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 大明:开局诛杀朱允炆,逼宫老朱 > 第47章 都是沾凉国公的光啊

第47章 都是沾凉国公的光啊(1 / 2)

洪武十四年。

在原有的户帖制度上,建立了黄册制度。

以户为单位,详细登记所有情况,籍贯、姓名年龄,人丁、田宅资产等。

每年核查一次。

并按照所从事的职业,划分、划定户籍,主要是民、军、匠三种。

这些还要说到元朝时期。

元朝的户籍制度非常乱,按职业分,按贡赋分,按宗教分,然后还有各种细分。

不同的户籍,归属不同的管理。

同个户籍之下的,还按财产数量分九个等级。

大明开国,就是接手这样一个乱七糟、错综复杂的烂摊子。

然后,洪武三年,就出现了户帖制度。

但这些,对朱元璋来说,都是过渡,都是试错。

一直到洪武十四年,黄册制度的出现。

让户籍变得更严格、规范,以及固定。

到洪武二十年,登记土地的鱼鳞册出现后。

在朱元璋看来,他总算能够松一口气了。

户籍一旦认定,则世代相传,永当此役,不可变更。

老朱觉得,什么人做什么样的事情,什么事情都有人去做。

还能将天下所有人,固定在自己的位置上。

只要后世之君,按照他的框架,将这些一直维持下去,大明也就能维持下去了。

和元朝的极致混乱相比,老朱觉得,大明的户籍管理简直完美。

朝廷里面,许多人,包括蓝玉在内,都觉得这样的制度已经很完美了。

那是因为蓝玉是属于既得利益者。

不仅是蓝玉,就连齐泰、杨士奇、方孝孺等人。

一听到朱允熥要动户籍制度时,脸上都不由得浮现出惊诧的表情。

可朱允熥知道历史是怎么发展的。

老朱创造的这些制度,是他自己的治国理念和施政手段。

但未必符合,更未必有利于未来发展,以及后世之君的统治。

不过,老朱的户籍制度,也不是全部不行。

比如有句话,叫做皇权不下县。

老朱可不管这句话。

编造黄册时,户为一里,一里编为一册。

然后按照丁粮多寡排序,根据排序轮流担任里长,每户任期一年,十年一轮。

剩下的户里面,每十户选一户为甲首,共十甲。

十甲一样排序,十年一轮。

每年按照顺序,现任甲首就带着十户人家所出的壮丁,去现任里长报到,然后去服徭役。

所以,朱允熥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将整个桌子都掀了。

那样会引起混乱的,于他不利。

大明的户籍制度,历经这么多年,才被打造好呢。

这才刚开始,弊端还没出现。

摊丁入亩也还没做完呢。

朱允熥不着急,利益最大化,才是他应该做的。

正是因为这些想法,今天,面对众人的惊诧,朱允熥道:

“我只要在户籍制度上改一点。”

“户籍可换一次。”

蓝玉初次接触做文官的活,脑子还真不灵活,听后,就没什么反应了。

最新小说: 快穿之总有男神暗恋我 新帝国:从土匪到军阀 反派女主开局只想抢江山 大秦:我有一个神奇书店 状元养成记 快穿之宿主她好怂啊 时空隧道之云中谁寄锦书来 大宋青衫子 穿越之王爷求您别耍流氓 慕少你老婆虐渣了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