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崇祯大明 > 第三百八十七章何人拏攫银河决(五)

第三百八十七章何人拏攫银河决(五)(1 / 2)

大胆的言论,总是让一些还停留在,以前的那种制度下的人们,产生惊愕恐惧的情绪。

无论是赵坤还是柳开来,都是年轻人。

而年轻人,接受一些新奇的东西,总是很快,也总是很大胆的。

旁听的孙祖寿心中涌出了一种奇怪的感觉,有惧怕,也有一种莫名的畅快。

似乎八卦,和在背后说人的某些小消息,总能让人产生一种奇怪的愉悦一样。

当然,走在前面的崇祯和王冲暂时并不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

要不然,王冲绝对会让赵坤和柳开来,尝试一下,沿着已经扩建了好几次的京师,跑上几圈是什么样的感觉。

“其实现在不止扬州和徐州缺少官吏,就是三岔口以东的辽东地界,也缺少官吏,刘文秀现在应该已经打开局面了,想要切实的控制住已经收复的土地,就必须派遣可靠的人去管理才成。”

想着瞬间铺开的大摊在,崇祯就觉得,自己最近没有办法闲下来了。

手底下没人。

想要推广一些想法,都很难入手。

说实话,别看现在的《大明律》卖的挺好,可能够买得起,愿意出钱买这本书的人,都是一些有钱人。

刚刚脱离了温饱的老百姓。

可没有几个人能够意识到,家中备用这样的一本书,有着怎样的意义。

也就王家的戏园子,如今办的还不错,虽然看其的价钱不是很高,可依然有许多人舍不得花几个铜币,去看一场填不饱肚子的戏曲。

当然,崇祯在离着京师最近的几个县城,开办的一些戏院,打着免费的旗号,还是每一场都会满座的。

至于收入,大部分都来自戏院周围的小吃。

别说还能够收回成本。

就算是有时候亏本一点,也能勉强的做到收支平衡。

许多时候,崇祯都在想,他曾经的那个世界,真的应该开免费剧场,赚的实在是太多了。

而做这么多。

崇祯不过是想要把一些东西,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让更多的人知晓和习惯。

都是官府说什么,百姓们就做什么。

短时间到无所谓,可时间长了会引起怎样的后果,崇祯还是知道的。

“让尉长之下的将官转业我不反对,不过也要给我卫武军留点底子,皇上也可以从其他的队伍当中抽调一部分人才做补充啊。”

建立一支纪律严明,还有知识,有文化的军队,在此时的大明,还是很难得。

就算是全军推广,也不一定人人都能够学的进去东西。

一些手艺没一点问题,都知道就算是不当兵了,回家了,也是能够用得上的。

可数算和律法还有其他的一些知识,除了在特定的场合,没有人知道该怎们用。

所以学起来就不是很积极,大多数都是学会读写,那就算是学懂了,至于深思,大部分都是平民出来的人。

谁有这种见识。

除非是那些特别聪明的人,可那样的人能够有几个?

“边军不好动,湖广赈灾的也不好动,你看看还有多少人能够被抽调出来?”

随着崇祯的话音落下,王冲仔细的想了想,似乎除了他们卫武军,还真就没人了。

“好了,多余的话,我也就不多说了,如今的京师变化很大,你自己要是有空的话,也可以好好的重新熟悉一下,军营当中,我也给你们备了些酒水,算是为了迎接你们的凯旋归来。”

崇祯说的随意。

王冲的脸上就越是古怪,从古至今,有那一个皇帝,对打了胜仗的将士们,是这样的欢迎仪式?

简单的,仿佛在前面拉一个横幅,都是一种浪费,一种奢侈。

更不要说站在台上讲话了。

喧旨的太监没有了,迎接的文武百官也没有了,就连夹道相迎的百姓们,都仿佛忘记了他们出征,现在已经得胜而归了。

王冲都不知道,是不是该在肚子里腹诽一句,皇上对于讲排场这一方面,是越来越吝啬了。

“好了,我还有事,回头咱们再聊。”

两人之间的对话,简直就不像是皇帝和臣子之间的对话。

几千年的惯例,就这么被崇祯给摔得稀巴烂。

进了军营,崇祯上了自己的马车,在卫江的陪同下,很是低调的离开了此地。

皇上来过了。

皇上又走了,似乎来了一趟,就是为了看着他们走进军营之中。

随着崇祯的马车离开,排在两列的娘子军也开始收队,跟随在其后。

“要是许昌跟着回来,看到这些娘子军们,肯定要给自己的手下,提亲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

自从崇祯弄了一次军队将士们相亲的活动,现在大部分的士兵,都已经喜欢上了这种做法。

比起那些说媒的,可要靠谱的多了。

柳开来叹息一声,想着自己是不是让自己的将军,好好的给皇上说说,把这些娘子军介绍给自己的手下,认识一下。

“你就不想?”

赵坤问道。

“想。”

没怎么细想,柳开来立刻就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而已经走远了的崇祯,靠在马车内的靠垫上,琢磨着怎么前几天,和袁可立聊起来的一点事情。

法家是从儒家的身上长出来的。

这件事情让崇祯很是吃惊。

为此他不放心,还专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事实如此,由不得他不信。

而儒就更奇怪了,他的发展起源,就是“礼”。

一种学说的诞生,总是有着脉络可寻的。

儒学也是如此,法学更是如次。

如今他推崇备至的法,看样子,并不如他所想象的那么纯粹。

“我活着的时候,法可以延续,要是我一旦不在了,法又该由谁来维护?”

崇祯喃喃自语。

心中翻腾着百姓,商人,官吏,还是皇帝。

皇帝维护法,实际上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皇权,可实际上,大多数的皇帝,并没有这样的觉悟。

破坏法度的,也都是从皇帝开始。

然后延伸到大臣的身上,最后急转直下的经过官吏,再让一些泼皮无赖无法无天,而百姓们就会进入水火地狱。

可要是限制的皇权,大臣大权独揽,似乎对整个大明,也没有多少帮助。

贪婪的依然贪婪。

百姓还是会进入一种,最艰苦的环境当中。

平衡不是那么好建立的。

脆弱的平衡,只要一点外力,就会瞬间崩塌。

重要的,这个世界上,不止大明一个国家,只要不是一种稳固的平衡,整个看起来健全的制度,真的不会持续多久。

“自由和民-主吗?”

崇祯想的脑袋发疼。

这玩意就是他前世,那种已经是现代化的时代,都没有多少人能够解决,此刻要是推广出去,谁能够理解的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规律。

要是跨越式完成这样的制度,恐怕瞬间就会崩溃。

最近他实验的亲民,亲臣子的做法,看起来也不是很奏效。

最新小说: 天下长宁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大唐天将军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大秦仙医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首辅 我裂土封王,你才瞧得上? 光宗耀明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