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崇祯大明 > 第一百三十一章雕栏玉砌应犹在(五)

第一百三十一章雕栏玉砌应犹在(五)(1 / 2)

明眼人很多。

孙承宗能够看得出来的东西,也一定能有别人看得出来。

而孔家在当地是什么德行,只要是去过山东的人都知道,若是按照崇祯规定的律法来办事的话。

孔家上上下下,绝对都要去修路。

“孔家难办了,就看整个天下的读书人,是不是会联名上书,让皇上多一点顾忌。”

高弘图手中的茶碗的茶水,已经冰凉了,不自觉的喝了一口,仿佛给自己的肚子里,放了一块冰块,瞬间就清醒了过来。

“孔府是天下读书人最后的颜面了,若是皇上真的一点面子都不给的话,我看大明内部又要烽烟四起了。”

袁可立来的晚了一点,还没有深刻的感受过,崇祯治下的律法法规。

孙承宗可是一直在观察着登基之后的崇祯,在京师第一次换了朝臣的时候,他还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

可时间拖得越久,就知道自己的机会越是渺茫。

崇祯是一个不愿意妥协的人,更是一个较真的人。

“恐怕皇上巴不得有这样的一个机会呢。”

崇祯是怎么忽然崛起的,孙承宗在几人当中最有发言权,若不是陕西一带出现了反贼,那可能迅速的拉起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

就凭京师王冲手上的哪一点人,最多可以保证,政令在京师范围内还有点作用。

只有养在深宫之中的皇帝,才符合全天下所有文臣,儒生的利益。

至于嘴上喊得治国平天下,可前提也要做好修身齐家吧。

所以在齐家没做好之前,治国就得先等一等。

袁可立在发愣,历史上这么暴脾气的皇帝可是不多,只有高弘图有些无语。

仔细的想一想,似乎乱起来了,更利于崇祯掌控整个大明。

“当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山东。

齐鲁之地。

首先将齐、鲁联系起来的是孔子。

他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过了不久,他又说:“齐、鲁之故,吾子何不闻焉。”(《左传·定公十年》)又进一步强调了两国文化的内在联系。

所以此地也是孔孟之学盛行的地方。

孟子已经悄悄的沉寂了下去(被朱元璋给干下去的),孔子还在接受者四方学子的供奉。

而孔家作为孔子的后代,自然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

而这种优越感不是来自学问,更不是做出了什么对每一朝,每一代的国家巨大的功绩。

而是其本身的的那种血统在作祟。

都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可孔家已经延绵了不知多少代,这就说明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不是孟子说谎了。

就是孔家这种世家,真的是整个天下所有人的需要。

还是不可或缺的那种。

更是超出了许多顶级世家的那种潜力。

而这种连皇帝都惧怕的影响力,居然没有一个皇帝想着如何去蒂,不但没有加以限制,而是在继续的累加尊荣。

也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做皇帝的可以忌惮领兵的大将,也可以揣测那些手握大权的重臣。

偏偏就放过了从来都没有低调过的孔家。

这里面肯定是有原因的。

毕竟领兵的大将保护了国家,手握兵权的大臣们治理了国家,凭什么一个没有任何付出的孔家就让自己可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呢?

孔府。

雕栏玉彻依旧在。

大明的变化似乎从来都影响不到这里。

孔胤植还是像往常一样的出门溜达,身后跟着的家丁,拿着棍棒,不像是护卫,更像是山贼一般的簇拥着他。

“老爷,开春咱们是不是把所有的地都种上棉花,最近的棉花价格一路走高,利润很大啊。”

管家不但管理者孔家的产业,还要分析者物价的流动,身兼数职,算是孔府最有权势的人之一。

“不用,粮食还是要种,棉花可填补不饱肚子。”

孔胤植喜欢银子,更加喜欢突地和产业,现在孔家的大部分土地都是收购的贫农手上的。

经过了不知道多少代人的摸索。

知道一件事情最重要,那就是时刻都要想着留够口粮田。

本来眼看着大明的江山摇摇欲坠的快不行了,只要陕西一带的起义如燎原之火一般的席卷开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那么他们孔家的基业,还能再上一层楼。

毕竟到时候,因为天灾人祸,卖儿卖女的就多了,更何况是卖田地的。

可惜的就是,起义来的快,去的也快。

真不知道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才会有。

而最近不少人都在告诉他,皇上要清理衮州了,山东也在衮州的范围内,让他小心一下,别犯在皇上的手里。

可他需要吗?

不需要。

本来他还想着怎么把孔圣人的塑像,还回去呢,现在不就正好是个机会。

上次从京师来的那些人可是把他气得够呛。

圣人的塑像,没有沐浴焚香,是能够随意搬动的?

若人人都这样,到时候谁还在意孔学,说还在意孔家啊。

所以他知道什么时候空家人可以躲,可以投降,什么时候,是不能躲,还要迎难而上的。

边走边想着心思。

忽然前面一阵骚乱,又有哭泣声传来,只是不大一会,就平静了下来,似乎眼前的一切都从来没有发生过。

孔胤植没有问为什么。

在这里发生这样的事情,肯定就是一些庄稼户无理取闹,弄出来的鸡毛蒜皮的事情。

只要打一顿就好。

若是还不成,就打两顿,打三顿,一直到好了为止。

在曲阜,孔家的家规,可是比官府的律法还要有效的。

继续前行,今天一早他还要接见南京来的官员,商量着如何才能够在登州码头上,占据一点自家的利益。

只要皮岛的袁崇焕做的好,商路畅通。

就有的是白花花的银子进账。

“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走着走着,孔胤植忽然开口问道,冬日的外景,若是下雪的话,还能够看上一眼,可现在除了寒冷,还是寒冷。

转悠一下,也算是对自己产业的巡视了。

“回老爷,现在差三刻就是巳时了。”

最新小说: 天下长宁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大秦仙医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光宗耀明 大唐天将军 首辅 我裂土封王,你才瞧得上?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