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崇祯大明 > 第三百四十四章故潮信盈虚因月(二)

第三百四十四章故潮信盈虚因月(二)(1 / 2)

盛京萧瑟。

八月底,刚刚入秋,就已经看到了枯叶遍地,寒风呼啸。

然而,明明是烈日当头。

骑兵沉默的行走在盛京范围的土地上。

每一个小村庄,每一个已经荒废了的小镇,都有人躲在屋子里,看着滚滚烟尘过着的队伍。

仿佛他们只要躲起来,就一定能够避得开兵灾。

事实上,也只有这一次给避开了,以前从来都是一场场的惨剧发生,然后又被遗忘在某个不愿意回想的角落。

跑在最前面的一队骑兵,加快速度的向着盛京的西门方向飞奔而去。

西门外。

一早接到消息的杜度,摆开了迎接的阵势。

此前,他们是不懂得如何做出盛大欢迎的场面,也就从京师带回来的一些大明的叛臣,做别的不行,做这种面子工程,没有人比他们更加熟练。

旌旗招展,锣鼓喧天。

牛角号“呜呜”的响彻云霄,好在此地没有编钟之类的乐器,呀不然黄立极,施凤来他们绝对会弄得更加威严肃穆。

而这些花活,是一直生活在沈阳,现在盛京的范文程,宁完我他们所不了解的。

正统的大明礼节,大明礼器,大清没有。

只用了一点简单的乐器,立刻就让迎接队伍上了一个档次。

杜度很满意,就是花费大了一点。

从西门的城门口开始往外,三丈之内都是铺着红地毯,鲜花没有,本来温体仁他们是想要放弃的。

可后来杜度还是坚持留了下来。

没有鲜花,他们还有绿色的树叶啊。

有了颜色便成,至于应不应景,根本就不用旁人来说。

皇太极面上的神色,就很能说明一切。

归来的队伍们不但皇太极满意,所有跟着出去的贝勒们都很满意,仿佛这样的一场盛大欢迎仪式。

才配得上他们“得胜而归”的英勇形象。

城头上。

皇太极之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额尔德尼琪琪格,正一手拉着着她的长女女儿固伦温庄长公主,另一只手抱着三女固伦端靖长公主。

一个已经六岁了,另一个也才刚刚三岁。

“皇后额涅,哪一位是我的汗阿玛?”

六岁的长公主固伦温庄,踮起脚从城垛的口子上,向下望去,身边伺候着的嬷嬷时刻就在盯着,以免出现任何的意外。

“最前面,最英武,骑在高头大马上的那个就是。”

额尔德尼琪琪格指着骑在马背上的皇太极说道。

一旁的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小心的看了额尔德尼琪琪格一眼,自己明明年纪比她大六岁。

却由于最晚被皇太极收入宫中,到现在都还没有子嗣。

难免羡慕额尔德尼琪琪格有两个女儿陪着。

而她没有看到的则是身后的豪格、洛格、敖汉固伦公主看向皇太极的热切眼神,还有看向皇后额尔德尼琪琪格的仇视。

似乎当年他们的母亲继妃,不在受皇太极宠爱,就是因为如今皇后夺走了皇太极的所有宠爱。

在更隐秘的地方,就连布木布泰都嫉恨上了。

而继妃则是乌喇贝勒博克多之女,阿巴亥堂姑母,所以说皇太极的一家子关系当真乱的可以。

若是一个外人,懂得礼法的人,都不知道该如何称呼他们之间的关系。

野蛮,并且毫无羞耻之意,反而更多的是沾沾自喜。

能够被收入自己的后宫,那就是战利品,管她是谁用过的呢?

“汗阿玛,汗阿玛,我有汗阿玛,看谁还敢欺负我。”

已经六岁的长公主固伦温庄,天真的看着走在最前面的皇太极,还不知道自己以后的命运会怎样。

不过是自己父亲手中的一个工具而已。最后被指配博尔济吉特氏察哈尔林丹汗之子额尔孔国洛额哲为额驸。

只活了三十九年,人就没了。

当然此时的林丹汗已经被大明打得灰飞烟灭,想要嫁人,估计得好好的找一个符合身份的才行。

听到公主的叫嚣,豪格、洛格、敖汉固伦公主三人的眼神更加阴郁。

欺负她的人还能有谁?

除了自己的几个姐姐哥哥,谁胆子大的不要命了,敢向宫主动手?

城门口的皇太极,也看到了一身盛装打扮的两位皇后,连日操劳的一场征战,虽然一败涂地,可回到了集中,还能够有两个女人记挂着他。

早就无情的心中,还是不由的升起了一丝暖意。

在经过杜度身旁的时候,皇太极低声道:“有心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即就策马进入了盛京。

盛京的城头,唯二的两门火炮,也已经丢在了马兰峪的关口出,成了一堆废铁。

皇太极只扫了一眼,就不再多加关注。

没有质量上成的铁器,没有技术优秀的铸炮工匠,他们的大清,暂时也只能用弓箭来对付火枪。

迎接仪式上面,没有任何一位汉人前来。

全部都被要求守在屋子里,那也不要去,这是为了皇太极他们一行让人的安全着想。

在这种他们都知道失败了的关键时刻,谁也不确定那些汉八旗的人,心中还会不会对大清忠诚。

防范有时候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毕竟,忠诚是从外面看不出来的。

在一些人总觉得,狄夷入华夏者,华夏之;华夏入狄夷者,狄夷之!

却不知在狄夷的眼中,说这话,还这样做的几乎都是蠢货,只要给了狄夷一朝得势的机会,那么华夏危矣则不是一句空话。

曾经被称作为“两脚羊”,以后被称之为“奴隶”或者说是“奴才”也不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就这,人家狄夷还认为是在赏赐。

这你找谁说理去?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走进了盛京。

萧瑟的盛京迅速的仿佛被注入了一片生机,街道两旁,鹿哨、龙笛、贝等依次响起。

接下来就是琵琶、渤海琴、莫库尼(口弦琴)等等。

各种欢快的乐声,交织在了一起,让枯黄的落叶,也不再有秋的苍凉。

单鼓、抬鼓、节、哈利马刀、拍板、腰铃、响铃、八角鼓等。

几乎没有任何一个重复的乐声,皇太极走过,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些,这是他治下的盛京。

繁华一致如斯。

街道旁拿着乐器演奏的人,每一个都穿着都很讲究,面上不见菜色,红润的仿佛刚刚摘下的花朵。

代善他们这些贝勒跟在后面,眼中的惊讶就没有停下过。

仿佛他们第一次认识到了盛京,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一路走过不见穷人。

似乎满城富贵,繁华盛景比之某些书上记载的还要真切。

“盛京比朕离开之后更见盛世。”

皇太极把杜度叫来站在身旁,闭口不提在喜峰口战败的任何事宜。

都是失败者,从来只听说过成功者坐在一起吹嘘着自己成功的经历,还没有多少人会拿自己的失败说事。

最新小说: 天下长宁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大秦仙医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光宗耀明 大唐天将军 首辅 我裂土封王,你才瞧得上?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