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崇祯大明 > 第五百二十九章使君宏放(一)

第五百二十九章使君宏放(一)(1 / 2)

正午。

暖阳直直的照在官道上。

就像是正道的光,铺洒在大地上一样。

一队马车缓缓的行驶在宽阔的官道上,四季常青的是不木,排在官道的两旁,仿佛从来都没有感受到过,岁月的流逝。

在第二辆看起来的外观很普通的马车上,崇祯思索着,如何去面对,已经潜伏期来,还想要搅风搅雨的儒生们。

他算是明白了,什么叫做百虫不死,死而不僵了。

在读史书的时候,他有自信,不会犯秦皇一样的错误,让灭掉的六国,最后把秦给灭了。

也有自信,通过不断的建设学校,给百姓们开智,不断的淡化儒学带来的影响。

凤阳府的时候,他都有那种隐约的被人支配的感觉,可他不在意,军队在手,这些人也成不了多大的气候。

随着时间的流逝。

这些东西,总会被更好的规矩和学识所取代,更会让更多的人,清晰的明白,什么是粕糟,什么才是对自己有用的,从而做出如何对待传统的知识。

可要是,朝中的大臣们,都在某些时候,不自觉得拉偏架,又该怎么办?

或许这些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一些行为,到底会对一些人,带来怎样的影响,可崇祯不敢赌啊。

要是他的军队中,也掺和进来了这种想法,那么他想要控制住,那就很难了。

如今的各种大明律,和一环套着一环的制度,更能够保证队伍的纯洁。

然而,人的思想,从来都是善变的。

在某些时间段,也是最坚固的,执拗的。

曲阜一行,本来是一场很平淡的旅行,看过了‘三孔’,也给圣人上了香,只是在亏要走的时候。

自己的两位大臣,却被人给留下了。

崇祯相信,一开始这两人是因为自己的言论,震惊的没有反应过来,可最后一人留下,另一人出来打算向他求情,又是几个意思?

儒学的兴衰,用得着他们来求情吗?

完全不需要啊。

要知道,他可是从来都没有,从官面上来禁止这一学说的。

最多就是在科举的时候,少出了一点关于四书五经的题目,多了一点数算和诸子百家的东西。

难道这就错了?

是他做皇帝的时候,太平易近人了,还是有些人,摆不正自己的态度,吃着大明的饭,还要挖大明的墙角?

“皇上······”

坐在马车内的人除了崇祯,也就只有王冲和卫江两人了。

赶走后来回来的高弘图和李长庚两人,现在只能乘坐跟在最后面的马车上。

王冲迟疑着低声喊了一声。

崇祯抬头看去,眼神中带着询问的意思。

“皇上,臣在今早上,也是看过了那些儒生们,都是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其实只要不管不顾,这些人根本就翻不出大浪来。”

都是一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连自己的生活都成问题,这些人的学问,对于百姓们而言,可没有多少吸引力。

吃不饱饭,还要让一个劳力,不去干活。

怎么看都没有任何的前途可言。

崇祯眼珠子一动,叹息一声,沉默了一下,缓缓的说道:“朕不是担心那些人,书生造反十年不成,可这些人坏事起来,可是一弄一个准,就怕朝廷当中,抱着这样想法的人很多。”

王冲闻言,也是头痛不已。

学派之间的问题,在很早之前,可都是不死不休的,也就朝堂被清理了很多次之后,如若不然,就单只科举这一件事,都会被人在朝堂吵翻了天不可。

皇上还想要出宫?

怕是真的出去了,还回不回得来,都是两回事。

文人很多时候,拿着口中的大义,可是做着最没底线的勾当。

若是翻开,这么多年,朝堂之上的一些卷宗,就能够很清晰的看出来,越是名声大,越是被吹捧的清廉的人,最后都差不多是个贪官。

不是贪财,就是好色。

当人,为了名声的人,也有少许。

可这些为了名声的人,大都本事不咋地,口号喊得不错,做事起来,还不如那些贪赃枉法之辈。

也是奇了怪了。

崇祯说完,也在心中盘算着,朝堂上的争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拉一批,打压一批?

都完了心眼,谁还会安心做事?

很显然这种办法,是行不通的。

“哎,崇高的信念都有,可在拿到了权利之后,又有谁还能够保证自己的初心?凿壁偷光的匡衡,被吹嘘的有多么的聪明,和勤奋,可后来呢?还不是奋斗成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代贪官,就是说他这种偷光的做法,本就是错误,然而在某些人的包装之下,粉饰的就仿佛是圣贤在世的做法,朕在想,要是以后这些人拿到了权利,是不是你我都是史书上的暴 -君之类的人?”

凿壁偷光?

王冲一怔。

这个故事他听说过,晋·葛洪《西京杂记》:“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炽不逮;衡乃穿壁引光;以书映光而读书。”

西汉时候的事情,若是没有记错的话。

此人长大了之后,还是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

如今,他已经对皇上,如何解释成语,有了一种更加有准备的心里。

可此时,心中还是一阵无语。

这是,又一个成语被黄上风给祸害了?

不过,怎么听着,这么有道理呢?

能够把偷东西,哪怕是偷光,都说的是一种千古少有的文人轶事,也算是这些儒生们有本事了。

“后来成了大贪官?不可能吧?”

王冲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不由得在周围看了一眼,忽然发现,一直跟着的高弘图和李长庚,这一次并没有和他们同车。

心中不是很自信的问了一句。

他只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至于后来的事情,就没有什么了解了。

若是真的如此的话,那么书生的笔,搞出来的这种春秋笔法,和断章取义,那就很了不起了。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

岳武穆都可以是民族的罪人,秦桧则会成为民族的大英雄。

这都不是不可能的。

毕竟已经有了前例可寻了,后来者不过是照猫画虎,没有任何的一点难度。

殊不知,要是他的心中的想法,真的说出来,怕是崇祯真的会点头水一句,不是可能,而是一定的话了。

“可不可能,你回去翻翻书不就明白了。”

崇祯没好气的说道:“哎···其实这些东西,知不知道,都没有多大的区别,反正读到这个故事的人,本意就是为了教育人,要学会怎么挤出时间来学习,只是取材的故事错了一点而已。”

王冲连连点头。

偷东西。

不管是偷什么,哪怕是一缕光,那都是行为意义上的偷,哪怕是说的在好听,这种办法也是不可取的。

大人们有时候,还能够克制住自己的某些不好的想法。

可是小孩子呢?

一旦养成了‘偷’的习惯,那么就很难改变。

就拿他训练卫武军一样,其中有多少人,被称作刺头,可是这些人愿意做刺头吗?

很显然,经过了他长时间的观察,还真就不是。

不过是,因为长时间的那种不对的习惯,养成了之后,在军队之中的规矩之下,格格不入罢了。

想要改变这些人。

最新小说: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首辅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我裂土封王,你才瞧得上? 大秦仙医 大唐天将军 天下长宁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光宗耀明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