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崇祯大明 > 第二百一十七章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十一)

第二百一十七章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十一)(1 / 2)

韩爌讨了个自讨没趣。

眼巴巴的找上门来,是想要讨论讨论天下大事的。

可人家谈论的东西,自己总觉得腻歪,然而实际上就是听不懂,更有一种喜欢财富,却又厌恶财富的神奇感受。

对说起自己收受贿赂的事情,更是一口否定。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送礼只是一个借口,只有谈天说地,才是正经事情。

可实际上是怎么回事。

谁都清楚,只是不点明而已,这是约定成俗的潜规则。

被陈新甲一口叫破,脸上还是有些挂不住的强自争辩了一下。

之后,就没有之后了。

“为何不和他说个清楚?”

两人换了一个地方,陈新甲不解的问道。

“为何要说清楚?道理很明确,只有他不想承认而已,你真认为人家不懂?”

史可法曾经也像韩爌这么固执过。

然而眼看着大明在崇祯登基之后,国力蒸蒸日上,也就想要弄明白其中的起一些问题。

在他所学的书籍当中。

他已经找不到答案了。

就像:修路是个大工程,劳民伤财,为何会让所有的百姓将要衣食无忧,只要肯出力气,就能勉强养活一家人。

还有:工匠的聚集,为何能够创造出杀伤力巨大的雾气,不是都说奇技淫巧吗?事实的结果为何都和书上,还有旁人告诉他的背道而驰。

直到他开始接触的数算,通过一组组之前从来没有见过的陌生数字,一点点的计算之后得出了一个让他瞠目结舌的结果。

一门概率学,让他知道,当时在蓟通两地若是没有那些火枪兵,挡住皇太极他们入关破坏的话。

那么大明的实力,就会因为这一次大损,相反的建奴就会获取了翻倍的增长。

到时候,大明丢失的可就不止蓟通两地的财富了。

从山海关开始,宁锦一带,也会全部在皇太极的铁蹄之下,要知道那时的袁崇焕还在固安防守,宁锦防线上根本就没有主力存在,更别说有指挥才能的将军了。

数据是最直观的对比。

刚好史可法在数算上面,还有点天赋。

所以他才对韩爌这样的人不待见,通过各种消息的总结,就是此人为了自己的官位和权利,才导致了这一次天下的震荡。

而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观察,这样的人,在他的工程队伍中简直不要太多,能够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却不管逼人的死活。

这个和他所需的圣贤书上的内容可是大不相同。

直到刚刚的一次简短的对话,他才明白,一个人居然可以给自己找出这样高上的理由,偏偏要是站在曾经的学识,和见识当中,根本就找不出反抗的理由。

这部由于的想起了皇上经常说的话:人家就是要把你拉到和他一样愚蠢的智商水平上,然后用自己的丰富经验打败你,而你能够做的就是跳出来,若不然就等着跟他一起蠢下去吧。

毕竟你叫不醒一个总是装睡的人。

陈新甲有些疑惑,在很多时候,史可法的许多言论和神奇的判断,也不是他能够听得懂的。

只要其中夹杂着一些数据,那就更是仿佛听天书一样。

“他听得懂,为何还要那样说?”

陈新甲脱口而出。

仔细像样韩爌的话,总觉得哪里不对,却又说不上来。

已经开始慢慢习惯了崇祯重新定下的大明律,这对于他以前的生活,仿佛进行了切割,可还是有着一些东西,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若不是经常做错事情。

以他现在这么努力的干活,早就能够脱离现在的身份,更进一步了。

当然这也是现如今朝堂上年轻人多的原因,毕竟接受的新知识和遵守新规矩,在年轻人还未曾定型的时候,才是最容易的。

“也是为了一个念想吧。”

史可法不是很确定的说道。

“念想?”

“是的,只有朝堂之上,全部回到了他还在做内阁首辅的那种氛围之内,他和他的一家人,才能够从新站起来,要不然就只能沉沦下去。”

史可法看得很明白,只要皇上还在,朝堂不变,像韩爌这些人,就再也没有了出头之日。

特别是贪赃枉法的数目最多的。

就是有一点他不是很适应,曾经的死刑,全部弄成了劳改,真的好吗?

虽然有了更多的人干活,可管理的人也要跟着增多啊。

多了一些不干活的人,那么大明的税收,是不是还能够支撑住?

经过了他多次的演算,都看不到后面回是什么样子。

史可法这次说的更加明白了,反而让陈新甲心头一惊,瞬间把所有的事情,前因后果总结到一块,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根本原

(本章未完,请翻页)

因。

不是人想要固执。

而是固执才是最符合他更大利益的为人处世方式。

只要面对固执的人妥协了,那么固执的人就已经取得了胜利。

另一边孤零零的韩爌,无声的张了张嘴。

看样子想要叫住陈新甲他们,然而这种无声的呐喊,在还没有喊出来之后,就消散在了风中。

正如史可法所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已经到了变法的时代了,他自己刚好就是被牺牲的那一批人,只要崇祯还在,就别想着自己的而固执能够得到多数人的同情。

长叹一声,身形更加萧瑟。

他后悔过吗?

也有。

可是若让他在选择一次,或许还是现在这个样子。

有些东西一点刻在了骨子里,就不是时间能够改变的,而是需要一代人用剃刀狠狠的剔除才行。

正如他天真的孙子问他。

“爷爷,你当时为何要贪污受贿?堂堂正正的赚钱不好吗?”

可他的孙子,又哪里知道。

在当时的环境中,堂堂正正只能是被人口中的一块肥肉。

不贪赃,不枉法。

哪有他登上内阁首辅的一天,只是运气不在他的身上而已,刚好遇到了一位眼中不揉沙子,还很有本事的皇帝。

浑浊的目光,看向了京师的方向。

距离太远根本看不到什么。

可他就是想要看看,大明的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养尊处优半生,到老了却要为了自己前半生赎罪,还是日以继夜的那种,除非是遇到了“好天气”,没有办法施工。

这样才能够有一点时间好好的休息休息。

而整个工程队中,像他这样等着恢复旧制的人,比比皆是。

看过了繁华,有怎么可能忍受得了跌落泥土的落寞呢?

当然痛哭流涕的忏悔者也有。

可只要进入了工程队,一切都晚了,就是不知道,在他们前面的那一批人,随着皇太极他们出关之后,过得如何了。

想必比他们要生活的有尊严,有轻松愉快的多吧,毕竟辽东那个位置,需要的就是大明的官员。

关内关外的两波罪臣们。

都在想着别人的生活一定会更好,却不知道在自己犯法的时候,就别想着有好日子过。

**

最新小说: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光宗耀明 我裂土封王,你才瞧得上? 首辅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大唐天将军 大秦仙医 天下长宁 官府强制我成婚,反手白捡绝色双胞胎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