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还政于朝之归魏 > 第一卷 还政于朝 第七十章 朝朝月月又年年

第一卷 还政于朝 第七十章 朝朝月月又年年(1 / 2)

听着曹丕的话,曹彰无不肯定的微微点头,轻声说道,“二哥所言极是,文姬妹妹如今也不过刚过花信年华没几年,还未而立,正当年轻,她以后的日子可还长着呢。是需要帮她找一个好的人家嫁了。”

说着说着,曹彰突然想起来了某个人,随之抚掌大笑道,“二哥你不说还罢,你一说,我还真想起来一个合适的人选。”

曹丕听到曹彰如此说,顿时起了兴趣,扭过头来说道,“哦?小弟快说,是哪家子弟,姓甚名谁,哪里人士,现居何职?”

曹彰神采奕奕的说道,“此人,姓董,名祀,字子规,乃兖州陈留人士。”

曹丕闻听曹彰所言,顿感十分惊讶。陈留正是他们的故居,而且他们的父亲曹操,当年也是从陈留这起兵反董的。陈留可谓是他们曹氏一族的福地,因此他对陈留中一些比较出名的大族,还算知之甚深,而且如今朝中许多重臣都是陈留人士,甚至蔡文姬也是陈留人士。可他从来没听说过有一个叫董祀,董子规的人物啊。

于是惊讶的疑问道,“陈留人士,那岂不是你我的同乡?可陈留大族之中,没有听说有董祀这号人物啊,难道是某个大族的远方亲戚?”

曹彰随之微微摇头,不紧不慢的接着说道,“董子规,并非陈留大族,也并非某个大族的外戚。准确点来说,他和文姬妹妹的经历有些相似。这董子规幼年恰逢家道中落,自幼便与母亲一起相依为命,但并未弃学,而且在礼乐、书数方面也颇有造诣。如今现任并州.新兴太守。”

听到这里,曹丕恍然大悟,原来是那个人,“你说的可是那个,率兵抵抗申屠隆两万胡兵的白面书生,董太守?”

他自然也是听说过那新兴太守的,只知道那太守以一介书生之身,不畏刀剑上了城头,也方才以区区三千兵马撑到了曹彰援兵的到来。新兴城一战,虽说战况惨烈,而且守城士卒伤亡严重,但也真真切切的,为董祀打下了一片大好的名声。

曹彰微微一笑,说道,“没错,正是此人,而且此次归朝受封的人里面,就有他,只不过临行之前需要有些事务需要交接一番,因此并没有与我等同行。此人虽说是白面书生,但却不失男儿血气,而且在并州颇有贤明。”

曹丕低声喃喃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随即开口接着说道,“若真是那人的话,倒也勉强能够配的上我文姬妹妹,不过最终合适与否,还要看文姬妹妹自己的心意。”

曹彰随即说道,“那是自然,你我虽说身为兄长,但也不能乱点鸳鸯谱啊。哈哈哈......”

说罢,二人策马扬鞭,向南疾驰而去。

按照朝廷以往惯例,每年年末,各州长官都需要赴京述职的。如今转瞬又是一年,也到了各地官员上京的日子。只不过往年里战乱纷纷,也只有临近几个州府可以上京。现如今,天下大定,今年必将是热闹非凡的一年。

曹彰乌梁素海一战之后,班师回到雁门关,已经是深冬十一月中了。

在雁门关又待了十数日,如今腊月时分南下许都恰逢年关。往年连年战乱,连个年都过不好,今年终于能安安稳稳的过个好年了,而这乌梁素一战的战果,就当是今年送给父亲的新年贺礼了。

想必天下百姓等这一天,也等了许久了吧。

朝朝月月又年年啊!

又是一年,想必这也才是年吧。

————————

话说两边。

此时许都城内,也是一片热闹非凡,毕竟这是天下统一之后的第一个年关。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张灯结彩,置办年货。但有一家高门大院,清冷异常,而且还张挂着白色的灯笼,似在守孝一般。

这家自然就是镇军大将军府,不,现在应该只能称之为鄚[mò]侯府了。因为张郃故去,官职自然就要被削夺,而他的长子张雄继承的也只是他鄚侯的爵位而已。

张郃归朝后的这几个月,来府内灵堂祭拜他的人络绎不绝,可或许是接近年关了,大部分人都在忙碌家中过年事宜,这几日方才渐渐冷清下来。

这一日,张雄忽然听得门房来报,说有人来祭拜老将军,不禁眉头微皱,父亲已经下葬。而且这个时候,马上就要接近年关了,还会有谁来祭拜。于是,随口问了一句是谁,门房随即回答道,“回禀公子,是一个头发花白的素衣老者,自称是老将军的故友,名叫刘晔。”

最新小说: 晚妆媚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 大唐天将军 天下长宁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