上说的经济运转方式,你看得懂吗?反正我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还请教了不少地账房先生,也没有弄明白,可不耽误我照猫画虎,弄得有声有色。”

眼看着炉子上的酒已经煮好了,李长庚给自己满满的到了一杯,得意的说道。

一口温热的酒下肚,昨夜还未曾醒利索的残余酒力,也跟着被冲淡了许多。

随即立刻给自己再次满上,然而这一次却被眼疾手快的李定国抓了一把雪,扔在了杯中。

雪水融化后的酒水,肯定就淡了不少。

“吃独食要不得,要懂得分享,才能得到更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多。”

李定国就见不得李长庚的得意,事实却是如他所说,可到底心里不爽啊。

他一天到晚,忙着填充皇上给出的大致纲要,还要下发文件,统计各个地方的税收和支出,他容易吗。

“好好好,给你斟满,一壶酒呢,不多你一杯。”

有酒当然机会有菜,菜是皇上弄出来的试验田之中,种植的花生。

花生在大明并不稀奇,崇祯只是想要改良一下品种,让花生的产量更高,为以后的榨油厂做准备。

毕竟花生的产业链,还是很长的。

要是成了,又可以解决不少人的就业问题。

当然现在崇祯最苦恼的就是,人口不够,哪怕是从别的地方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可要只掌控全国之后,还得从新分配人口布局。

“其实皇上下发的许多政令,我也已经看不懂了,只能从史书中找出只言片语,你可能还不知道,那些东西大多都集中在那个朝代。”

外面疯传他李定国有多了不起,几乎神门都懂,而且很多政务出现的漏洞,也能够很快的补上。

可真实的情况却是,自己不过是一个传达人员,一个查漏补缺的二道贩子。

要真有这种本事,以前科举怎么也能够考得上,何必走歪门邪道,从榆林一路的跑到西安府毛遂自荐呢。

当然也是他的运气好,当年差一点跟着张献忠造反了。

“原来你我都是烂兄烂弟。”

李长庚在西安府的时候,因为奴隶事件,和崇祯不欢而散,想了许久得没有想明白,大明已经断绝得了奴隶制度,为何又有走从前的路子。

“谁和你烂兄烂弟?我现在可是每一天都有学习的,而且已经能够渐渐地看得懂皇上下达的一些政令了。”

李定国有理由得意,他在紧跟着皇上不断地成长,可李长庚似乎因为某些原因将要掉队了,只要时间的长度拉长。

到后来说不得还能指点指点李长庚呢。

想到得意处,李定国就嘿嘿嘿的笑出了声。

“我觉得你对我不怀好意。”

李长庚眼睛一眯,瞬间察觉出李定国的内心想法。

“你不用觉得,我就是对你不怀好意,只要你学的东西跟不上我,嘿嘿,就被怪我把你在我身上用过的手段还回去。”

“说吧,你学习的方法,有什么窍门没有,给我指点一二。”

“多看史书,然后仔细的揣摩,你会发现历史真的很有意思。”

从崇祯的花园之中,回去的那些大臣们。

都一个个的勤奋了起来。

最新小说: 大唐天将军 官府强制我成婚,反手白捡绝色双胞胎 首辅 天下长宁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我裂土封王,你才瞧得上? 大秦仙医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光宗耀明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