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崇祯大明 > 第四百七十三章心应折(三)

第四百七十三章心应折(三)(1 / 2)

盛世。

不是一个朝代是不是很富有。

也不是那一个时代的文章做的花团锦簇,诗词写得绝妙无双。

而是武力已经达到了一种,让周围的许多国家,无力抗衡的地步,当然经济和文章也是不可缺少的。

要是只有文章传世,就说成盛世的话,那也只是文人的盛世。

其他的黔首,日子过得如何,不用想都能够知道。

若是朝代很富有的话。

也是不行,不过是旁人眼中的一块肥肉,随时都会上来饱餐一顿,最后继续养着,等到什么时候,看着长肥了,油水多了。

再刮一层便是。

所以。

史书上的记载的,真正的盛世,总是很少的。

如今的大明,还没有达到盛世的标准,可已经有了盛世开端的模样。

打遍天下无敌手是夸张了一些。

可打的周围,没有对手,一点都不夸张,一年前林丹汗带领着的蒙古人没了,现在眼看着皇太极带领着的建奴,也快要没了。

只要听到这种消息的人,谁心里不念叨一句:大明威武。

也就只有威武。

百姓们刚刚吃上饭,天灾还不断,在知道建奴已经不行了的时候,所有人都盼着,皇上能够把精力,大多数都关注到百姓们的身上。

然而,实际上,崇祯对于大明的经济问题,一直都没有放松。

说实话,用出来的经历,可要比打仗,多了好几倍。

可打仗分出胜负,只是一刹那。

经济想要起来,需要的时间就会很久了。

刘世勋在和郑芝虎聊天的时候,很是弄明白了许多的问题。

那就是,海商为何会赚到那么多的银子。

行商各国。

和国家之间做生意,所得的利润,可要比挑着货担走街窜巷,赚的多了。

然而在海上行商,需要的就是战舰护卫,能赚钱的路线,总是会聚集起更多的海盗,去做无本买卖。

刘世勋手上的渤海战舰,历史是厉害,奈何太少,所有的水兵经验都还不足,长行走在海上,若不遇到战斗的话。

自然是一切无忧。

可要是打起来。

胜负难说。

所以要练兵,就只能从剿灭海盗开始。

他是倾向于给人去做海商护卫舰的,以此来积累足够的经验,就是不清楚,军部会不会同意,皇上会不会同意。

奏章已经发往京师了。

每天就算着时日,什么时候才能够得到回复。

而李定国最近就很忙了,他需要给所有的纺织厂继续下订单,时局的变化,需要更多的棉衣御寒。

辽东是打下来了。

可依然需要人去治理,苦寒之地,除了卫武军转业的那些人,根本就凑不够人数。

至于杨廷麟,已经带着船队,继续运粮去了。

对如今的大明来说,朝廷缺少的不是钱财,而是粮食,真金白银的交易,已经打消了郑家的所有顾虑。

今日。

阳光明媚,凤阳府的码头上,人声井沸。

每一次运输船的到来,都是码头工人们最开心的时候,养家糊口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辆马车,轻快的行驶了过来。

不大一会,就进入了一间库房之中。

“老大,你总算回来了,再不回来,大伙们都快要重新推举首领了。”

留下的守在凤阳府,忐忑不安的手下,激动的看着刘香说道。

去了京师,时间长,路途远。

连一封书信,都要在路上走十天半个月,谁知道,他们这样的大海盗,跑到了天子脚下,会发生什么事情。

大明律他们也都看过。

虽然说得都很好,可关键是没有多少人相信啊。

大明的官吏,在许多的人眼中,那就是狗改不了吃屎,只要看上了某人的银子和脑袋。

有的是办法让你倾家荡产,又或者是充作政绩。

“你们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下一次就让林宜丰带着你们去京师好好的看看,看看人家都是怎么生活的。”

不去京师,根本就感觉不到大明具体到底是有了那些惊人的变化。

凤阳府的变化也很大,他走的时候是一个样子。

回来之后立刻就觉得陌生了,若不是还有人带路,说不得就找不到码头该怎么走。

(本章未完,请翻页)

“对了,让你们给大明运粮,现在运输了多少?”

“四十八船了,每一船都结账了,价钱给的都还不错。”

说起这事,一开始这些海盗们,还以为自己要往里面补贴许多银子的,然而开始运粮了之后。

忽然发现,做海商,是也没有给官家做事赚钱。

虽然不是很多,却胜在安全。

不用和天斗,也不用和那些眼红他们货船的海盗们斗。

尽管他们也是海盗中,最凶残的一支船队。

“不是说了免费送吗?怎么还给钱?难道你们主动开口要了?这些可都是人情,你们不会连这个都不懂吧?”

难道在他离开了船队之后,说出来的话不好使了?

刘香心中暗道。

他可是留下了林宜丰的,就凭此人的脑子,也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被人给夺权了吧。

最近可没有听说有大的海战要打。

这名手下苦笑道:“是大明的人必须要给,我们也没有办法,郑家的运输船也都一样,还说:做生意都不容易,哪有让人亏本干事的,若是这样,以后还有谁敢接朝廷的活?”

“行了,不用说了,我算是明白了,咱们这些靠命吃饭的人,总算是等来了一次上岸的机会。”

刘香说着,一指身后的马车。

“上面就是一万册的大明律,最新版的,运回去给兄弟们好好的看看,不识字的就让人读给他们听,务必领会到位,只要不触犯大明的律法,所有的麻烦事都找不到你的头上。”

这名手下,早就看到了满满的一车书。

虽然他人在凤阳府,可船队中的些许风声,还是能够传过来的,据说为了抄写大明律。

就连不识字的人,都在拿起笔杆子,照猫画虎的临摹。

抄没抄完还不清楚,为此很是学会了一些读写,算是半个读书人了。

而用掉的墨汁,都快要让海边的海水,全部变成了黑色,写秃了的毛笔,都已经让厨子们做饭的时候,不需要寻找额外的木材了。

“是,老大,我立刻就去安排,刚好有一艘船要回去修整一下。”

“嗯,干的不错,你一直都在凤阳府,不知道刘将军回来了没有?”

“小的正要说这件事呢,刘将军已经回来快半个月了,郑芝虎在你走后,可没少在刘将军耳边说坏话,不过还是老大和刘将军的关系好,将军一点都不信郑芝虎说的那些东西。”

“这样啊。”

刘香摸着下巴,制造自己走后,郑芝虎一定会说点自己有多么的坏,这一类的话,好引起大明水军的重视,进而剿灭了,好让郑家一家独大。

“准备点礼物,算了,送礼不好,这件事我刘香记下了,要是有机会,一定会还回去。”

最新小说: 光宗耀明 首辅 大秦仙医 天下长宁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我裂土封王,你才瞧得上?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大唐天将军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