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崇祯大明 > 第四百零八章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十六

第四百零八章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十六(1 / 2)

养济院和慈幼局上下所有人,委屈有。

而且很多,也很大。

以前还是看在一个官吏的身份,还给钱的分子上来做这件事,可后来见到了老人的艰难,婴孩的可怜。

整个性质虽然还是拿钱办事。

可到底是多了一分恻隐之心。

在文渊阁会议结束之后。

大明的宣部,就开始印刷了一份加急的报刊。

从京师报刊开始,都按各个地方的报刊跟风,虽然说得都是当地发生的事情,可其中也都有脉络可寻。

所有真实的事件,都是大同小异。

围绕的主题就是关于养济院和慈幼局所发生的事,有消息灵通的,则是知道的更早,也更加的具体。

也有许多事情,就是发生在自己的身边。

“这些人可真敢想,也真敢做。”

“谁说不是,朝廷好不容易出来一项利民的政令和办法,就是被这些人给带坏了风气。”

“这人我认识,牛二一家人,看着老实巴交的,怎么做事也这么糊涂。”

“你怕是对老实人有了错误的认知,要真老实,能做出这种断子绝孙的事?”

“······”

一处工地上的工人们,闲暇时坐在一起,凑钱吗,买了一张报刊,让识字的人给读了一遍。

他们不认识字,可想要知道大明最新动向的心思,却从来都没有少过。

都知道,只要能够看透报刊上的一些隐秘消息,那是真的能发财的。

自然不会轻易的错过。

然而这一次刊登的消息,确实能够让某些人“发财”,却让更多的人陷入了激愤当中。

群情汹涌都不过分。

若不是待会还要干活,自己要养家糊口,真会跑到事发地去看一场千年难遇的热闹。

而在学校之中,那些已经学会了读书识字的学生们。

看法又是另外一回事。

“李狗儿,看看你家都上报刊了,能说说你们家大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被称作李狗儿的少年,躲在墙角,抱着脑袋,仿佛一个捏呆呆的塑像一样,什么话都不像说。

“别为难李狗儿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前几天李狗儿就为了这件事,和家里人都闹翻了,吃饭还是我藏了几个馒头送过去的。”

另一个说话的孩子,是他们一个村子长大的。

大人们办事不地道,那是因为没文化,只见到了眼前利,从来都不考虑以后会发生什么。

“哎···哎···我也就是好奇,问问,算了我也不问了。”

问话的同班同学,看了一眼站在李狗子身边,想要出拳的少年,暗自对比了一下,自己没有人家的身体强壮,似乎打不过的样子,只能认怂。

“哎,上面也说了,要是这次的事件,波及的范围很大的话,很可能取掉慈幼局和养济院,到时候那些老人们可就有罪收了,只是可怜了我以后的妻子该从那个地方找。”

忍了好一会,这名少年还是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报刊上不但说了养济院和慈幼局的事,还说了以后男女人数的差距会很大。

将来长大了的男孩子,不好找媳妇。

“就你?你不是说有个很早就定了娃娃亲的妻子吗?怎么上了几天学,念了几天书,这就忘了,不过你若是不要的话,我可就要让我爹上门求亲了。”

接话的是另外一位坐在课桌上,一边嗑着瓜子,一边看热闹的同学。

“想得美,就是我那丈母娘,想要提高一点彩礼,我家里正在想办法呢。”

“想什么办法?”

“把送出去的妹妹,从慈幼局要回来。”

“好哇,远来还有你们家,这都是什么事。”

“哎···以前听他们说,我妹妹走丢了,我还伤心了好久的,不说了,心里难受想哭一会。”

“真不明白,大人们都是什么想法,现在日子好过了,反而还不如原来苦着的时候。”

“我听有人说,皇上说过一句话。”

“什么话?”

“吃饱了撑的。”

“很形象。”

“我也觉得。”

一群人在教室的角落里聊天的时候,都没有发现先生已经走了进来,不过这一次,先生们到没有对学生们不遵守课堂纪律而发火。

反而欣慰似得,看着自己的学生们,有了自己的想法。

然而,不只是谁,忽然

(本章未完,请翻页)

喊了一句“先生来了。”

学生们一个激灵,立刻慌慌张张的抬头看了一眼讲台上的先生,然后找到自己的座位,摊开书本,等着先生的训话。

教室的寂静,也让角落的里的李狗子,如同行尸走肉般的回过神来,茫然的看了一眼,悄悄的坐在了自己的位子上。

“好了,夫子我也算教了你们一段时间的课业,现在看来你们是真的学进去了,明白了什么叫做礼义廉耻,虽然现在没有了四书五经,可这些东西依然是不能丢的。”

先生站在讲台上,回忆着自己曾经求学的经历。

那是自己也是不懂的一些大道理,可学着学着,这些道理自然就懂了。

然而懂了道理的人,总是最苦恼的一群人,因为他们的身边,懂道理的太少了,自己就是想要讲理。

也找不到一个讲理的地方。

现在好了,最起码还有一个官府,可讲理的官府,现在也被一些不讲理,眼中只有钱的人被欺负了。

他还生怕,从此之后,这样讲理的官府,又会回到了原来的那种状态。

更怕自己教出来的学生,也都随了自己周围的那些不讲理的人。

“今天这一课,夫子我不讲数算,也不讲天文地理,就讲一讲人要是不讲道德了,整个大明会发生些什么事,最后的结果会怎样。”

听着夫子自作主张的,更换了课程表。

学生们正襟危坐,李狗子转动着僵硬的眼神,眼中似乎有了一点光彩,知道这一次回家之后,自己该用那些道理来说服自己的父母了。

最后夫子又讲了一个“齐桓晋文之事”来结尾。

于此同时,朝廷的官员们,也都在讨论这个问题。

而讨论的人越多,传扬出去的就越远。

都有些人开始在茶馆之类的地方,开始当成说书的故事了,一时之间比《窦娥冤》,《西厢记》,又或者《隋唐英雄传》都来受欢迎。

一时之间,喧嚣尘上的养济院和慈幼局事件。

似乎就这么销声匿迹了。

一直蹲在太原府县衙当中的田守新,感受最是强烈。

在他心中最失望的时候。

忽然墙外面,就没有了各种骂声,养济院当中被骂哭了的吏员们,也都是一阵恍惚,仿佛就是做了一场噩梦。

现在,太阳升起来了。

梦,也就醒了。

田守新疑神疑鬼的以为,这些人又想出了更加难以招架的办法的时候,正在安慰着自己的手下。

忽然那名给他帮助很大的锦衣卫,走了进来。

手中还拿着而一份报刊。

“田院长,快看看,今天的报刊,皇上和朝廷的大臣们出手了。”

最新小说: 大唐天将军 光宗耀明 我裂土封王,你才瞧得上? 大秦仙医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首辅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天下长宁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