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叶晟说故事 > 极乐世界2

极乐世界2(2 / 2)

●常作天乐。极乐世界,时常天乐鸣空,随各人之意愿而听到自己所喜欢的音乐。

●天花缤纷。那里还昼夜不停地从天空飘落曼陀罗等众妙天花,又天花一著地,不须洒扫,自然消失。

●极乐世界,下从地起,上至虚空,一切万物,皆放光明,不但人有光,连七宝、宫殿、楼阁、宝池、色树、莲花等等都放光,故极乐世界,不须日月,自然光明。

●极乐世界,不但是一个光明的世界,而且是一个极其芬芳的世界,因为那里的一切,都是无量宝香和合而成的,所以在在弥漫香气,处处散发芬芳。

●极乐世界,不但没有不善的事,连不善的名字都听不到,这是因为那里的人、事和物,无不尽善尽美的缘故。

●又极乐世界,处处皆有花台,上坐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诸行人,说微妙法,所以那里的人,不但随时都可以见到佛菩萨,还可以随时听闻到妙法,这是娑婆众生所梦寐以求的事啊!

像这样一个美妙绝伦的世界,可以说宇宙中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毕竟它是阿弥陀佛集十方诸佛刹土之美好于一身的佛国,自然样样皆奇特稀有,与众不同了!

真实不虚的西方极乐世界

除此之外,佛教向来强调‘因果’,而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在因地时发了愿,后经无量阿僧祇劫修诸功德,以不思议愿力、功德所成就的净土,因此它极符合‘有如是因,得如是果’的因果定律。所以,它绝对不是无中生有的、纯属虚构的神话故事。

若问极乐世界为何要如此之庄严美好?答案是:佛愿如此。佛要未往生者,生稀有想,栖神净域,一心念佛,求生其国;若已生者,一切俱足,不作他想,一心求道,直至成佛。

有人或还会问:极乐世界的众生,六根所对之境,一一无非乐受,岂不妨碍道心?答案是:这就是极乐世界之妙,其处众生虽受诸乐,但无有乐想,常在寂静之中,这是弥陀愿力加持所致。弥陀第十二愿里说:‘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这即是说,往生的人,六根已不入六尘,所以六根清净,一尘不染。也因此虽受诸乐,并不妨道。

相信还有人会追究一个现实的问题,那就是:阿弥陀佛,十方赞誉,极乐世界,无比庄严;但世上到底有谁见过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呢?于此我们要举几个实例,以证明见过的人很多:

(一)释迦牟尼佛为韦提希讲《观无量寿佛经》,当讲完经时,韦提希夫人及五百侍女皆亲眼见到法相庄严的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还清清楚楚的见到极乐世界无比美妙的胜境。

(二)净宗初祖慧远大师,一生曾三次见过阿弥陀佛,也见到西方极乐世界,与经上所说完全一样。

(三)古今中外,许多念佛有成就的人,都能在现生见到佛和极乐世界,有的在定中见,有的在梦中见,更多的是在临终时见佛亲来接引,而且西方的胜境,分明在目前。

对此,蕅益大师在其著名的《弥陀要解》里,有很精彩的问答如下:

问:西方去此十万亿土,何得即生?

答:十万亿土,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无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难即生。如镜中照数十层山水楼阁,层数宛然,实无远近,一照即了,见无先后。

一言以蔽之,我们的心性是尽虚空遍法界的,而极乐世界虽在十万亿佛土之外,实未离于法界,亦即未离于自心。所以,极乐世界,看似遥远,但往生乃刹那间事。

;

最新小说: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大秦仙医 大唐天将军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首辅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天下长宁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光宗耀明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