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崇祯大明 > 第四百四十六章激气已能驱粉黛(二)

第四百四十六章激气已能驱粉黛(二)(1 / 2)

对于皇上说的这些话。

王冲保留自己的意见。

不怪他不清楚这种东西有多么的重要,实际上在石油被人发现的时候,可都是被称作不详的预兆的。

这一点,在许多地方都有着各种传说。

从地缝当中流淌而出,糟蹋了不少的庄稼,还没有办法清理干净,要是遇到火星,还会引起更大的火灾。

不能吃,也不能喝。

在很多人的眼中,就是无用的废物。

也就徐光启为了研究动力机械,用着各种办法,分离出了石油的各种分类。

不然燃烧起来的石油,黑烟就会更大。

“算了,说给你们听,你们也是不懂。”

崇祯一阵无趣,在自己的脑子里,本就是很平常的东西,可在这个时代的人有限的见识当中却都是天方夜谭。

在安慰了自己的后宫所有的女人之后。

崇祯就跑了出来,想着的就是随便找一个能够说的上话的人,脑子灵活的人,谈一谈分封制的问题。

虽然他的心中,对于这个制度,很有把握。

可到底是已经被废除了好几千年的制度。

现在再拿起来,会不会开历史的倒车?

这一点他是没有把握的。

曾今不知道多少人都讨论过这个问题,可都是无疾而终,历史上的各朝帝王,比他崇祯聪明的多得是。

可也没有去做这种分封的事情。

那就说明,其中不但有难度。

还有着不可测的危险。

崇祯想不出来那个地方不好,他只是想要给自己的子女们一个不需要自相残杀,为了一个皇位闹得鸡犬不宁的方向。

有精力,有想法,那就自己在自己的地盘上折腾去。

只要不兄弟相残,什么事都好说。

反正崇祯觉得,整个世界的地图很大,足够安排下他所有的子女问题,现在的他就像是那种给子女安排工作的老父亲。

手中还算有点权利。

那就必须给弄到一个好工作。

而这个世界上,有那一个工作,是比做皇帝更好的?

“八百年周朝,那可是历史上最长久的朝代了,你们觉得和秦比起来,有那些好地方和不好的地方?”

王冲的心思急转。

他在想着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

从昨天在朝堂上,放出来了一个莫名其妙的消息之后,让所有的大臣们都讨论了好一会。

有人说干脆占领了算了。

也而有人说是要扶持一个亲近大明的傀儡。

其中扶持一个亲近大明的傀儡,只有很大一部分人同意的,见效快,成本小,还不会拖累大明的天朝上国的对外形象。

难道现在皇上问的这话,是和昨天朝会上最后一个问题有关?

然而想来想去,都没有办法把两者联系在一起。

哪怕是袁可立,人老成精,见多识广,也而不清楚,皇上跳来跳去,云里雾里的话到底是想要表达什么。

“难道诸位没有看过《竹书纪年》?不应该呀,朕···我记得是让印刷厂的人,印刷了好几千册的。”

崇祯差点就说漏了嘴。

从一开始不习惯称“朕”,经常搞混了,自称“我”。

现在说话的时候,动不动就自称朕了。

环境当真可怕,培养一个人的习惯,总是潜移默化的。

崇祯在心里暗自提醒着自己,若是有一天,自己也将要成为了他所厌弃的那一种人的话,他都想不出来办法,如何去说服自己。

“臣···我等都看过了,周八百年基业,确实是历史上少有的大业,这也是不受儒生们所追求,所向往的丰功伟业。”

王冲没有说的是,世上就没有永恒的王朝。

能有八百年,就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可这话不能当着皇上的面来说,虽然此时已经没有了因言获罪这种律法。

崇祯自然知道这件事情。

或许是以前不了解儒学想要表达,想要做出的功业是什么。

可后来总会有人有意无意的向他解释,传递这种最根本的意识。

恢复周礼,恢复井田制,恢复礼乐,恢复国野。

都是为了一个王朝能够更久远的运转下去,历史上的教训很深刻。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种规律不曾改变,然而每一次分分合合的都是一场灾难。对百姓们是灾难,对上层的王宫大族也是灾难。

所以就必须找一个能够更加长久的制度来解决这种频繁的分合规律。

翻遍了史书,也只找到了周这么一个朝代。

(本章未完,请翻页)

既然别的超嗲都是两三百年,那用一个八百年的朝代制度,不久行了?

往后是怎么发展的他们不知道,反正只看到秦变法了一次,然后二世而亡,这样恐怖的例子,谁还会去变法下去?

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所以就有了抄作业。

抄谁的?

自然就是抄那个王朝寿命更长的了。

“继续。”

崇祯颔首说道。

而王冲却是暗中在心里流汗,他觉得今日就不应该出门,更不应该去戏院看戏,这种问题是他一个武将能够回答的吗?

袁可立暗中可怜的看了王冲一眼。

他老人家已经老了,就不参合这件事情了,只需要带着耳朵听就行了。

“史书上都在说秦统一了天下,其实准却的说法就是,天下一直就在统一,不过是秦把诸侯的权利,给收到了自己的手中,改变了整个天下的格局。”

周朝--人家也而是一个统一天下的国家。

只是大部分人,都容易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似乎天下的统一,就是秦开始的,也是儒家一直在倡导的。

实际上的事情,不过是有许多人在偷换概念。

想要把本就存在的事实,强加在自己的身上,然后说成自己的丰功伟绩。

而这一种做法,就很“儒家”。

崇祯心中闪过了这些念头。

不深刻的读懂一些史书,他是真的搞不明白,其中隐藏着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现在王冲也想到了这一点,就说明有些人读书是真的厉害,能够瞬间看清某些东西的本质所在。

只有袁可立张了张嘴,想要说点什么,最后仔细的想了想。

也必须得承认,王冲说的是有道理的。

他老人家书读的很多,却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去反驳。

“周朝一直都在抱残守缺,很少有变法的新东西,只有秦一直在变法,书上更不是说了吗?秦奋六世余烈而的天下。”

王冲蹙眉,一边走着,一边思索着该怎么说才能够补把自己个装进去。

对不两个王朝,总要给自己立下一个尺度。

要是超出了皇上的底线,自己很可能会难受一阵子。

“抱残守缺者是会长久,可抵御风险的能力会降低许多,而一直在追求变法的,虽然更容易去的更大成绩,可到底是烈火烹油,没有足够的柴薪,是会很快把自己都烧成灰的。”

崇祯瞧了一眼王冲,这一刻越发的觉得,此人别看年轻,想法和思路倒是挺多的。

也不知原本的历史轨迹当中。

最新小说: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首辅 我裂土封王,你才瞧得上?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天下长宁 大秦仙医 光宗耀明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大唐天将军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