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崇祯大明 > 第二百九十七章坐断东南战未休(十九)

第二百九十七章坐断东南战未休(十九)(1 / 2)

是夜。

夜空无月,也无星。

凉风掠过喜峰口,看不清楚的大明军旗和国旗,迎风招展。

安静的除了虫鸣。鸟叫,知了的吵闹,几乎就没有旁的声音了。

稀奇古怪的一场接触站,还没有正式开始,就已经消失在了夜幕当中,城墙上的两门火炮,炮身上的温度,证明着刚刚确实打了一场仗。

一场胜仗。

如今的军队中,军纪真的是不错。

张春自己都觉得自己领导的是精锐中的精锐,实际上不过是第二梯队的队伍而已。

最能打的,还在辽东的大凌河堡和右屯。

于此同时。

马兰峪的关卡处。

不同的位置,抬头看天,夜空也是不一样的。

满月当空,在这一天,本是大明的所有人团员的日子,可皇太极不管这些,他算好的这个日子,正是觉得大明的军队,在这一天回事最为松懈的时候。

夜晚是黄太极认为最好的保护色,能够保证自己可以更加接近关卡而不被发现。

“夜空中的这轮圆月,相当讨厌。”

黄太极喜欢这个重阳佳节。

可不喜欢头顶上的这一轮圆月,因为明亮的月光,会让他的队伍更早的暴露出来。

“确实相当讨厌,队伍当中的法师,也说了今晚没有一丝风,也不可能有云遮月这一天象。”

自从在盛京推广开了《三国演义》这本书,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怎样去借东风,也让一些对天象的利用很有经验的人明白,对自己好的天象,是多么大的助力。

他们当年对战蒙古人的时候。

也是因为当时刮得顺风,帮了他们不少忙,要不然那能够轻易的崛起?

而那时,对多数人来说,就是上天都在帮他们。

“咱们已经占了夜视的大便宜了,上苍对咱们不薄了。”

代善抬头看了看夜空中的明月,心中尽管也是厌恶,可汉人的书上谁的不错;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大清已经拿到了最大的好处,也就不要在苛责老天爷不保佑了。

毕竟,湖广的那一次地龙翻身,就是上苍对他们大清的一次偏心,已经这样了,还想怎么样?

贪心可是要不得的。

“说的也是,你给朕说说,这次咱们大清的勇士们,能不能入关?”

皇太极的暗探工作做得其实还不错,选择从马兰峪入关,这一次打劫的就是蓟州的那些铁矿和工人。

只有这两样是他们紧缺的。

而解决了铁器之后,才有底气和大明掰掰手腕。

不为了能够打赢,大明的人口太多了,一换一他们大清都换不起,只是为了能够在大明打过来的时候,可以自保。

想来也是心酸。

怎么忽然间,在大清正是最能打的时候,就忽然遇到了无解的火枪兵了呢?

“一定可以的,在天还没有黑之前,就有目力极好的斥候,看过马兰峪关卡上的布置,根本就没有多少人,而起还很散漫,一点都没有发现咱们的主力,已经来到了这里。”

此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代善只能往最好的方向上去想,去说。

扰乱军心,是大忌。

同一时刻,隐蔽在城墙后面的高杰,正悠闲的吃着行军粮,没有酒水,只能用烧的观塘的茶水代替。

“今晚的月亮挺圆的,你说建奴会不会因为怕自己被暴露,今晚不会选择攻城?”

满桂没心思吃饭,他抬头看向了夜空那轮明月,大明是有照明弹的,可在高额的造价面前,他没有尝试过在晚上发射出去是个什么效果的。

自然对天时颇为关注。

“建奴一定会攻城,不然他们也不会等到天黑了,不过是今晚的月色更好一点罢了。”

高杰正说着,忽然一顿接着又道:“皇上还说给每一支军队安排一位钦天监的人,专门在打仗的时候,观察天象的,到现在已经快一年了,也没点动静,不会是不给了吧。”

闻言。

满桂吓了一跳,钦天监的人进入军队,那不是论弹琴吗?

看天上星星的人,能够打仗?

再说了,钦天监的人,办的可是皇差,能放下身段去军队?

“真的假的?”

“自然是真的,哦,对了,当时你还不是朝廷任命的尉长,所以这件事情你应该还不知道。”

“钦天监的人去军队干嘛?”

(本章未完,请翻页)

“观察天象,看哪天有雨,那天什么时候起雾,反正和天气有关的,都要给出一个大致的说法,好配合当地的军队作战。”

高杰说的理所当然,满桂却是对如今的军队,使用的各种人才,感到了一种让他心中恐慌的奢侈。

曾经还以为,只要朝廷能够给发足粮饷,就是谢天谢地了。

现在看来,当时自己的想法,真的是格局小了,应该再往大里多想想,不然自己打仗都不会舒心。

然而,没有对比,就没有优劣。

回头再看看曾经的朝堂,那些大臣们真的得送去好好的劳改一番,都是些什么东西啊,只顾着做人上人,合着打仗死人,不是他们家的所以一点都不心疼,不愧疚。

“你估计,这一次咱们能不能挡下建奴?要知道对面可是差不多十万人的士兵。”

白天的时候,斥候们也只看了个大概,黑压压的一群,不站在高出,很难准确的确定人数。

只有在天黑之前,瞭望塔上的旗语兵才给出了一个明确的数字。

五千人都已经很难对付了。

现在十万人应对起来就更加的艰难。

每逢大事有静气。

高杰的镇定,也影响了满桂,一个人在这么多的敌人面前,还能够悠闲的吃饭喝茶,这个才是史书上描述的那些名将的姿态。

这一点,他得好好的学学。

“肯定能挡下,这一点不用怀疑,估计就是消耗的物资多一点而已,不过这个应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大明朝廷有钱。”

高杰说的底气十足。

仿佛打仗就是在花钱,花的越多,胜利就来的越容易。

然而事实上还真的就是如此。

辽边的边市做生意是在花钱,此时御敌于国门之外也是在花钱,不同的是,辽边边市有点赚头,而马兰峪则是在亏本经营而已。

高杰不知道的则是,这几天,李长庚已经快要骂人了。

流水的金元,还没有开战就“哗啦哗啦”的往外流,若不是还有点底子,很可能连士兵们的粮饷都要发不出来了。

当然,边关的战斗,花费的还是小数。

大头还是湖广的赈灾。

最新小说: 大秦仙医 我裂土封王,你才瞧得上? 官府强制我成婚,反手白捡绝色双胞胎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光宗耀明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大唐天将军 天下长宁 首辅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