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崇祯大明 > 第五百二十三章露沾草(一)

第五百二十三章露沾草(一)(1 / 2)

徐光启研制出来的动力机械,在崇祯看来,只是一个应用科学,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总结。

其中力是怎么来的,力的大小,又该怎么去表示。

不过想到能够被人,用纯手工打造出来,往后就是往回推演其中的规律,想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力学的三大定律,要不是崇祯早就忘了。

怕是绝对会亲手写出来不可,至于其中的公式,怎么证明出来的,那就要靠后来者去证明了。

崇祯进门之后,卫江就搬来了一把椅子,坐了下来。

由于经常过来窜门。

这把椅子也就是为他准备的。

道院徐光启的密信和奏章,一式两份的分别,几乎同一时间到达了李长庚和崇祯的手中。

他的动力机械,也已经做到了极致了。

所缺少的居然就是密封的问题,而前不久发现的橡胶,刚好就能够解决这样的疑难杂症。

尽管其中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毛病。

却绝对能够安稳的运转三天的时间。

就是维修起来,麻烦的很,需要的专业知识,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

“现在机械制造出来了,可要想让机械运转起来,石油是一个很难搞的物品。”

崇祯在这个机械没有出来之前,就开始马不停蹄的储备石油。

然而,这个时代的条件真的很落后,就是用最古老的办法,所得也是很少。

“皇上,臣觉得,这样的机械,要想真的能够普及起来的话,少说也要三年时间,在这三年时间内,还得有其他方面的材料,出现新的突破,才能够降低成本。”

为了研究动力机械这东西,徐光启花费的代价可是很多的。

即便是有了样本。

想要从新复制一下,需要的钢铁和其他的异变合金,都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这件事,朕心里有数,不顾为了未雨绸缪,还得提前做准备,到时候橡胶厂要建设,后面的配套设施也要跟上。”

崇祯说完,就开始想,橡胶厂到底该放在什么地方。

那玩意的污染可是很严重的。

最好是放在外面。

“对了,孙传庭和高杰,还有黄得功,他们的士兵,现在适应了当地气候没有?”

水土不服。

崇祯在这些人出兵的时候,心中有想过有这么一出,准备的药物,看起来还算管用。

没有人因为水土不服死亡。

那就是胜利。

“经过了半年的休整,都缓过劲了,南居益南大人也已经到了澳门,正在修建出海口和通往外面的官道。”

李定国翻出了手中的一份公文,看了看上面的回复说道。

“这样啊。”

崇祯闻言站起身来,在屋子里走了两个来回。

突然转身问道:“大明的官员储备还有多少人?我记得,半年前的孟津决口之后,可是锻炼出了不少的官吏的,能不能抽调出来?”

后半年,没有了天灾,更没有了历史上应该出现的人祸。

在秋天的时候,还真的是丰收了一次。

若不然,一直靠着外面给大明运输粮食,不要说崇祯了,就是满朝文武都心里不是很踏实。

李长庚苦笑。

锻炼出来的官吏是很多,可用人的地方也不少。

只能说大明太大了。

需要治理的地方也太多了一些。

瞧见李长庚的表情,崇祯就是一阵无语。

知道自己刚刚的问话,都是白问。

能有人省出来的话,根本就不需要他开口。

“看来还是要牺牲一下王冲了,对了,给孙传庭去一封信,就问他有没有修奥转业的士兵和将官。”

崇祯可不想逮着王冲一个人薅羊毛。

总要换一个,才显得公平一点。

“皇上,其实咱们不需要这么急切的,稳上一两年,才是最好的选择。”

不知为何,李长庚总觉得,皇上在近年来做事,有了一点急躁。

若是步子迈得大了。

用皇上的话说,可是会扯到蛋的。

而潜在的意思就是,皇上你还年轻,有的事实时间慢慢的治理天下,完全可以润物细无声的改变整个大明。

没必要,立刻就要改天换地。

“也是。”

崇祯略一思索。

也明白自己确实心急了一些,原本需要好几年的事情,却要在一年之内,或者更短的时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之内,全部梳理清楚。

很显然,难度太大。

已经流传了几千年的习惯,突然全面的更改,若是没有自己培养起来的官吏,歪嘴和尚一定会念歪了经不可。

因为,只有那样,听他们自己才会得力。

至于按照大明律来经商。

哪有抢别人的更能让自己快速的发家致致富?

“那让洪承畴多做一点准备,少量的转业一部分士兵和将官,其他的都稳一年看看成效。”

最后就在这个小小的内阁首辅的简陋房子里,决定下了往后两年时间的大明发展情况。

**

南京城。

崇祯已经在这里过了两个元旦了。

在开春的时候。

挑了一个天气晴朗,宜出行的日子。

乘坐着自己的马车,往京师行去。

随同的依旧是李长庚,高弘图和王冲。

没有多少人送行,在崇祯离开南京的时候,当地的百姓们还都不知道,也就在走了两天之后。

才在一些读报的人口中得知了这样的一个事实。

“皇上走了,这是不管咱们了吗?”

“尽说废话,皇上的事情多着呢,满天下的百姓,都等着皇上去拯救,你我也就运气好,被提前拯救了而已,不然······哼哼!”

“说是这么说,别怪我自私,我还是觉得,皇上留下来最好。”

“哎······都是这么想的。”

“其实,皇上走了也不错,只要官府没有换人,咱们的好日子,就还有的过。”

“······”

已经渡过了秦淮河,进入了衮州境内的崇祯是不知道的,身后的南京城到底流传了他多少传说。

春天来了。

万物复苏,草木发芽。

凤阳府崇祯住过一点时间,很是熟悉,也没有多少可看的。

车队走走停停。

在二月初的时候,就来到了齐鲁之地。

最新小说: 首辅 光宗耀明 大唐天将军 天下长宁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我裂土封王,你才瞧得上?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大秦仙医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