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崇祯大明 > 第一百二十八章雕栏玉砌应犹在(二)

第一百二十八章雕栏玉砌应犹在(二)(1 / 2)

大明的科举,现在已经被崇祯快要玩坏了。

若是没有新人补充进来。

凭着他们自己培养,那可是一段很漫长的时间。

“皇上咱们的科举是不是应该再放宽一点?反正监督体系已经完善,录取一点儒生,应该问题不大。”

李长庚试探着问了一句,在这么下去,虽然政治清明了,海清河晏了。

可他们也快要累死了。

“说句实在话,不是朕不想要儒生,而是那些儒生们已经沾染了太多曾经的不良习气,就算不贪赃枉法,只要将这种习气带到工作中,那就是污染一大片。”

崇祯无奈道:“人是个很奇怪的生命,学好需要一辈子,可要是学坏只需要两三天,或许有些人天赋异禀,连两三天都用不到。”

皇上都已经这么说了,李长庚和李定国也就不再坚持。

就是他们身上都有这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想法,更何况那些把水至清则无鱼的话当成自己的至理名言的人,能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没有谁能够给出保证。

现在的大明,要的就是清水。

而且必须是有鱼的清水。

可不能让人坏了他们的青史留名的机会,哪怕累一点,也就类一点了。

在京师处理的公文越多,就越是了解大明现在的潜力到底有多大。

一个有绝对制霸世界的国家,不知为何却被弄成了小水沟内斗,还差点被别人给打的抱头鼠窜。

也是奇了怪了。

“那就暂时把西安府那些中学的学生,都应招过来,也可以让他们一边干活,一边学习吗,反正老话说的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李长庚接着又打起了那些中学的主意。

冀州和雍州两地,中学建了不少,可到现在也只有西安府的建立的最早,教导的学生也最多。

都知道揠苗助长不是好事,可在无从选择的时候。

也只能先拉来凑数了,总比那些数算都不会的儒生人好多了吧。

真不知道,南京的那些混蛋,到底是怎么给别人灌输的理念,居然真的能让那些儒生们忍住做官的诱惑,从而不不去钻研数算。

估计这也是崇祯不敢用那些儒生的真正原因吧。

李长庚绝得自己猜中的崇祯的担忧。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情,崇祯见识的多了,若真的把那些儒生们纳入进来,用不了多久,被他提拔起来的那些官员们,可干不过有花花肠子,还拉帮结派的儒生们。

最后的下场就是,大明再次回到了原来的起点,继续被关外的建奴们欺负。

“好了,今天先不谈这个,我给你们两人带来了一个好东西。”

崇祯本来就是躲清闲,来了文渊阁也是想要别人见识见识他的新玩意,谁知起了一个话头,麻烦事就是一堆。

王承恩从衣袖里拿出了两个长长的小盒子,放在了桌子上。

“看到了没有,这东西叫做钢笔,是道院刚刚生产出来的,现在市面上还没有多少。”

崇祯得意得揭开盒子,拿出里面的一支钢笔。

笔尖不是毛笔那样柔软,在透过窗户的阳光照耀下,锋芒毕露。

李长庚即便是见多识广,也知道,一块铁在纸上是写不出东西的。

更何况看起来比许多精铁都要锋利的钢笔。

险种暗道:难道要刻录竹简不成?刀笔可是已经过时了啊。

李定国也已放下了手中的公文,毛笔的使用他已经习惯了,对于新出的产品,也只是好奇。

面对新鲜的事物,李定国接受起来,可怖李长庚要快的多。

只见崇祯拿出了一张纸,最后把所为的钢笔,放在了磨好墨汁的砚台之中一沾。

随即就在纸张上写出了一行字。

字迹清晰,流畅,并不比毛笔难多少,而且似乎还比毛笔写出来的字要多得多。

“我来试试。”

李定国瞧得稀奇,钢铁做成的笔,真的可以在纸张上写字。

而且看起来似乎很好用的样子,就是不知道,价钱会不会太贵,若是能够便宜下来的话,那么从今以后的书写方式,就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了。

毛笔不在重要,好像现在的儒学也不再重要。

李定国的心思转动着,皇上似乎不但在改变大明,还在改变几千年来,人们的书写习惯。

这种巨大的改变,会让大明走向何方他不知道。

但绝对会对那些儒家经典不友好是肯定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崇祯顺势给了李定国。

毛笔字写得不错的人,钢笔字也不会差到那里去,最多就是需要多加练习,只要熟练了,应该会放弃毛笔的书写。

从而把毛笔抬到一个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位置。

反正已经为了华夏的文明之路,出了不少力气了,总不能真的弃之如敝履吧。

李定国写字的方式,还是捉拿毛笔的样子,在崇祯的指导下,也很快就熟悉了新的写法。

一串清晰可见的字体,就跃然纸上。

虽没有毛笔写出来的字体好看,但就凭着书写速度快,还不费力气,就知道这种笔很快就能淘汰掉毛笔的位置。

以后要是没有更好的笔可以代替的话。

那么钢笔就是唯一的可以一直使用下去的笔了。

李定国一口气写完了将进酒,中途只沾了三次墨汁。

怔怔的瞧着纸上的笔迹,喃喃自语道:“从结绳记事开始,到刀笔竹简的诞生,再到毛笔和纸张的出现,短短几千年,现在是不是又到了天下更易的时候了?”

每一次文明的跃进,实际上就是从书写文字开始的。

一次比一次简单,一次比一次方便。

才能够把知识,散播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

他说的天下更易,不是改朝换代,而是一次文明的跃迁。

崇祯从来不敢小觑古人的智慧,李定国能够窥一斑而知全豹,李长庚自然也可以。

此时听着李定国的喃喃自语,就知道此人的眼光,现在已经超越了这个时代。

他崇祯实际上,还没有从一支钢笔上联想出这么多的东西。

不能说他笨,只是一个平常人而已。

只不过做了皇帝之后,在外人的眼中才有了光环加身,自然比不上那些真正的聪明人。

“有了这一支笔,大明的许多麻烦,也就不再是麻烦了。”

李长庚看得更远,一开始那些儒生们肯定是会抵制这种新出现的钢笔的。

练字好多年,忽然换了一种书写方式。

不但是对自己精力投入的浪费,更是对未知事物的恐惧。

可方便的钢笔,代替毛笔是迟早的事情。

“或许一开始引起的风波会更大也说不定。”

儒生们,那些大臣们,做出的最后反扑,绝对会比之前更加激烈。

李定国已经看到了不少的书法大家,开始把自己珍藏的毛笔一根根的折断,那些砚台和镇纸也一块块的砸碎。

最新小说: 光宗耀明 天下长宁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大唐天将军 大秦仙医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首辅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我裂土封王,你才瞧得上?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