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叶晟说故事 > 、关于泉州九一路鬼楼

、关于泉州九一路鬼楼(2 / 2)

关于先公山还有另外一种传说。有一个县官,生了九个儿子都破相,不是歪嘴斜目,就是跛脚瘸手。县官觉得这九个儿子很丢脸。但是九个破相的孩子心地很好,十分关心百姓的辛苦,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有一回,县官做六十大寿,四五路的亲戚朋友、官场同僚、乡里老大都来贺寿。县官大摆筵席招待客人,可是心里总是怕九个破相的儿子让他没面子。县官就把九个儿子关在柴房,不让他们出来见客。

九个兄弟的舅舅也来拜夀,看不到他的九个外甥出来叫阿舅,就问县官。县官只顾招呼客人,没有闲工夫答话。舅舅就亲自去找九个外甥。找到柴房,听见里面有人在哭,舅舅就推门进去。九兄弟见门一开就往外跑。他们见舅舅追过来,以为是有人又要把他们关进柴房,就拼命跑。一直跑到湖边,一个一个跳进去。舅舅大惊,赶快叫人来捞。突然间,湖水象煮沸的开水不停地滚动。九尾鲤鱼冲出湖面,载着九个兄弟向天顶飞去。从此,人们把这个湖叫做九鲤湖,九个兄弟就叫做九仙公。

传说讲,九仙公来到丰山,看到丰山山势好,风景秀丽,就在丰山显灵。人们就在山顶建寺供奉九仙公。是舅舅在误会中帮助九兄弟成仙的,所以寺内也供奉一位仙舅公。闽南俗语说,天顶天公,地下母舅公。舅舅的地位是很大的。真是古话所说,山不在高,有仙就会出名。泉州市洛江区马甲镇的丰山,有了九仙公,香客、游客来山顶的一年比一年多,仙公山一年比一年出名。

四、真神仙也

仙公山丰山洞内悬挂着一块清大学士李光地所书“真神仙也”的匾额。李光地,安溪湖头人。生于明崇祯十四年(一六四一),卒于清康熙五十七年(一七一八)。相传清顺治十五年(一六五八)岁次戊戌,李光地时年十八岁,在赴省城应试前与学友一齐到泉州仙公山运梦,以求测功名前途。当晚与诸友睡于仙公案桌下,朦胧中梦见一仙人来到他身边对他说“你要去应考是‘功名无心想,富贵两不成’”随即不见。李光地少有抱负,决不相信“运梦”而放弃自己的理想,于是坚持上省应考。不料是年中举(按:李光地实际中举时间是康熙五年)。经过刻苦努力,康熙九年(一六七○)高中进士,后来当了文渊阁大学士,担任首辅阁臣,传说他曾“七日权君”,代天子听政。

有一年,他回乡休假,寓居泉州。一日旧友重逢,谈及仙公山“运梦”一事,认为如果当时信其梦,必误人子弟,众人附和。大家决定第二天一齐上山捣毁仙公山庙。此时,忽听门子来报,称仙公山李道人求见。李光地初时不见,道人通过门子告知,他是仙公山上何氏九仙派来的。门子再次通报,众人称奇,齐劝李光地接见。接见后,道人讲:“相公以前运梦的‘功名无心想’,‘想’字去掉‘心’字,说明你的功名是无‘心’的‘想’就是‘相’,可以当到相国。而‘富贵两不成’,指你参加省考是戊戌年,戊戌两字均不象‘成’字,说明你富贵从戊戌年开始,这是仙人激发你奋发上进,勉励你刻苦学习的激将法。”道人接着又说“若非这样,恐怕你难求得今日功名。”众人异口同声称赞“仙公真神仙也。”第二天,李光地带领诸学友上山酬谢。李道人早已在“仙排格”等候。

李光地于是捐献了许多银两修建仙公寺庙而且当场题了“真神仙也”匾额。李光地卒于康熙五十七年(一七一八),其年岁次戊戌。至此则全应了仙公“富贵两不成”的隐喻,即荣华富贵从戊戌年开始,至戊戌年结束。

五、仙公无戏言

早年,某地有个秀才,勤奋读书,学识广博。久闻众多赴试学子,都到泉州双髻山仙公寺祈梦,问卜仕途前程甚为灵验。于是,在赴试那年的一天,他也慕名前往仙公寺。一路上不辞辛劳,翻山赶岭,历尽艰难。当他来到双髻山时,不禁被优美秀丽的景色所吸引,顿觉心旷神怡,如临蓬莱。他放眼眺望,见山恋迭翠,曲经通幽,古木参天,鸟语花香,清泉如练,亭阁似画,不禁赞叹:“确是仙境胜地也。”

因他是从未到过仙公山,而今慕名而来的远方有学之士,寺僧便十分客气接待他,并带引他寺中点香燃烛,祈求仙梦。秀才听了寺僧教导之后,便侧卧于案下运梦。朦胧中见一真人在他左手掌上写个“才”字,而后又在其右手掌上写个“无”字。醒来之后,他按字释义,认为仙公戏谑他“才无”,也即“无才”。看来赴试是无望了,难免郁郁不乐。但又觉得自己多年勤奋苦读,博览群书,四书五经篇篇精通,诸子百家无所不晓。他的学识可列同窗学友之冠,今日得仙公“才无”之梦,心中无不有些不悦,甚至对仙公所赐之梦有所怀疑,也有所不服。于是,回家后更加倍刻苦攻读。

考期到,他带着书卷赴试。一路上晓行夜读,毫不松懈。结果考试之后,金榜题名,高中进士。不久,升官调职,任至巡抚。此时,他方才领悟出双髻山仙公所赐之梦,“才无”两字合二为一,不正是“抚”字吗?这是隐示他可官居巡抚之职。而用“才无”或“无才”,是有意激励他必须继续努力勤奋,不可恃才自傲。学无止境,百尽竿头,更进一步。此时,他才深深敬佩双髻山仙公之灵验,自疚当时误解仙梦之意,不禁有所自责地说:“仙公无戏言也!”

六、仙茶树

仙公山白水岩顶的峭岩绝壁中,有一株天生茶树,高一米左右,靠天地雨露滋润成长,枝繁叶茂,四季常青。传说采茶叶一片,冲泡热水数碗,饮之可提神祛病,名之曰“仙茶”。由于采摘困难,游客只能在树下觅拾落叶。此一株仙茶,数百年来被视为山中珍宝。

仙脚迹(短文学网)

在丰山迹小隘门内,一块二米见方的岩石上,有两只脚印,一左一右,长三十五厘米,宽十四百米,脚趾五指明显齐全,称“仙脚迹”。相传为神仙降临踩踏时留下的脚印。传说游客如能把脚踩印一下“仙脚迹”,可以包庇其出外平安无事。

七、双龟听法

仙公山的狮峰上,有二处呈半圆形的山形和石形的峰峦,像两只把头伸出的石龟。传说,此两只石龟,原是山下荷潭中的两只“百岁龟”上山来的,为的是到丰山仙洞偷听九仙学经法,以增加灵性,并每天听完布施佛法后,才返回水中。天长日久,水龟逐有神色,成黑神之精,有灵性,能知存之吉在狮峰上,再没有回到荷潭里去了。如今,狮峰上两只石龟的神态,仍然和原先聆听九仙讲经时一模一样。

八、九狮聚会

仙公山的主峰叫狮峰,亦称狮头,是因共山势似狮的头部而得名。当游客在主峰下环望山顶时,就可发现大髻山似一头“狮”,水髻山也是一头“狮”,当你把两座山合起来看,刚好又是一头髻鬃蓬松、昂头长啸的“大狮”。如果你再耐心细觅,从各个不同角度追踪,山头的各处又可发现它还隐藏着蹲、走或嬉戏憩息等不同姿态的六头“小狮”。纵观仙公山主峰---狮头,一共有九头“狮”,故称为“九狮聚会”。

但要看清九头狮聚会并非易事,既要有耐心,又要掌握好光线及其斜影;肉眼的视线角度;并要有丰富的艺术想力。所以古代有传说称:能在山峰上找到九头狮头形状的人,可以当宰相;若找不着九头“狮”者,可按其找到的头数多寡逐级递减,如找到六头“狮”者,可以当知县;看到六头“狮”以下的,自然是一般的平民百姓了。

;

最新小说: 光宗耀明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大唐天将军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大秦仙医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天下长宁 我裂土封王,你才瞧得上?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首辅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