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崇祯大明 > 第二百三十一章满眼风光北固楼(五)

第二百三十一章满眼风光北固楼(五)(1 / 2)

回想过往。

孙传庭有理由相信,他们这样的军人能够活在这个时代是很幸福的。

就是那些士兵们的福利问题,也不用人去费心的操劳,更不用在朝堂至上和那些文人们挣得面红耳赤。

完了还要被人骂一句“丘八”。

最后拿到的也不过三瓜两枣,塞牙缝都不够,说是军队,还不如说是叫花子团体来的更好一些。

翻开历史,从武则天的大周结束之后,有哪一个朝代会对于军功这么看重?

从不赏边功,到莫须有。

最后再到离他视线最近的,南征北战,战无不胜的戚家军覆灭。

简直是惨不忍睹啊。

崇祯能皇上,对他们这些当兵的已经仁至义尽了,接下来就该他们付出忠诚了。

所有来军队里,一开始混吃混喝的人,到最后都有了这种觉悟。

当然这也是崇祯敢于变法的底气所在。

当日在山林之中受伤的士兵有一百一十二人,可谓是损失惨重,几乎是两什的兵力全完了。

什长受伤两位,战死一人。

孙传庭过来说明来意之后,所有人就答应了下来,一身的伤势,也没办法继续服役了,就是舍不得军队之中的待遇。

要知道,他们拿到的薪俸可是要比地方上的官吏差不多,多出一块银元的。

更重要的是,吃喝拉撒,换洗衣服和鞋子,全部都是军队在管,而到了地方上可就只有薪俸可拿了。

这也是不少人不肯转业的原因。

李定国得了准确的消息,就清晰的感觉到,所有的准备已经做好了,就等着京师的公文下达。

只有当地的百姓们,对于暗流汹涌的衮州,还没有多少人察觉。

每天天一亮,睁开眼睛洗漱完毕就要上工。

虽然每天只能干活四个时辰,可家里有农活的人家也不少,只有没有土地的人才会闲的无聊的在城内的茶馆中听曲。

或者去酒馆之中喝酒吹牛。

巨大的消费让每一个被孙传承他们清理过的县城和城镇,都出现了繁华的迹象,而各种在冀州和雍州买的非常好的物资。

也在当地打开了市场。

不过随着各个县城工厂的建设结束,能够拿到的货物就更加齐全了。

随着财富的流通,在粮价不变的情况下,不少商家都赚的盆满钵满,只是碍于官道修建的速度太慢。

根本就赶不上他们出货的速度。

为此还有不少商人拿出了更多金元,捐赠给张国维用于修路。

“哎!花钱也是会让人痛苦的。”

张国维找上门来,对着李定国诉苦道。

以前是缺少金元,也缺少供人,现在钱多的,他看着都怕,都不知道怎么花了。

早就知道这些开办工厂的人,赚的钱最多,可没想到会这么多。

其实是张国维想岔了,工厂一开始的盈利并不多,只是少了长途运输的环节,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

而想要商品卖得快,就必须运输的更远才行。

享受过冀州和雍州的水泥道路,就没有人能够忍受的了那种泥泞的土路。

得了收益的人,恨不得立刻把全衮州的路都修一遍。

因为他们发现,随着他们捐款修路,张国维混会做人的就在修路的路段上树立一座是被,上面就刻着修路捐款人的名字。

本来这个也没什么。

其他地方修路,也都有刻录捐款人名字的事情,然而这次不同,随着人命的传播,居然可以带动自家的生意向上上涨。

广告这种新鲜的事物,还没有被人发现其中的价值。

反正就是他们觉得自家的生意好了。

同样的物品,捐款的人家,买的就是比不捐款的买的多,于是接下来的一幕就很明显了。

商人们的捐款,瞬间就大方的多了。

毕竟捐出去的钱,能够从生意上赚回来,长此以往,细水长流之下,谁也不敢轻易忽视这种神奇的情况。

有不少人觉得自己是在积德行善,才感动了老天爷让他们发财的。

随着数算的传播与重视,有钱人家里,也都养着一两位懂得数算的人,画出了一些数据图纸,上面标注的生意好坏更是一目了然。

李定国刚刚批示完一份公文,花钱修学校的。

整整一百金元,让他手上的财政有缩水了一点,他还想着如何向京师要钱呢。

听到张国维这话,心里就来气。

同样是在花钱,怎么张国维的钱,就是越花越多,自己精打细算的则是越花越少?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你知足吧,我现在还在为了钱头痛呢,京师的助产钳已经弄出来了,需要在每一个县城建立一所妇幼院,这个是要花钱的,现在还有图书馆,学校。”

说着转身看了一眼自己身后的衙门。

破破烂烂的根本就不成样子,前一任的官员,只顾着捞银子,就算是办公也在自家的家中。

衙门是个什么样子。

他是一点都不关心,当然每年向朝廷要银子修缮衙门的款项,可是没有少要。

当然最后全部进了他的口袋,这就造成了一种错觉,当地的官员勤俭节约,两袖清风,廉政爱民。

可事实上就是,一个个富得流油。

李定国都没有机会重新修缮一下自己住的地方。

此时他都不敢想,远在京师的李长庚,对于这种大范围花钱的方法,国库可还支撑的住。

“要不把你的那些钱,先挪用给我一点,到时候还你。”

李定国打着商量。

反正张国维一时半会还用不完,而工程虽然每一天都结账,可到底剩余的太多,这里还没有把明庭宝行铺开。

就算是存款,暂时都没有办法。

每一天抱着金山银海的,也很危险啊。

“嘿嘿,你要是不怕查,想要多少,我就敢给你批多少。”

挪用款项,是最大,最难以监管的一项财务工作,崇祯在还没有建立起的最高效的财政部门之前,可不敢轻易地疏忽没一点细节。

为了有人上下做小动作,就给专门禁止了。

李定国听张国维这么一说,右手扶着额头,摇头苦笑。

“我觉得你是来看我笑话的,是不是觉得我花钱只出不进很有意思?”

张国维双手一摊,怪笑道。

“你总算是说对了,用皇上的话说,老夫就是来嘚瑟的,你能怎么样?”

“······”李定国。

他确定这老头最近不正常。

越活越像个小孩,上次还专门找上门来,说是自家工程队的伙食,都比他们衙门的伙食好。

这一点没错。

错的却是他在李定国吃饭的时候说这话,弄得他瞬间觉得自己碗里的饭菜不香了。

而为了让手下所有的官吏,干活不懈怠,只能提高了伙食标准。

为此花费了不少的银元,让他本就不多的办公开支,就更加的捉襟见肘。

可事实上,在衮州已经清理过的地方,税收还是很可观的,就是暂时没有办法发放下来。

最新小说: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光宗耀明 我裂土封王,你才瞧得上? 首辅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大唐天将军 大秦仙医 天下长宁 官府强制我成婚,反手白捡绝色双胞胎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