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崇祯大明 > 第一百六十一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十一)

第一百六十一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十一)(1 / 2)

李长庚不明白,崇祯为何会对这个名字这么敏感。

放下了手中的公文,看了一眼崇祯道:“顾横波有问题?你上次不是说,他们两人是真的一场偶遇,难道其中有多了变数?”

崇祯嘴巴张了张,他总不能说是人家“秦淮八艳”,各个都是一身风骨。

比大明朝的那些口口声声喊着忠孝礼仪的臣子们,强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最后眼珠子一转,嘿嘿一笑的道。

“你想啊,横波是什么样子的?一个小女孩,就是再横,哪来的波涛汹涌。”

李长庚一头雾水。

皇上有时候说出来的话,总是让人一阵莫名其妙。

许多成语的用法,虽然妙到巅毫。

可怎么说呢?

简直是拉低了成语的格调。

完全让人想不起,那个成语背会的故事,只能想到的就是让人无语的字面解释。

有人曲解圣人经典,也有人歪说佛门典故。

到了崇祯的身上,却是在糟蹋成语故事,也不知道百年之后,还有没有人记得成语背后所代表着的哪一种深沉的文化。

“什么再横?什么波涛汹涌?你到底是在说什么?”

李长庚仔细的想了想,波涛汹涌这个词汇,就是形容浪涛的,没错啊。

不管是从哪个角度,他的理解都是最准确的。

难道还有其它的意思是他没有想到的?

对皇帝的反问,李长庚或者说的有明一朝,崇祯的时代,他是第一人。

“波涛汹涌就是波涛汹涌,难道你没有见过女人?”

崇祯诧异的问了一句,还双手在胸前做了一个向上托的动作。

李长庚一阵无语,他现在已经对皇上口中的某些成语,已经找不回原来的意思了。

现在还要加上一个“波涛汹涌”。

不过仔细想想,确实很形象,心中暗道:古人发明的这个成语,难道本来就是为了形容女人的?

至于对大海和波浪的描述,用皇上的话说:不过是个副产品。

见李长庚一时还在沉思,崇祯“啧啧”两声,接着道:“没想到李定国的眼光还挺厉害的,你要想让人家李定国叫岳父,可得抓紧时间了。”

再次被崇祯的话惊醒,李长庚更加无语,又一次被皇上给带偏了,他都快要怀疑以前穴道的那些经典著作,到底有没有学到骨子里去。

“顾横波是从秦淮河上一路走过来的,这其中真的没有问题?”

李长庚还是不放心的问了一句,青楼女子,年纪还这么小,怎么可能有银子赎身。

“嘿嘿,这话要是被骆养性听到了,肯定和你没完。”

崇祯“咕噜咕噜”的喝了一小口,煮好的清茶,味道淡淡的,有点喝不惯,可必要的讲究还是要的。

“这不是指挥使大人,没跟着吗,大不了赔上一顿酒席。”

李长庚索性收起了桌子上的公文,他清楚只要见到皇上来唠嗑,着工作就没法做了。

“是吗?这次一顿酒席可不成,必须两顿。”

门外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就是一个熟悉的声音。

骆养性快步走了进来,先是给崇祯行礼,接着拿出了自己怀里的一叠文书递了上去。

“皇上,这次有了新的突破,那个叫做顾横秋的女人,别看年纪小,气魄却是很足,她赎身的金元,都是向宝行借的,上面还有日期和字据。”

崇祯拿起文书,仔细的看了起来,上面的借贷款项,都是按照最低的利息标准贷出的,分为两次,一共是两千金元。

折合以前的银子,一共就是二十万两银子。

“京师外面的‘疏影’服装厂,就是她名下的产物?”

崇祯看得心中惊讶,在他手上的所有产业之中,最容易模仿的产业就是服装厂。

送给自己妃子的服装厂,之所以还在大量的盈利,大部分的购买份额都是军队,到目前为止军装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年底了。

而他看到手上的“疏影服装厂”,才是真真正正的白手起家。

接着崇祯大办工厂的东风,只生产平民用的衣物,最多的还是那些麻布手套。据说这个是出自道院的专利。

是崇祯让道院的人,弄出的棉手套之后出现的副产品。

除了结实一点都不保暖,现在购买最大的客户就是大明的工程队。

消耗品,不但用量大,虽然低可架不住一直能够找到买家。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的,当时建厂的时候,可是花了一百二十两银子,之后断断续续的往里面投入了大概有三百多两银子,一个多月前抵押给了宝行,被估价二千金元。”

骆养性看到最新的消息,心中也不得不佩服这个女娃的胆子大。

要知道当时可是有不少人同样开工厂的,可亏本的更多,那些富家翁习惯了巧取豪夺,突然遵纪守法的赚钱,忽然就不会做生意了。

当时可是吓坏了不少人。

“厉害啊,这么小的年纪,就有这么大的魄力。”

崇祯在心底反问自己,自己在十二岁的年纪,是在干什么?

前生是在四处疯跑,今生则是在苦读诗书。

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啊。

“当时还有一件趣事,就是顾横波给自己赎身的时候,她的东家是想要工厂的,毕竟现在每个月盈利都在四十金元左右,要是扩大产值,还能增长,后来听说场子是在京师脚下才作罢。”

也是人家顾横波当时建厂选址的位置,实在是妙到巅毫。

谁敢在现在的皇上眼皮子底下搞小动作。

“所以她现在是自由身了,而且还是一个富婆?”

崇祯对顾横波高看了好几眼,人在金陵的秦淮河上,就能够布局到京师脚下。

该说有的人,真的就像是包袱里面过着的锥子,怎么都会出头?

对于富婆二字,也就是字面的意思,无论是李长庚还是骆养性,都是心理不是滋味,想他们需要钱财的时候。

还得皇上给指点一条出路。

和人家女娃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难道说青楼出来的女子,都是这么聪明?

要不然那些搞审计的,为何大部分都是从青楼里买来的?

想到这里,骆养性不由的看了李长庚一眼,刚好两人的目光对在了一起,又瞬间收回。

而其中表达的意思也已经很明确了。

两人都想要在青楼里找一个小妾,不为别的,生财有道啊。

此时文渊阁的人在感叹顾横波的大手笔了得。

而另一边李定国却是带着顾横波在城外踏青。

好死不死的刚好又撞上了杨廷麟。

“哎呦,这不是李兄吗,怎么今天没有喝闷酒了?上次你身边的姑娘可不是这一位。”

远远的,杨廷麟眼尖的就看到了李定国。

最新小说: 天下长宁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大唐天将军 大秦仙医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光宗耀明 首辅 我裂土封王,你才瞧得上?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