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还政于朝之归魏 > 第八十一章 曹仁之薨

第八十一章 曹仁之薨(1 / 2)

秋去冬又来,一年又一年。

大魏黄初三年,公元236年,冬,十月。

就在天下叛乱已定,进入休养生息的时候,洛阳朝廷再次收到了一个噩耗。只不过这个消息,不同于往日的叛乱,也不是哪个州郡受了灾害,而是来自于一个人的死讯。

这道消息来自于南方,是关于皇室宗亲,太祖武皇帝.曹操的堂弟,当今高祖文皇帝的叔叔,也是如今曹氏一族年龄最长的,名副其实的宗族领袖,大司马兼交州牧.曹仁.曹子孝的。

交州快马北上的信使来京传讯,大司马曹仁,于冬十月十三薨了,享年七十三岁。

消息传来,朝廷哗然。

皇帝.曹丕于是亲自下诏,停朝三日,亲设灵堂为曹仁祭奠。并命征南将军.代交州刺史.满宠,速速派人火速将曹仁的尸身灵柩,安全平稳的送往洛阳安葬。

曹仁,字子孝,乃是大魏如今的重臣。中平元年黄巾战乱之时,他便和族弟曹洪,同曹操一起起兵了,也是曹操麾下名副其实的第一大将。

其年少时,不修俭行,不好文学,只好弓马弋猎,舞枪弄棒,整日里来回乱窜。可领兵之后,他却奉公守法,严以律己。

曹操在陈留起兵,他听闻消息之后,便立刻召集了数千人马前去投奔。随后几十年,他跟随曹操东征西讨,无往而不利。

数十年间,破袁术、攻陶谦、擒吕布、败刘备,参加官渡之战,他都曾经多次立下汗马功劳。赤壁兵败之后,被曹操留守在了荆州江陵城,作为朝廷的屏障,以来抵御周瑜的进攻,最终因寡不敌众,无奈弃城而走。

后来,他又督诸将据守潼关,破苏伯、田银于冀州.河间,灭侯音于宛城。

在襄樊之战中,他被围困樊城。后来关羽水淹七军,将前来救援的于禁生擒,并斩杀了庞德,情况可谓是万分危机。甚至在当时,就连太祖武皇帝.曹操都动了迁都,以避关羽锋芒的心思。可曹仁却誓死镇守樊城,结结实实的挡住了关羽的围攻,再一次力挽狂澜,拯救帝国于危难之中,直到后面徐晃率领援军到来。

再后来,他便一直替朝廷镇守襄樊。

建安末年,他奉命领兵三十万,率先发动灭吴大战。可最终因为太过于轻敌,却败在了年仅而立的,陆逊之子陆抗的手中,颜面扫尽,朝廷也为之震动。

最终,当时还是魏王的曹操力保曹仁,才让他免受了责罚。

再后来,朝廷意欲二次伐吴。又是曹操力排众议,让自己的这位堂弟再次领兵出战,可见曹操对于自己的这位堂弟万般喜爱和新任。

当然,曹仁也终于不负众望,成功平定东吴,降服了吴帝.孙晧,立下不世之功,成为了本朝第一位有着灭国之功的臣子。

那一年,曹仁已然六十四岁了,也是名副其实的老将了。

最后,西蜀也被降服,天下一统。

灭蜀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钟繇,被封为太傅,位居文臣之首(曹操不算,因为他已经是异姓王);而灭吴的曹仁,则是被封为了车骑大将军,位居武将之首。可以说曹仁已然是位极人臣,再加上灭国之功,荣华富贵肯定是享用不尽的了。

可曹仁的所作所为再次出乎了众人的意料,他又奉命率领着二十万大军,南下不毛之地的交州了。这份胸怀和气度,恐怕也只有当年的秦将王翦才有的了吧。

在曹仁的治理之下,仅仅短短数年,交州就从一个山贼叛乱频发的穷困潦倒之州,变成了一个能够自己自足的州郡。

大魏黄初元年,太祖武皇帝.曹操离世,世祖文皇帝曹丕继位。曹仁作为曹氏宗族资历最老的宗族之臣,更是因功被擢升为了朝廷的大司马,与丞相钟繇共同并列百官之首。

曹仁虽然不在朝内,但是朝廷每每有什么人员任命,或者其它什么大的事情,皇帝.曹丕都会快书南下与其商议,询问他的意见,可见对他足够的重视。

另一方面,对于自己的这位叔父,曹丕自然也是颇为心疼和照顾的。早在当年其南下交州的时候,他便与自己的父亲商议,让时任奋威将军的满宠,跟随着一块儿南下了,意在将其培养成曹仁的接班人。

在建安末年,曹丕更是又特意安排了昔日蜀国的两位大儒,有蜀中孔子之称的谯周,和撰写了蜀国投降诏书的郤[xì]正,南下交州辅助曹仁完成国策兴学事宜。

经过这几年,其二人也已经熟悉了交州的诸多政事,并且分别担任了交州别驾和交州主簿。

就连当年一同南下,只是一个小小的,四品杂号将军的奋威将军满宠,如今都已经被曹操和曹丕刻意的,擢升为了正二品的征南将军了。

他们的用意很明显,就是想着让满宠、谯周和郤正能够一步步的接替曹仁,好让他能够返回朝廷安然养老。

最新小说: 天运投胎啦!靠心声助娘亲巅峰 穿越大秦,打造最强经济体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家父李隆基 无敌小侯爷 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公主成群,赘婿家里放不下了 三国:重生阿斗,我一统天下 从靖康之变开始,缔造最强大宋 教皇请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