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关6(2 / 2)

筑基

6、筑基成为玄关,“……《黄庭经》云,两肾水王对生门,出入日月呼吸存,是一身上下之正中,枢辖经纬,前向脐,后对肾,有如混沌,心肾合为一脉,其白如绵,其连如环,广一寸二分,包一身之精粹,元气系之于此,修真之士采铅投汞,一点落在此中,所谓立基一百日也,此其即成,方名玄牝”。

以上三例亦内丹家之说,偏重于命功。

以上所举有关玄关的六种说法,前三种属心理境界,后三种属生理境界。《性命圭旨》对玄关一事曾反复阐述,主要是就心理境界〈无部位〉而论,但亦有“一条直路少人寻,寻到山根始入门”之说〈山根在鼻柱上端两眼之间,属身体部位〉,似又以生理上的山根为玄关〈玄窍或祖窍〉。另同书“普照图”示三关之窍又说“此关者心源性海之窍,中关者黄中正位之窍,下关者关元气海之窍,是皆玄窍也”。这样,不但有部位,而且是三处,对此究应如何理解?《玉清金笥宝录》谓:“先就有形之中〈身体部位〉寻无形之中,乃因命而见性也;就无形之中〈心理境界〉寻有形之中,乃因性而见命也。先性故难,先命则有下手处,譬之万里虽遥,有路可通,……彼以此性制命,我以命制性也。”意谓如不从存守身体部位入手,而直接置心于“空洞无涯”之境较难,因此,“空洞无涯”是玄关的心理境界,而上根可为修玄关之入手处所。至于普照图以三关为三玄窍,以及其它著作中,以练功过程中步步皆有“玄妙机关”而统指称玄关者,可谓广义之玄关。另《道藏续篇初集》载石庵于语:“山根一地亦名玄牝,于此存观,学到一念不生,自能豁然内辟,神由黄道直达中黄,自觉宽广高深无际,乃为内玄牝”。据此,又可以身体部位〈如山根等处〉为外玄牝,而以心理境界〈豁然内辟,宽广无际;空洞无涯〉为内玄牝,或说可由外玄牝入手,以求内玄牝。石说亦可为因命见性立一种解释。再,《张三丰全集.道言浅近说》由谓:“大道从中入门,所谓中字者,一在身中,一不在身中,功夫须两层做:第一寻身中之中,朱子云守中制外,夫守中者,须要回光返照,注意规中,于脐下一寸三分处不即不离〈即似守非守〉此寻身中之中也:第二求不在身中之中,《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此未发时不闻不见,戒慎幽独,自然性空神清,神清气慧,到此方见本来面目,此求不在身中之中也,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这是从脐下入手之说。修内丹功法,从山根入手者谓之先性后命,即所谓“先修定于离宫,后求铅于水府”,至玄关呈象,丹田火发再以性会命,性命会合;以脐下〈或脐中,脐内〉入手者谓之先命后性,以命制性〈铅来制汞〉。此两种法门皆为内丹家所常用。亦有从夹背入手者谓之上下〈性命〉兼顾〈《性命圭旨》的练法是先山根后转夹脊〉。

除上述外,尚以有观想体外虚悬一光环为玄关者〈其具体方法是:闭目观想在印堂前方约一尺远处,虚悬一直径寸许之黄色或白色光环,而默默观注其中〉,亦有于壁上画圈而行观注,亦谓修玄关者,此皆属修某种性功之方法。

道教丹道天的修炼,开任督,通小周天,中有几道关卡,亦称玄关

13相关记载

1、佛教称入道的法门。

《文选·王屮;》:“於是玄关幽键,感而遂通。”李善注:“玄关幽键,喻法藏也。”;唐白居易《宿竹阁》诗:“无劳别修道,即此是玄关。”;清赵翼《稚存见题拙著;》诗:“幸同禅窟参三昧,不笑玄关隔一尘。”

;

最新小说: 穿越兽世:她生了一个新部落!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家父李隆基 晚妆媚 从靖康之变开始,缔造最强大宋 三国:重生阿斗,我一统天下 三国:开局截胡汉献帝,号令群雄! 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