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崇祯大明 > 第三百二十章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四)

第三百二十章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四)(1 / 2)

对于傅通此人,崇祯一直都很好奇。

他给出的火枪射击,可只有燧发枪的图纸,然而此人能够不声不响的,把所有的枪械都研发出来。

除了脑子聪明之外。

想象力也很丰富。

搞研究,实际上就需要的是这种人。

“还不错,他孩子要是出生了的话,记得通知我一下。”

崇祯是想要给这人送上祝福的,没有此人按照他一开始的想法,弄出来火枪,他现在可不会坐在这里。

很可能已经在为大明的内忧外患,焦头烂额了。

当然此时的大明,也一样存在内忧外患。

可在看过了奏疏之后,就明白,外患已经不足为虑,只有内忧才最难解决。

手上还是缺人。

这个可不是三个月就能够训练出来的一批士兵,他们是要治理当地的。

“长庚,王冲俘虏的那些战俘,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理?”

崇祯旧事重提。

在辽东的边市上没有收到多少奴隶,所以影响不是很大,随便哪个矿场一扔,根本就看不出一点痕迹。

可此次王冲俘虏的人就很多了。

差不多九万人。

不说九万人的吃穿住行,就是把这些人扔在矿场上,就能够占据不知道少大明百姓的饭碗。

那可是要逼着这些矿工们吃不上饭的。

他可是算过了,现在的各处矿场上干活的矿工,最少都有五十万之多。

就这还只是冀州一地。

虽然矿工的活很危险,可现在赚得多啊。

在挣钱这一方面,老百姓可是很舍得出力气的,哪怕是拿命去换也在所不惜。

“还有高杰的三万人,你也要给他们找到一个好去处。”

崇祯的打算就是,危险的行业,就让这些俘虏去干得了,大明的人总要爱惜一些。

要是缺口大了的话,他往往后平定了内部,往出去走的时候可就要缺人了。

毕竟人不是阿猫阿狗,随便养一年,就能够拉出来用。

“还有这份奏疏你也看看,是关于宣府镇的,那个地方也是需要派人去管理,咱们的学校现在还有多少能够用得上的学子?”

崇祯揉揉脸颊。

学校他建设了不少,上学的孩子也很多,可大明进步的很快,都已经等不及了,使用的大部分都是大字都不识几个的老实人。

短时间没有问题。

就怕时间长了,出问题,现在到处施工,可都要懂点只是的人才能够玩得转。

要是被某些不良用心的人给骗了的话。

损失能够追回来,可还是需要人去处理,一两处还还办,多了可咋整。

任何一件事情,最怕在数量上引起质变。

对于这件事情,李长庚也没有任何办法,他是悄悄试启用儒生的,可后来,不用想都是失败。

还不如那些不识字的汉子们,处理公务来的好。

贪赃枉法的事情没少干,实际上正经事,一件都没干,他也很绝望啊,可有什么办法?

曾经一位皇上对儒生们有偏见。

现在他只想说,把那些人全部扔到工程队去,一个都不冤枉,虽然他们还没有多少机会踏入官场。

可那种处理事情的想法一开始从根子上就要不得。

就这,他还不敢让皇上知道。

或许皇上已经知道了,只是因为硬性的范围很小,才没有找他谈话。

“没了,全部都是小孩子,要是皇上再能登上五年时间,需要的人才绝对管够。”

瞧着会议室冷清的没有几个人。

崇祯心中就很难受,这个可是朝廷的中枢啊,一场地龙翻身,一场外敌攻打大明,然后所有的大臣们全部用上了还不够用。

“算了,让底下的官吏们再坚持一段时间,日子总会好的,给我说说湖广现在的赈灾情况。”

他想着要是有一天,能够睡觉睡到自然醒。

怕是晚上做梦都能够笑醒来。

最近,操心的事情太多,连皇宫都没有时间回去过几次。

他也不想亲力亲为。

还几次都想要躲在皇宫里不出来,可在赈灾这一块,这个时代的官员,懂得还没有他这个自认为没见识的人多。

不看着,他就得惦记着。

还不如一直待在外面最好。

“湖广的孙传庭最先进入,已经按照一些战时条例,安排了救援任务,就是粮食的缺口一直很大,大多数都是一边清理废墟,一边收取被埋在废墟下的食物。”

崇祯点了点头,是孙传庭能够做的出来的手段。

“那么陆鸿轩

(本章未完,请翻页)

呢?他的人走到哪里了?还有沿着河道行驶的船只,又到了什么地方?”

天津卫的船只,向着内陆运输食物,他是知道的。

虽然大多数都是海鲜,可只要能够让人吃饱,那还管得了价值高低。

就是内陆少雨,干旱更在蔓延全国。

走水路应该很艰难。

“陆鸿轩跟着孙承宗已经到了湖广的边缘,就在工作也已经展开了,就是这一次湖广这些地方的伤亡比较大,大部分都让房屋倒塌之后给压在了里面出不来导致的。”

在地震的中心。

湖广那一带的建筑,可没有别的地方结实。

“粮食可曾跟上?”

“粮食还是短缺。”

晁刚忽然插话说道。

在这种商讨的环节,崇祯三番五次的表示,不需要那么的正是,有什么话都可以畅所欲言。

免得因为一些礼节,错过了最好的应对时机。

“那么多的粮食,怎么还会短缺?”

崇祯有些不解。

“从南京出去拦截孙传庭将军的队伍,全部投降了,现在暂时是孙将军带领着,他还上了奏疏,让军部给出一个番号呢。”

晁刚也是刚刚翻到了这个文件。

一边说,一边让身边的副手,呈给了崇祯过目。

“多少人?”

崇祯翻看奏疏一看,心中就是一惊,难怪会说粮食不够用。

又要养活一大群不干活的人。

“黄得功?你派个得力的人去考察一下,要是是个有能力的就留下,他手下的那些人也都要筛选一番,不合格的给够遣散费,让他们走人。”

他是不记得黄得功是个什么人。

对于一个学渣来说,能够记住一些有名的人,已经很难得了。

与此同时。

在湖广,黄得功已经在按照大明训练新军的办法在训练着手下的人了,有了吃的,也承诺了粮饷。

只是付出一点力气,这些被招募过来的人,还是很愿意去做的。

不过在救援赈灾的时候,手脚就不是很干净了。

清理废墟,总能够清理出来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更不要说金银字画了。

为此处理了不少人,却还是未曾见效。

都是苦惯了的人,突然间见到了无主的财物,总想着据为己有,那还管军纪是什么东西。

最新小说: 大唐天将军 官府强制我成婚,反手白捡绝色双胞胎 首辅 天下长宁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我裂土封王,你才瞧得上? 大秦仙医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光宗耀明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