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崇祯大明 > 第四百零六章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十四

第四百零六章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十四(1 / 2)

王承恩没想过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居然会是在文渊阁中堂堂正正的做了一回人。

而且许多大臣们,也把他当做了一个正常的人来对待。

这个可不是宣读圣旨,能够得到的尊重。

心中的恍惚没有多久,只是想着:要是田守新知道自己今天的待遇,绝对会抢着都要来的。

在他愣神的时候,也没有人催促。

只看王承恩的模样,就知道,面对这样的场合,应该是第一次。

没有人会笑话这种紧张的样子。

谁还没有个第一次。

当年他们站出来讲话的时候,可没有比人家王承恩好上多少。

很快王承恩就说起了整件事情的经过,其中有对于遗弃婴孩的做法,也有人用一起婴孩来通过“正常的大明律”达到赚钱的目的。

还有就是关于田守新的。

养济院是赡养老人的地方,而且都是那种无依无靠的老人。

然而就是有“聪明人”,能够准确的发现其中的“商机”,从而打算拿到更多的财富。

每一件事,都听得在座的人,眉头紧蹙。

从出发点,不管是养济院还是慈幼局,都是好事,然而好事多磨,现在正在往恶事方面倾斜。

当地的官府不是没有管。

实在是找不到证据,也没有当地的人出来作证,反而最后还要着两个部门作出赔偿。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然而在这一刻,许多人心中想着的则是:见识少了。

“都说说看,如何让百姓们认识到错误,从而改正错误,要是这一件事解决不好的话,蔓延到了整个大明,那就是一场灾难,一场在道德上自我认知错误的灾难。”

崇祯的基调定的很高。

后果虽然很严重,可崇祯不能指望有良知的人都站出来扯皮。

他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不是眼看着犯错的人发家致富,而走在正确道路上的人,却还在贫穷着。

李长庚知道这件事的时间也不长,最多只有短短的三两天。

他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发展到底有多严重,只是觉得麻烦,然后让王承恩去找皇上看看,能够那个好办法来解决。

而且刚刚他和皇上还就这件事讨论了一下。

他想到的就是立法,如今看到连大理寺的人都来了,想必皇上也是打的这个主意。

“皇上,臣以为,是不是对这种时间专门写一个律法条文,只要是符合律法的,都可以被依法处理。”

之前他就说过要依法处理。

只是没有考虑清楚,依靠那一条大明律,不过就是是没有,现在也可以生造一条出来,只要拿到朝堂上通过。

然后在报刊上刊登出来,这件事就算是成了。

“律法实际上和门上的锁差不多,都是只防君子,不防小人,即便是再严谨都有漏洞可钻,不过关于这方面的律法还是要有的,可也要谨慎立法,不然良法变恶法的事情,历史上也是经常发生的。”

崇祯也有这方面的想法,算是认可了李长庚的办法。

随着大明趋于平静,财富不断的增长,各行各业都在复兴,需要立法的范围就更加广阔了。

然而,学院培养出来的学子。

真的是太少了。

“皇上,臣以为律法上面要解决,宣传上面也要跟上,可以把这件事携程一个真实的事件,然后刊登的报刊上,最好让百姓们讨论一下,这样一来,法不责众也可以被另一群众人,给压下去。”

骆养性知道这件事的时间已经很早了。

不是他不想帮忙,也不是他没有把这件事送到皇上的案头。

实在是最近的事情太多,崇祯根本就没有来的及看,只等到王承恩前来求援,才记起来自己的御书房,还有不少的奏章没有处理。

而在皇上没有出声的时候。

如今的锦衣卫可是没有执法权的。

打探消息他们没问题,解决办法就一筹莫展了。

说实在的,要不是他们锦衣卫从旁协助,怕是田守新现在已经暂时蹲进了大牢,以此来躲避风头呢。

“好,这个办法好。”

崇祯本来面无表情的脸上,立刻是喜笑颜开。

他都差点忘了自己还有报刊来宣传。

这个本来就是他第一时间能够想到的解决办法,却被这个时代的人提了出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是他蠢了。

只怪他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上辈子在网上水群的时候,他都是看热闹的。

当然,这也是他对自己的形象不怎么关注,整个大明的引导,也都放在了关于科学和军事这一块。

最多就是最近的湖广赈灾。

要不是文渊阁中的人多,他非得给自己一个耳光不可,最艰难的一个环节已经解决了,剩下的看来似乎也不是很难办。

而站在一旁倾听的王承恩心中一阵激动。

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办法,来解决他们遇到的麻烦,只是需要更多的部门配合才行。

不过这都不是事。

只要有解决办法,总好过他们派人前去打官司。

民间的讼师他算是见识过了,比许多官吏们都要懂得大明律,说起来头头是道,关键是在大明律中还能找得到最符合的条款。

这就让他瞬间无语了。

若不是时代变了,又怎么可能有老百姓敢碰瓷,或者说敲诈官府的勾当?

真当官字两张口,是不会说话还是怎么地?

崇祯看到公孙明,姬辰,张小二三人正在交头接耳的小声交谈着。

当骆养性说完之后。

就见公孙明做好的随时说话的准备。

等了一会,见没有人继续说出自己的意见,公孙明才紧张的道:“皇上,臣···臣觉得,这件事发生起来,也可以算是一个关于经济的问题。”

崇祯一怔。

他还是第一次听说,道德上的问题,居然可以扯到经济上。

不过他现在可不敢小看古人的智慧。

或许人家还真有不同的见解呢?

随便否定,可是会引起尴尬的。

别说崇祯惊讶了,就是李长庚和骆养性都很是吃惊。

最新小说: 官府强制我成婚,反手白捡绝色双胞胎 光宗耀明 大秦仙医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我裂土封王,你才瞧得上? 天下长宁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首辅 大唐天将军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