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魏卿 > 第一百零七章 襄王情意、神女鸾心

第一百零七章 襄王情意、神女鸾心(1 / 2)

洛阳内城街坊间,黄公酒垆之内,散骑侍郎夏侯玄正与好友荀粲、傅嘏、卫烈等众友谈天论地、开怀畅饮着。

“自从当年,文皇帝重开太学以来,这整个洛阳诵读《诗》、《书》的学子,也渐渐多了起来,我看再过几年,咱们大魏可就要超过当年汉都太学生三千之数的盛况了,哈哈哈……”

尚书郎卫烈看着下学后在酒垆街边谈文论学的士子,心情大好,端起酒爵一饮而尽。

“卫兄此言差矣。”只见荀粲举起酒爵,一饮而尽,继而大笑道:

“子贡所称之圣人传道,传的乃是人性、天道耳。然人性、天道,此皆无法耳闻言传之物。故此,大道乃圣人之独到心得、境界,不可以俗物载之。因此,即使后人再怎么珍视《诗》、《书》、《礼》、《易》等竹简木牍,也难以探明大道,六籍虽存,固圣人之糠秕也!”

荀粲认为,经典书籍,只不过是圣人为达到大道而丢弃下来的废物,并不是大道本身,不值得推崇,卫烈闻言,自然难以信服此等玄之又玄的言论,他笑着反驳道:

“可《易传》亦云,立象以尽意,系辞焉以尽言,也就是说,圣人立卦象以穷尽易之深义。就连圣人自己,都以俗世之言辞,来传易之义理,奉倩【荀粲表字】又怎能说大道不可闻,不可见呢?”

荀粲再饮一大爵后,红着脸颊笑道:

“卫兄,精微之理,只可以神意会之,难以用俗言传也。如今卫兄以俗言来说易,自不能说清言辞之外之微妙义理。即使兄之言能尽易之浅意,但精微之神义,终究难以捉摸呀!”

荀粲就这样举酒慢慢啜饮,娓娓谈论着他的心中大道,许多学子听闻几人的辩论,纷纷围了过来,听的聚精会神,有的人还用随身携带的小笔匆忙记录着什么。

众人不知的是,此番言论,便是后世清谈家所议论不休的“言不尽意说”。

卫烈听了荀粲的辩驳,只觉云山雾罩,一时哑口无言,只能笑了笑继续喝酒了。

离开酒垆之后,几人乘着醉意,走在青石官道上闲谈漫步着。

“昌陵侯,请留步……”

远处,只见一名身着常服的内侍一路小跑,赶了过来,手中还提着一只食盒:

“昌陵侯,这是东乡公主特意为您准备的糕点。”

众人闻言,均未感意外。夏侯玄一眼便认出此人乃是东乡公主身边的侍长,他笑言道:

“不用了,在下怎敢劳烦东乡公主为我劳心,内贵人还是请回吧。”

夏侯玄明白那曹绫表妹的心意。不过他一向心高气傲,不愿再攀龙附凤,也对公主夫婿的身份丝毫不感兴趣。

毕竟,父亲他当年,就是因为拗不过宗族压力,取了母亲曹氏,这才酿成了后来他与寒姨、母亲三人的悲剧。

另外,自己的好友、廷尉高柔之侄儿高珣高子玉,自少年时起,就对这东乡公主一往情深,不仅如此,夏侯玄此刻,还有了心上之人,就更加不可能对公主有什么非分之想了。

此刻,那侍者倒是一脸尴尬与无奈:

“可是……小人既然来都来了,总不好把东西再拿回去吧,那样的话,公主她面子上多挂不住呀……”

“正好,我身边这些兄弟们应该也饿了,来,大家把这糕分了吧。”

夏侯玄说着,便把那食盒递给了荀粲,内廷的糕点自然好吃,几个人不一会便风卷残云,吃的连渣都不剩了。

“内贵人可以回了吧。”

夏侯玄的语气仍旧没有过多的温度:

“还请公公以后谨记,中官不能擅自结交外臣,否则陛下一旦深究起来,在下可担待不起。”

“是……是……小人一定谨记。”

“内贵人慢走,不送。”

荀粲笑着将那空食盒还给了那内侍,内侍灰溜溜便朝着宫门而去了。

身为高珣儿时玩伴兼挚友的卫烈,心中也不知是什么滋味,此刻他乘着醉意,仰天长叹道:

“不知是襄王有意、神女无心;还是神女有心、襄王无意啊!”

――

崇华殿内。曹叡望着自己的两个堂表兄弟,此刻面带神秘微笑。

“陛下召微臣二人前来,可是有什么要紧事?”夏侯玄与曹羲二人半跪于地,心中诧异的同时,更是一头雾水。

最新小说: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大秦仙医 大唐天将军 首辅 天下长宁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