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崇祯大明 > 第一百五十八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八)

第一百五十八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八)(1 / 2)

军队的士兵来源与募兵部。

兵器来自于兵工厂,后勤也是半独立的部门。

还有一个皇家军事学院,用作将官的培养再教育,发的军饷也都转款专用。

现在就连士兵们的婚姻大事,也给管上了。

不论是晁刚,还是洪承畴,都能够感觉到这么一来,皇上过对于军队的控制,已经达到了巅峰。

好处就是,不需要忌惮那些将军们尾大不掉。

可以放心的用人。

而不好的则是,任何一位将军,再也没办法拥兵自重,养寇为患了。

从制度上根绝了一些连七八糟的歪门邪道。

也算是间接的斩断了,那些手握兵权的将军们对更大权力的念想。

“这个办法好,臣回去就向队伍里好好的宣传一二。”

洪承畴略一思索,就明白这算是大势所趋,没有办法更改了。

而且这么一来,他似乎浑身都轻松了不少,不需要被皇帝猜忌,那么临机决断就成了他最大的权利。

而且这个权利,他们商讨了一点时间,送给皇上审阅。

最后的批示竟然是保守了,还要往大里开放权利。

原来皇上不怕权利质控,是人家一环套一环的,把整个军队都拿捏在自己的手中呢。

晁刚也是很赞同这个办法。

“那就这么说定了,就是朕太年轻,还没有女儿,要不然啊,朕还想嫁几个女儿呢。”

崇祯自嘲的笑了笑。

这次从宁锦和大凌河堡回来的士兵们不少,他养着的那些“大龄女青年”,总算是能够找到下家了。

许多事情,他这个皇帝不带头。

哪怕是下了政令,民间十二三岁嫁女儿的还是多如过江之鲫。

偏偏在这方面,崇祯一时半会还真的没有办法。

不过所为的“大龄女青年”,也不过是一群十六七岁,最多不超过十八岁的女孩子。

在他另一端人生之中,这个年纪可是要蹲大牢的。

想来想去,还是这个时代好啊。

不但多娶几个老婆没人管,还找到的全部都是年轻的。

当然前提是你要有钱才行。

洪承畴和晁刚可不认为是皇上在开玩笑。

这只能说皇上是真的想要把这件事情,当成一次打仗来进行的。

“臣,领命。”*2

两人立刻站起来行了一个军礼。

被两人正式的严肃态度弄得一怔,崇祯是真的没有想太多,只是觉得总要给宫里快要出去的女人一个体面的生活。

可此时总不能显得自己太无知了一下,只能往后细细的琢磨其中的奥妙。

“嗯,对了,差点忘了说一件事情,你们也不要把经商看作是贱业,朕打算给你们一人指一条明路,都把金元准备好,被到时候没钱,事情可就办不起来。”

在城门外,崇祯对李定国说的那些话,也不是都是骗人的。

而是真的打算给这些兢兢业业的臣子们,一个体面的生活。

不贪钱,总要有别的门路吧。

做生意他们不一定比别人厉害多少,可开办工厂总会吧。

只要能够遵守大明律,单凭国家采购,就能让他们赚取极大的财富。

钱给谁赚不是赚。

至于与民争利?

那更是个笑话,难道让那些黑心的商人们,去赚钱不成?

看到了太多锦衣卫传来的秘密消息,他算是对大明的商人们彻底的失望了。

什么银子都敢赚,实际上却又赚不到多少的银两。

也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是在最什么?

拼着杀头的危险,就为了混个肚圆?

说来也是奇怪。

抬高粮食价格的人是商人,也是曾经的那些大明官员,可实际上的利润分出去之后,真的没有多少。

然而害的人,却是挺多的。

也弄不清是为了图啥。

或许是因为这样赚到的钱,花起来舒心还是怎么的。

当然这些都是崇祯现在心中的理想状态,至于以后会出现那些问题,他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放手给民间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可现在民间是个什么鬼样子,他心里也清楚。

时机不对,任何一项政策都不会那么容易的落实下去。

说完了正事,崇祯就心急着回去看儿子了。

很快就进入了四月天。

天气暖洋洋的,冀州和雍州两地,因为崇祯让参谋们废了老大的力气,才合理的规划好了各项施工措施。

修路现在倒是简单,复杂的就是搭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个危险很高,需要的技术也很多,为此道院的人都开始叫苦不迭了。

人才总是很急缺的。

可培养人才,也是需要时间的。

底下的人再急,崇祯也是没有办法。

孙传庭的队伍,在进入衮州境内之后,速度就慢了下来。

他需要对衮州所有的卫所,进行重新编练。

说是编练,也不过是把原来的那些士兵个官员全部原地解散,发足粮饷。然后换上他带来的新兵。

新兵不全都是新兵,骨干还是老兵。

以老带新是现在最快的练兵方法。

两万人,看起来多,实际上全部撒下去,在整个衮州,根本就看不出来有多少人。

而孙传庭能够做的就是,专找紧要的县城进行驻扎军队。

其他的地方,可以暂时不管。

随行的不但有两万军队,还有许多的快要毕业的学子们。

每一个人都拿着一本小册子,想要用极短的时间内,就学会如何施政。

上手就是高难度,很考验人,却也能够更快的甄别出,谁的能力更强。

接着就是张维国带着人现场组建修路队伍。

老百姓早就有所耳闻,自然是愿意看到能够找到挣钱的门路。

“下一个县城,出发。”

孙传庭只是坐在一旁,主持审判定罪的人是那些将要治理本县的学子。

也算是熟悉一下办案的流程。

罪名早就被崇祯手下的锦衣卫查的一清二楚,可该有的程序也一样不能少。

抄家的抄家,被押送去修路的修路。

其实本来应该还有不少人的,只是因为军队行进根本就没有办法隐藏,一些脑子机灵转得快的已经带着钱财跑了。

只剩下那些舍不得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财富,抱着侥幸的心里,看自己能不能过的了崇祯的这一关。

很显然他们想多了。

修路的队伍,从进入衮州开始就没有停下过。

而且其中的人手,也在渐渐的增多。

张维国只是对水利建设有一定的研究,可自从被皇上抓了壮丁之后,就开始修路,现在已经算是建筑中的行家了。

最新小说: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大唐天将军 大秦仙医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光宗耀明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天下长宁 我裂土封王,你才瞧得上? 首辅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