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崇祯大明 > 第三百九十章何人拏攫银河决(八)

第三百九十章何人拏攫银河决(八)(1 / 2)

科学,袁可立早就知道这个词汇。

而且是从报刊上知道的。

可知道归知道,只有亲眼看见过,科技是如何改变大明的,袁可立才会深刻的明白,这种新鲜事物,到底有多么的强大。

虽然现在大明四处都在受灾。

然而,随着某些技术的发展,却也在渐渐的恢复着。

速度慢了一点不要紧。

只要能够看得见变化,那就说明大明一直都在强大。

轰轰烈烈的湖广赈灾,说实在话,是吓到了不少人,迅速的动员能力,迅速的补给能力,还有维持秩序的军队推进。

更有懂得恢复生产和秩序的官吏。

没遗言够仿佛他看过的那些工厂一样。

行云流水,没有任何的卡顿。

这在每一朝的历史上,都是不多见的。

而是用在这上面最多的就是科学。

科学的演算配给,科学的行军路线和赈灾方案,还有科学严谨的恢复生产。

做到了这些,秩序不需要多指挥,也就渐渐的自然恢复了。

据骆养性汇报的某些消息,在没有受灾的地方,某些百姓们还在盼着遭灾呢?

实在是奇怪的不行,之前是盼着自己住的地方有人造反,后来就是遭灾。

就是为了让皇上的目光挪动一下,看他们这些受苦人一眼,然后这样就能够迎来一个美好的春天。

即便现在已经进入秋天了。

袁可立仔细的想了想,视乎没什么毛病。

雍州遭灾了,还闹了贼匪,皇上去了一趟,贼匪没了不说,就连当地的灾情,也一块缓解了。

虽然当时,只是能够让所有人吃口饭。

还不算是吃饱。

可到了半年之后,已经没有人会因为饥饿,而饿死人了。

如今更是有活干,身上有闲钱。

说一声盛世都不为过,虽然那地方,还是旱灾没有停歇,可在天灾面前,似乎都没了那种要人命的危机了。

那时,道路不畅,消息的传播,还不是很快。

然而,等到建奴入关,京师危机的时刻,皇上回到了冀州,事情就立刻有了绝大的转机。

虽然有小道消息说,皇上当时是带着兵,走错了路。

可不管怎样。

只要皇上在的地方,就不会有贼匪,不会有兵灾,更不会有天灾。

即便是天灾事实上依然存在。

可百姓们不管那么多。

天塌下来又如何?只要崇祯在的地方,这些百姓们就不怕。

盲目的信任。

民间的口碑立刻就起来了。

而在崇祯打算对衮州动手的时候,临近冀州的百姓们都是心中激动,只有远一些人人,还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现在再有人前去衮州的话。

就会发现,面目麻木的人,已经都重新活了过来,根本就没有崇祯一开始担心的那种,衮州的人当兵和做官,是没有任何的活力了。

袁可立一时间沉默的想了很多。

之前他就在痛恨在自己已经老了,现在就更加痛恨自己的年纪。

为何不是在最好的年纪,遇到这样年轻的皇上?

“袁老,袁老···你老怎么了?我不就说了一句,给自己太子攒点奶粉钱吗?该不至于让你想不通吧。”

崇祯走了一段路,忽然发现身边,一直说个不停的袁可立,不知不觉的就没声音了。

回头才看到,原来是站在树下不走了。

叫也叫不醒,还以为人老了,是身体出现了大毛病,崇祯正打算叫他的医疗队来看看的。

“呃···哦···奶粉钱?”

袁可立楞了一下神,很快便想起两人交谈的都是些什么。

“皇上的这个奶粉钱,可是足够几代人用的了。”

说着摇头苦笑。

现在的奶粉和奶瓶都不便宜,只要随着道院科学的研究不断的进步,这个高昂的价格,很快就会降下来。

到那时。

受益的可就是全天的的百姓了。

就像几年前的那一场养鸡,养鸭,养鹅的场面一样。

现在谁家里没有一两只会下蛋的鸡?

听说现在已经有商人,在盘算着养更多的家禽,有没有利润可言,要是以后家禽再多一倍的话。

现在的一些小孩子,每天的一颗鸡蛋。

就要被换成一只鸡腿了。

依然和鸡蛋一样,还是免费的那种。

“什么几代人,我现在儿女都快要有好几个了,转个几代人,那还不得上千,就这点奶粉钱,几代人肯定是不够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崇祯说的认真,袁可立却在苦笑。

什么都经不起算计,只要认真计算了,还真就不够几代人用。

“这么说,皇上还得多赚一点才是,免得后辈人埋怨前辈人没有给自己攒下家当。”

“那可不。”

“有没有好点的生意,老夫也要给自己的重孙攒一点。”

“生意多的是,据我所知,你儿子现在正在和别人合伙开办了一个工厂吧,如今的生意还算不错。”

“你说的就是那个土豆片?”

“好像是的。”

“哦,还不算败家,知道从正道上挣钱。”

大明的变化,随着湖广赈灾,传播的也更快。

特别是关于工厂这一方面的。

扬州水系发达。

现在在干旱的季节,水运能力根本就不足。

需要架桥的河道就很多,为此张国维是调来了少的能工巧匠。

一边建设各县的水泥厂,一边就在筹划着架设桥梁。

新的桥梁肯定是需要新的材料。

而水泥搭桥,张国维已经有过成功的经验,可那都是短距离的架桥,想要更长,他的能力就不足够了。

“湖广几百万人,被张部长指挥的如臂使指,要是张部长领兵打仗的话,也一定是一员大将。”

陆鸿轩很年轻,年轻人就有年轻人的毛病。

譬如说:年轻气盛。

尽管跟随着他一路的孙承宗是一位老人,一位有本事的老人,可要想让他服气就很不容易。

扬州的赈灾,孙承宗几乎没有出上多大的力气。

本来预计的那种需要震慑的用兵手段,一点都没有用到。

和雍州,冀州接近的版型们,都像是欢迎王师一样,就差敲锣打鼓,放烟花了。

他们知道,皇上的目光终于看过来了。

而中心的那些百姓们,则是正在人心惶惶的时候,忽然就有人告诉他们,只要跟着队伍走,就会有吃的,有喝的,不会再挨饿。

许多时候,人在迷茫的时候,只要有人给指出一条路来。

即便是绝路,也依然会有人踏上去。

更何况是一条活路。

也就只有靠近南京那一带和江西,广西那一带的人手了点罪,其他的都是没遭多少劫难。

最新小说: 首辅 我裂土封王,你才瞧得上?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大唐天将军 光宗耀明 大秦仙医 天下长宁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官府强制我成婚,反手白捡绝色双胞胎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