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崇祯大明 > 第五百三十六章磨灭游人无数(二)

第五百三十六章磨灭游人无数(二)(1 / 2)

分门别类。

在史可法的手中,这一门手艺算是发扬光大了。

而条理分明,能够让人一目了然的看懂帐幕上面货币的走向,从而更加请起的了解到,大明的经济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

“今年的农业税收,并不是很高,皇上本就定的税率很低,所以收上来的钱,还不够给一些官吏们发俸禄的,随着不断的天灾来临,这样的情况就更加的严重。”

史可法一边说着农业税,一边解释着其中的原因。

现在的苛捐杂税,全部都没有了。

农税这一方面,只是按照田亩的大小来收税,朝廷不管地里种的是哪一种粮食,一律都按照二十税一的标准收税。

本就不多。

收起来还很麻烦。

“也就是说,现在可以取消这一方面的税收?”

崇祯眉头一挑,取消农税私塾是一个大趋势,而且是在工商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候,必然要去做的。

老百姓本就穷。

那点庄稼地,又能交多少税收?

还不如一起巨大的商业交易,手上的税多。

“也不需要全部取消,可以规定多少田亩之下,不需要纳税。”

史可法给农税画出了一条线。

田亩多的,可以多交,少的那就不用交,一次来平衡其中的差距。

也可以拉近贫富之间的距离。

“那要是有人在其中动手脚,让田亩多的人,不交税,又该怎么办?大明不可能微课这个,在设置一个检举部门来监督这件事的运作。”

史可法的建议,崇祯觉得很不错,可对于官僚这一方面,崇祯不是很自信。

他活着的时候,或许没有人在上面下手,可要是他去了呢?

后面的人,可以以此形成一个另类的“商业”。

许多的权利,在长时间的运转之后,都会出现这样的毛病。

根治是不可能的,只能够让种事情,出现的很少,并且能够被及时的发现,做出及时的纠正。

史可法考虑了良久崇祯的说法。

再设置一个部门,那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就会更多,简直是划不来。

可要是不这么做的话,根据他的推算,皇上说的那些事情,绝对会出现。

到了那时,又是一场欺上瞒下的官吏和官吏之间的潜规则。

要是打破了还好。

可要是打不破的和,那就是毒瘤。

贻害万年啊。

“农税摘哦这个趋势,是要免除的,这件事内阁牵头,让农部的人,配合来处理,总会不要给种地的人加重负担就成。”

崇祯没有一口免除这些税收,只是说着商讨,就是怕他这一头给免了农税,就会有人立刻用另外的办法给补回来。

譬如说:种子涨价,水利灌溉需要出钱,等等。

不要认为这些人做不出来,崇祯对这个还是有经验的,毕竟他曾经也是一个老百姓。

史可法想了想,这些事情反正个他无关。

他能够做的,也就是把各处的税收,整理出来,然后送进国库。

等到需要的时候,再次支出出去,仅此而已。

“好了,你给朕说一说,今年的粮食储备,各处的物资增减。”

“今年的棉花产量在一直增加,主要的增加原因,就是道院有人培育出了产量更高的棉花种子······”

一项农作物的增产,带动的就是另外的一些行业也跟着增长。

棉衣,棉被这些就不用说了。

最恐怖的就是,崇祯让人弄出来的那些卫生巾。

现在的价格还很高,即便如此,对于一些有钱人家来说,这种东西,简直就是最吸引人的东西。

那个老爷的家里,没有几房小妾。

殊不知,就是因为卫生巾的出现,不知道多少有钱人家的老爷,在暗中咒骂道院的人不省心,发明出了这么个费钱的玩意。

之前的卫生纸就算了。

他们一个大老爷么也能够用得上。

可现在的这种,完全都是给女人用的。

一旦不买了,家中的女人总会有办法让这些老爷们就范。

钱花出去了,也就每个月那么几天的使用,还是一次性的,简直就是冤大头。

“水稻和小麦这些现在还没有产量更高的种子?”

崇祯把他知道的办法,已经交给了道院,按理说最先成功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应该是水稻才对。

可现在听着,怎么总觉得那个地方不对了似得。

事实上,这种水稻的杂交,是真的需要运气的,若是运气不够好,就是一辈子也不可能出成果。

上天的眷顾。

不是那个人,或许就永远也培育不出来。

毕竟,这玩意还讲一点玄学,不是那么很科学。

没有办法通过计算,得出准确的答案。

“水稻和小麦的产量增长幅度不是很大。”

史可法找到了文件上,关于这方面的统计,仔细的看了看说道:“不过大豆和土豆,以及红薯这三样作物,产量一直都在翻番的增长,可以解决一些粮食缺少的问题。”

“那么粮食的储备,现在有多少盈余?”

“主粮没有多少,不过用杂粮生产出来的军用饼干,连续打两场大一点的战役,没有一点问题。”

崇祯身手要来了史可法手中的文件。

蹙眉看了看,仔细的盘算了一下,大明的余粮还不是很多。

要是往后再有天灾,他用了储备的粮食之后,一定会饿死人。

而大明已经两年时间,没有饿死人的事情出现了。

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是有粮食吃的。

最多就是吃的差一点而已。

“肉类储备呢?我记得大明建造了四个冰库的。”

有了硝石制冷的办法,建设大冰库也就有了技术支撑。

“活的家禽和猪,羊倒是不少,按照市场价收购的各种肉类,也都储藏满了,就是这种冰库的空间不够大,敞开了吃的话,是用不了多久的。”

听起来有四个,已经不少了。

实际上还没有肉类的罐头储备的多,另外一点腌起来的各种肉类,也是不少,完全可以满足,在缺少肉的时候,投放市场,以此平抑物价。

崇祯只问了一个大概,史可法也只能回答一个大概。

要想拿到具体的数据,就得找畜牧部的人才成。

“国库现在还有多少钱财?”

崇祯看着上一个月的交易额,商税的提升,简直都快成为一条竖线了。

真不知道,为何商业的交易,增长的会这门快。

难道是老百姓们的手中都有钱了,也都舍得花了?

最新小说: 首辅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大唐天将军 我裂土封王,你才瞧得上? 天下长宁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光宗耀明 大秦仙医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