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魏卿 > 第一百七十四章 雨落幽燕、谁悼红颜

第一百七十四章 雨落幽燕、谁悼红颜(1 / 2)

自曹叡改元景初、更改服色之后,转眼已至秋七月。

这一日,一封自北境幽州而来的快马驿报传入了洛阳。

太极殿东堂之内。

曹叡看着毌丘俭自幽州送来的军报,眉头紧锁。

那盘踞在辽东、名义上身为大魏大司马、乐浪公的公孙渊,听说曹叡近年来大兴土木,不恤民力,认为曹氏已失人心,因此竟悍然举兵反叛!

说起这辽东,其实算是大魏国境内的一个“国中之国”。

公孙渊乃是汉末辽东太守公孙度之孙,左将军公孙康之子。

公孙康逝世之时,因其子公孙晃、公孙渊等年纪尚小,为了防止主少国疑、群龙无首之困境,辽东部众选择拥推了资质平庸但年齿不小的公孙康之弟公孙恭为辽东太守。

后来,文皇帝曹丕代汉立国,辽东虽然表面上继续服从魏国,可是实际上却一直怀有二心。

早在太和二年,长大成人、向有野心的公孙渊渐渐掌握了兵权,逼夺其叔父公孙恭辽东太守之位。当初的曹叡不听刘晔劝告乘此机会剿灭辽东,反而拜公孙渊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命其继续统治辽东。

事实证明,这个公孙渊果然不是什么善类。

公孙渊在掌权不久后便开始与吴国往来,互通有无。

数年前的太和七年,公孙渊企图向吴称臣以为东吴外应,联合夹击大魏以壮大自身势力。孙权自然也怀揣着同样的心思,并打算册封公孙渊为燕王。

东吴自丞相顾雍、辅吴将军张昭以下尽皆认为此计不可成,举朝劝谏,认为公孙渊必败,都反对孙吴对公孙渊的支持。

但孙权心意已定,并没有听从他们的谏言,而是派遣了张弥、许晏、贺达等大臣,携金玉珍宝,北上辽东立了公孙渊为燕王。

公孙渊没想到孙权会如此看重自己,但不久之后,他几经思量,认为东吴远而曹魏近,害怕曹魏讨伐,觉得得罪大魏不甚划算,于是多变的他又变了主意,加上他还垂涎东吴送来的大量珍宝,于是诱斩了吴使,并将其首级献给了曹叡。

曹叡于是趁机拜公孙渊为大司马,封乐浪公,企图拉拢公孙渊,还让他继续持节任辽东太守,统领诸郡。

但是,自那以后,安生的日子还没有过的了十年,如今公孙渊便发兵叛乱了。

幽州刺史毌丘俭当机立断,立刻派遣数万边境大军进行征讨,可是毌丘俭的首战运气实在不好,由于正赶上秋雨连绵,公孙渊又坚守辽隧城池,他出师不利,因此只得暂时率部退回了幽州本境,并派遣快马到洛阳向曹叡禀报此事。

曹叡此刻心情并不是很好,他思索了半晌之后,决定还是叫人来一同商议一下。

“来人,传刘放、孙资、刘邵前来殿中议事!”

曹叡自登基以来,一直都对辽东采取怀柔安抚之策,没有与之交过手,不知其底细,因此此时也不知具体该如何处理。

众多散骑常侍之中,曹肇兼任着屯骑校尉,掌管禁军,今日正好屯骑营点校述职,曹肇因此无暇前来议政。而高堂隆前些时日便身体抱恙,已经好些时日没有来上朝入殿了。至于何曾,接管了校事府之后,也没有太多的闲暇。而卞兰也在数年前逝世了。至于皇后之弟毛曾,本就是个草包,又加上近年来曹叡对毛皇后有些冷淡,毛曾这个散骑常侍,自然就更加没有什么存在感了。

因此,此时此刻,在能够对为曹叡出谋划策的常侍,只有刘放、孙资二人了。

不多时,刘放、孙资、刘邵三人便来到了堂内。

“臣等参见陛下。”

“三位爱卿,请起。”曹叡让身边的侍者将那份驿报递给了三人:“这是仲恭自幽州传来的军报。具体军情,想必你们早都已经看过邸报了,关于此事,朕一时之间没有决断,因此才叫你们来帮朕出出主意。”

三人虽然的确早就看过了邸报,但此时还是再次看了一遍毌丘俭的军报。看完之后,三人沉默思索了片刻之后,刘放才首先开口说道:

“启禀陛下,微臣以为,公孙渊如今坐拥大军十万,且占据辽东,地险而兵强,幽州刺史虽惊才绝艳,但却从未有过领兵作战的经验,加上此番出师不利,挫了锐气,士气不振,恐怕已不是公孙渊的对手,因此臣认为,应当诏令幽州刺史暂时不要妄动,陛下再另派遣一经验丰富的智勇上将率军前往辽东,与毌丘使君的幽州军会和之后,再一同破敌,方有胜算。”

曹叡听了这话,沉默了半晌。

毌丘俭的才能,曹叡自然十分明白,他与毌丘俭少年相交,知道毌丘俭非但文采斐然、善于治政,而且武艺娴熟、熟读兵书、智谋超群,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帅才,他对毌丘俭的能力,一向也都是十分认可的,这也是自己将幽州门户交给毌丘俭的原因之所在。但此番毌丘俭的运气实在太差,刘放方才所言幽州军士气低迷不能再战的话,也的确不是危言耸听。

而刘放的意思,他自然听明白了。刘放所说经验丰富的“智勇上将”,当朝除了太尉司马懿之外,自然没有第二人了。虽然刘放的意图很明显,是想让自己重新启用司马懿,可是曹叡前思后想,还是不想让司马懿这头“冢虎”再度执掌兵权。

但偏偏刘放说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公孙渊实力的确不可小觑,而毌丘俭新上任不久,的确又缺乏行军经验,辽东之地也的确非同小可,不容有失,因此曹叡也不敢随随便便拿辽东重地来给毌丘俭练手。

至于其他人,曹爽?秦朗?夏侯献?还是曹肇?还是为自己屡立战功却仍旧倔强孤傲,为自己内心深处所不喜的夏侯玄?

曹叡明白,他们几个人,虽然都不是什么草包,但在行军打仗方面的能力与经验,比起毌丘俭都略显不足。再加上此次辽东情势危急,连毌丘俭都暂时束手无策,自然也绝不能交给这些新人来随随便便练手。

难道,自己真的要重新启用司马懿不可吗?

他想起了陵霄阙刚刚筑成时,高堂隆对自己说过的话。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今兴宫室,起陵霄阙,而鹊巢之,此宫室未成而原主身不得入居之象也。天意若曰,宫室未成,将有他姓制御之,斯乃上天之戒也。不可不深防,不可不深虑。陛下视臣为腹心,此乃臣肺腑之言,虽然忤逆了陛下,但惟望陛下慎思之!”

高堂隆此言,明明就是在告诫自己,司马懿不可不防。

他想起,如今的司马懿虽身处太尉虚职,却依旧能够在朝堂上一呼百应,就连自己身边所信任倚仗的刘放、孙资、蒋济、高柔、卫臻、司马芝等人也不能例外。

他想起了父皇在临终之时,对故大司马曹真、曹休说过的话。

他还想起,曾经的四名辅政大臣,如今仅剩司马懿一人,朝堂之上,群臣权力与威望的天平早就已严重倾斜。

可是,我大魏如今若是少了他,又当如何?

曹叡一时想不明白这件事情,此刻的他以手扶额,眉头紧锁,看起来忧虑重重。

“刘放、孙资,传朕旨意,命辽东暂时据守,切勿浪战;另外,命青、兖、幽、冀四州,制作大海船,加紧巡航,防止东吴与辽东继续勾结。……至于派遣远征军一事,容后再议。”

“是,陛下。”刘放孙资二人以及刘邵见曹叡已有倦容,而他们的目的似乎也达成了一半,因此连忙告退,去尚书台拟旨去了。

――

辛卯日这一天,灵台的官员发现了太白昼现的奇异天象。

所有人都知晓,这是个不祥的征兆。

最新小说: 大唐天将军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大秦仙医 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 天下长宁 首辅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