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崇祯大明 > 第四百五十四章举杯便可吞吴越(二)

第四百五十四章举杯便可吞吴越(二)(1 / 2)

老人的话,引起了高弘图的注意。

凭借着绘画,就进入了学校做先生,这是他想过却还没有来得及开始向朝廷反应的。

在高阳县的时候,高弘图就发现,一些孩子在学习背的东西不行的时候,对于绘画,对于乐器,对于下棋等等,不属于主课却是有着超长的天赋。

而这样的孩子,应该也是需要培养的。

这一点,他已经记录在了自己的随笔记录当中。

等着皇上召见他的时候,好提出来。

可现在他发现,朝廷也是在不断的完善着自己的时政方针,他能够想到的问题,已经有人先一步做了出来。

“老先生,京师周围的小学,已经开始教授绘画了吗?”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点高弘图想要弄明白。

“你这人说的,小学不教这个教什么?从一开始建设小学的时候,就有这门课程的。”

老先生似乎不爽别人质疑他的回话水平,和教师资格。

什么叫开始教了。

明明在建校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不但有绘画,还有乐曲,当然少不了的下棋也是有的。

虽然都不是主课。

老先生上下打量了一下,正在发怔的高弘图,看着他身上穿着的衣服,和他们京师的人略微的有点不一样,恍然的一拍额头道:“我明白了,你们是外面来的吧。”

“是,我们是从高阳县来的。”

高弘图不清楚老人明白了什么,可还是回答了自己的来处。

“那就难怪了,好多从外面来京师的人都在疑惑,竟是周围的小学,为何会教授这门学科,其实啊,还不是先生们不够多闹得,皇上也想给每一个学校,都安排上琴棋书画,奈何人才不够用啊。”

老人叹息了一声,他的许多老伙计,可看不上他现在做的事情。

总觉得是有辱斯文,掉价。

“不瞒你说,我带着三个年级的班级,不但教绘画,还教书法,下棋和乐器,也就人老了,数算实在是看不进去了,不然我还得好好的琢磨琢磨这点东西。”

听完了这一席话,高弘图沉默了。

眼睛不由的瞟向了他的随笔记录,心中思量着,回到了住处,就找机会把其中的几页给撕了。

自己的想法,如今想来实在是可笑。

天下学问,儒家独占九成,这样的事情,皇上已经掀了桌子,自然就不会极端的把数算抬到九成的位置。

只有多门学科,共同的发展,才符合大明将要来到的盛世。

尽管数算确实很重要。

“先生,先生,车来了。”

高翔在旁边低声的喊道。

“哦,哦,车来了啊,以后有时间了,咱们再聊。”

老人哈哈一笑。

“成,你们几个后生,没看到这么多的行李吗?来搭把手,装车的速度快了,后面的车子不就来的更快了吗。”

老人一挥手,就指挥着站在一旁的几个等车的年轻人。

看其身上的装扮,都是出门务工刚刚回来的,裤腿上的泥土,都还没有抖干净。

人多好干活,没几下就装完了一马车的箱子,高弘图上了马车,高翔却是掏出了一把铜元,也没有仔细的数一数,一股脑的全部都给了几个干活的人。

“你们自己分一下,要是分不平均的话,多出来的就买点东西吃了。”

临了走的时候,还吩咐了一句。

上了马车。

高弘图看着高翔赞赏的道:“做的不错。”

这一句赞赏,让高翔傻乐了好久。

京师外面,还在建着新的住房,随处可见动土的地方。

而进了城门之后,就再也见不到任何一点老旧的,危险的建筑,整洁的路面,衣冠楚楚的行人。

高弘图看得出来。

这些衣冠楚楚的行人,大多数应该都是以前的穷苦人。

手上的老茧,脸上苦难留下的痕迹,即便是再新的衣服,也遮掩不住生活的伤疤。

可也正是这样的一群人。

正在努力的过好每一天,对他们来说,最好的日子--不用挨饿受冻的日子。

马车走在专用的车道上,在以前,要是高弘图没有记错的话,这样的道路都是给官老爷走的。

老百姓想都不要想。

可现在却变成了马车的专用车道。

无处不在的变化,然高弘图忽然举得,从南京离开时间太慢了,应该早一点就走人。

“袁府到了,诚惠十个铜元。”

十个铜元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够购买五个馒头,算是出行最贵的一种交通工具了。

“给你。”

当然,铜元的购买力还是很高的。

高翔下车之后,刚开始往外面搬东西,就看到了一个老人,身后跟着一个管家模样的人,带着两个仆人从院子里走了出来。

“高兄总算是从高阳县走出来了,这些事就留给他们这些人去办,咱们先进去喝杯茶再说其他的。”

老人很是热情的上前拉着高弘图的手。

两人的年纪,差距很大,可两人对于某些认知的理念却很相近。

若是按照岁数来算的话,高弘图还要差上一辈呢。

“袁老说笑了,京师我是随时都可以来,不过是迟早而已。”

说着两人就走进了院子。

“说真的,我从旁人的口中,知道了你要来京师的时候像个还没有一天的时间,就接到了你的来信。”

袁可立这几天可是一直在等着这位老友的前来。

他在登莱做实事的时候,没少受到在南京时的高弘图支持。

一个在朝堂之上,一个在地方上相互呼应,要不然他哪有那么大的经历,去支持毛文龙和刘兴祚在皮岛和复州之间的活动。

那可是需要海量的物资供应的。

只是可惜的是,随着崇祯清理衮州之后,这样的支持就少了很多。

最后更是因为利益的关系,一脚把他踢开了。

再后来,高弘图也受不了南京的乌烟瘴气,一个人悄悄地跑到了高阳县,做了一名教谕。

“其实,现在的京师更应该让南京的那些人前来看看,那样的话,朝廷根本就不许需要动武了。”

高弘图对于袁可立口中的旁人,不是很好奇。

像这样的四朝元老,有着多么深厚的人脉关系,他都不会诧异。

也就南京的马士英他们令不清出轻重,居然把手中的一个最厉害的老人,给赶走了,还把他得到一名手下,给打残了。

这是得多脑残才想出来的办法。

事后证明,赶出这种事的人,也是落了一个尸骨无存。

“你以为那些人不知道京师的变化?人家精着呢?只是在装作不知道而已,就等着和皇上讨价还价呢。”

袁可立对这些臭水沟里的勾当,清楚的很。

他是老了,可还没有糊涂。

“皇上可不会惯着他们,还讨价还价,他们怕是做梦做的太久了一点。”

最新小说: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大唐天将军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大秦仙医 光宗耀明 天下长宁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我裂土封王,你才瞧得上? 首辅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